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兰迪、刘雨桐、史钰琳)11月15日香港报道: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首政策组、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今日(11月15日)于政府总部主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香港的机遇与担当“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2023。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和紫荆杂志社为协办单位。
论坛汇聚内地、海外和本港20多位专家学者、商界领袖和政府官员作演讲,超过400人出席,深入探讨在国家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香港未来的机遇和应予担当的角色,并为国家和香港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致辞 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国家的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下具备“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香港定当继续发挥所长,巩固和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下的“八大中心”定位,积极招商引才,拓展经贸网络。香港在保持高度国际化的同时,将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为经济注入动能。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发表致辞 郑雁雄表示,习近平主席对于香港推动高品质发展、服务“国之大者”寄予厚望。 目前,“两个大局”交相演进、风云激荡,中国式现代化万马奔腾、一往无前。 香港要在变局中开创新局,很大程度取决于勇于识变应变求变,取决于自身发展理念的更新,取决于能否以高质量发展驾驭世界变数、实现香港著数、推动由治及兴。他提出, 希望香港:坚持创新发展,加速建设国际创科中心; 坚持协调发展,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协调发展,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开放发展,协助建构新发展格局;坚持共享发展,以更大力度排解民生忧难。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作开幕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在论坛上表示,国家高质量发展是香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香港在前期发展和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内地走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香港可以也应当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作为国内国际循环重要节点,积极参与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整体高质量发展。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香港的机遇与担当“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論坛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举行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邓中华、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分别就国家高质量发展、国际贸易新格局及国家宏观政策配置发表主题演讲。论坛亦邀请到署理财政司司长黄伟纶和史丹福大学商学研究院荣休教授Philip H. Knight、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 Spence作特邀演讲。最后,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平发表了闭幕辞。
论坛讨论环节(紫荆杂志社 史钰琳 摄) 此外,论坛设有三个专题讨论环节,早上聚焦讨论当今国家的经济形势及未来动向,涵盖产业升级、金融市场及房屋市场等多项与国家经济息息相关的议题。其余两个讨论环节在下午举行,分别就香港的独特优势及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国家高质量对外开放展开讨论,内容包括发展总部经济、科技创新及气候变化合作等议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发表致辞(紫荆杂志记者 史钰琳 摄) 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表示,在国家正迈向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康庄大道,以及香港在由治及兴的关键节点之际,举办此次具份量的国际论坛,别具意义。希望今次的论坛可为香港如何把握国家高质量发展源源不绝的机遇带来新的启迪,以充分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超过400人出席论坛(紫荆杂志记者 史钰琳 摄) 今日有超过400人出席论坛,包括专家、学者、外国驻港机构人员,以及来自智库、商界、专业界别及外国和本地商会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