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暨历任社长书画篆作品海外藏品展在港举行
为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西泠印社携手集古斋于2023年11月1日在香港中环中商艺术大厦集古斋展厅隆重举办“播芳六合——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暨历任社长书画篆作品海外藏品展”。本次展览呈献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及七任社长书画篆珍贵藏品百余件,并将这些珍贵藏品集结成册出版,精彩再现西泠印社先贤风采。
众多嘉宾及书画篆艺术爱好者亲临现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紫荆文化集团总经理文宏武,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副部长孙兆敏,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蔡若莲,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双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西泠印社副社长、社委会主任龚志南,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执行总经理韩纪文,中国书协香港分会主席、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会长、西泠印社社员施子清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西泠印社社员金耀基教授,著名艺术家、香港美协主席林天行,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傅伟中主礼开幕仪式。
联合出版集团董事长傅伟中在致欢迎辞时表示,2017年,在现在的中商艺术大厦,也举办了一场同样名为“播芳六合”的展览,西泠印社首次以官方名义在香港办展,正值国学泰斗饶宗颐大师百年华诞,并为百年名社展览剪彩,双百成辉,意义非凡。他表示,未来将不断深化西泠印社和集古斋、西泠学堂的交流合作,将“西泠印社”的百年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为将香港打造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实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愿景与期待。
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西泠印社副社长、社委会主任龚志南致辞时称,西泠印社的持续发展,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四位创始人和七任社长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等多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们的影响不仅限于印学领域,还涵盖了书法、绘画、国学等多个领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成就和理念将继续激励后世的艺术家和学者,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著名艺术家、香港美协主席林天行在致辞时形容自己心情很激动,在香港举办展品如此丰富的展览非常难得,可以用“震撼人心”四字来形容。他称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这样的作品才可以成为经典,不断传承下去。西泠印社不仅在中国发扬光大,在海外都开花结果,西泠印社每位社长和社员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创造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美学。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西泠印社社员金耀基教授致辞称,在五千年文明长河中,西泠印社成立120年实属不易,在香港举办这样的展览收集到创社四君子和七任社长的作品也相当不容易,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他称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书画篆艺术,海外有大批西泠印社书画篆的爱好者,可谓“海外存知己”,而香港作为“东方之珠”的光华也需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打造。
为感谢集古斋和西泠学堂在文化艺术事业上做出的突出贡献,著名金石学家马国权之子、书画家、藏家马达为将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的“石鼓文七言对联”捐赠给集古斋和西泠学堂。
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立,矢志“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历经七任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和饶宗颐守正出新、播芳六合,已成为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赢得“天下第一名社”之美誉。
除藏品展览之外,集古斋还举办了以“东学西渐 播芳六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为主题的学术论坛,邀请业界众多学者专家共同探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新路径。
此外,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双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还主讲了题为“西泠印社与‘大印学’”的公开课,回顾百年名社历史,探讨坚持传统印学篆刻主体地位及大印学的创新与拓展。现场吸引众多爱好金石篆刻的观众积极参与。
本次“播芳六合——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暨历任社长书画篆作品海外藏品展”展期至11月9日(周四)。
来源:集古斋公众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2/ahFUiYXoOY3QJ2A2ClhVQdq6u9AS3NSqQ6c.jpe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