随著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急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导致信息的贫富分化越加扩大,这种数字信息分布的失衡造成了难以逾越的“数码鸿沟”。
有研究显示,“数码鸿沟”不但影响社会及经济发展,其引起的贫富分化更不利于促进和谐的社会关系,从而威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11月8日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在互联网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可见,消除“数码鸿沟”是当今社会的重大议题,是“惠民生、添幸福”的重要举措。因此,笔者在11月8日的立法会辩论上提出以下3项建议。
第一,开展数码共融、共享数字红利
数字时代带来的种种便利点亮了很多人的生活,但仍有老年人、残疾人士、照顾者、生活水平落后和教育文化较低的群体被困于“数字围城”。他们往往由于获取信息的手段匮乏,难以利用有效信息,进而被边缘化,成为“数字弱势群体”。
2016年4月,习主席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要让“数字弱势群体”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共享智慧社会生活,特区政府必须持续带头开展“数码共融”工作,通过“社创基金”为“数字弱势群体”提供技术、资金、产品等方面的资助及咨询服务。通过资助这些群体购买适用的设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及配套的数码服务平台,加强他们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是收窄“数码鸿沟”、构建共融社会的有效举措。同时,也期待“智方便”升级后,可以做到“人人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对于劳工及福利局在今年内将推出“社区客厅试行计划”,笔者表示欢迎。希望特区政府可善用此计划,并将其打造成无障碍数码社区的一个缩影,让“数字弱势群体”可以更低的成本获取信息及享用无障碍数码服务(如让居住于不适切房屋的学童享用免费WiFi做功课),摆脱被边缘化的困境,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
第二,提升数码素养、适应数字社会
数码素养是一种对数字社会的适应能力,其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们信息获取能力的大小。当前,全球经济数码化转型的步伐不断加速,全民数码素养及技能成为了衡量各国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习主席在2022年1月16日发表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指出:“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国家推进全民数码素养及技能教育的成绩有目共睹。从2019年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到2021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对全民数码素养及技能教育进行全盘部署,都显示了加强全民数码素养及技能教育是建设数字中国、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工作。
特区政府可借鉴国家的经验,致力提高全民全社会数码素养和技能。例如——
1. 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适老化”及无障碍化改造行动,让长者及残疾人士跨越数码鸿沟,享受美好的数字生活:
“智方便”的长者版就是一项不错的措施,期望政府落实时加强这方面的普及教育;
2. 加快数码身份的体系建设和扩大数据开放力度:
利用“授权数据交换闸”拓宽“商业数据通”的应用场景,以及“跨省通办”等政策措施是很好的新尝试;
3. 加强数字技能培训,促进全民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
举办各类型的交流及研讨活动,在“智方便”的基础上构建数码素养教育服务平台,对于提升全民全社会数码素养和技能有很大的裨益。
第三,促跨部门协作、发展智慧城市
2022年4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习主席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位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乐见特区政府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多项政策措施,加快数字社会建设,包括设立“数字政策办公室”及“数字政策专员”,专责制订数字政府、数据治理及资讯科技政策,整合政府内部资讯科技资源,推动开放数据,协调各部门推出更多数字服务。
显而易见,“数字政策办公室”及“数字政策专员”的工作涉及多个政策局,并非单打独斗便可完成。而且,其他各项促进内地数据在大湾区内跨境安全流动的工作,例如“跨境理财通”的优化、生物样本的过境、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等,都需要跨部门的合作;最近从立法会事务委员会会议得悉“数字政策办公室”将有高层次的领导和统筹,让各项有关数字政策的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履行跨部门的协调工作,实现2025年内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及“二十大”报告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
此外,特区政府可研究以河套、新田科技城等创科规划用地作为创新中少不了的“容错试错”试点,提高社会对创造可持续及宜居模式的认知,并以此作为体验智慧城市生活的起点,待成熟后再不断扩展至其他地区,集聚各项创新及发展要素,提速推动香港的智慧城市发展。
衡量社会进步的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在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能否兼顾弱势群体的需求。科技向善,期待特区政府在逐步推动数字科技应用的同时,也人性化地关顾“数字弱势群体”的需要,以体现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温度和包容,早日填平“数码鸿沟”,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15/PYwbmCsgyVdBAk5zWMUwfMUNlmn3dj3GkS4.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