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香港特别行政区2023年施政报告随笔
众所周知,过去一年,在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大力度支持下,香港逐步走出新冠疫情阴霾,开启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报告开篇用四大段对过去一年香港来之不易的稳定与复苏进行了凝炼与概括,彰显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大力支持及“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等治港策略的成功,亦体现出特区政府过去一年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没有说教与口号式的宣导,以事实说话,具有高度说服力。
笔者特别注意到,在此份施政报告中特别引述夏宝龙先生重要言论「大家需要时刻警惕……特别是一些反中乱港活动打著所谓人权、自由、民主、民生的幌子……」,笔者以为,这是在对香港终审法院、上诉庭、高等法院、少数教育机构等最近一系列违背“爱国者治港”精神之事件的严重警告,本人也特别呼吁,强烈期待特区政府在本次施政报告确定“基本法23条”立法时间表在“2024年内”的同时,尽快明确“基本法23条”如获正式立法通过后的“施行生效”时间,强烈建议循重要事务“特事特办”之例,将“基本法23条”置于“通过及生效施行”之优先顺序,试问:无论任何国家与地区,事涉“国家安全”,岂有“拖延”“等待”之理? 人爱国,自然就会紧张国家安全。任何国家、地区亦都会将“爱国主义”纳入学校必修课程,都会充分尊重国家名称与国旗、国徽,或所在行政区域旗帜与区徽。
笔者在此也建议政府应引入公务员需接受爱国教育,甚至乎考核的机制。同时亦需要有否足够机制肯定教育局的官员有正确理解爱国及国家安全这方面的知识,只有教育局的官员有接受足够及正确的教育才有资格监察教师及学生。
整篇报告在造地、造房项目著眼点似乎由“明日大屿”转移到建设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计划中面对的最大阻力是环保问题,但地价便宜。但发展北部都会区可预计的是政府将要作出巨额土地回购赔偿,期待未来在这方面政府能够给予公众更大的知情权。
在本次施政报告中也有提到推动成立香港国际法人才培训学院。众所周知,香港是实行普通法法制的地区,和祖国的法制是有一定的不同。特别建议这一学院依托祖国大陆之雄厚资源,丰富的国际司法实务经验,令香港有法律界人士有兴趣学国际法及用国际法为国家谋取国之大利,而不仅仅是在纯学术范围之内流于形式。
关于数字政府建设,本人相信社会各界对此项都肯定是充分认可。既然数字政府成功建设后能达致冶理能力和冶理效能的提升,政府会否承诺能同时间减轻政府收费?以达纾解民困,振兴经济?这也能鼓励市民全程参与投入支援政府此项目。
向均羚(作者系重庆政协委员、香港重庆总会常务副会长兼青年委员会主席、全港各区工商联女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3/Vye34cZuniMaxsEtXOK2VGfS3UBDViZfgBh.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