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文洲
10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在政府总部举办“完善地区治理 共创美好社区”研讨会。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主持并致辞,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等发言,对新选制加以进一步说明。
行政长官李家超回顾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去年香港七一回归25周年暨特区政府换届时提及的四点希望。他指出,特区政府一直致力完善地区治理,努力建设更美好的社区,令政府有效施政落实到社区层面,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为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亦须全面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于是在今年初提出完善地区治理和重塑区议会的方案。
郑雁雄主任则分享了四点看法。第一,深刻把握完善地区治理的政治逻辑,坚定深入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这是完善香港地区治理的首要原则,必须严格体现在选举全过程。第二,深刻把握完善地区治理的历史逻辑,彻底清除港版“颜色革命”的土壤。第三,深刻把握完善地区治理的法理逻辑,持续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第四,深刻把握完善地区治理的实践逻辑,以系统集成的基层治理体系助力良政善治。这次香港完善地区治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在特区政府主导下,提高基层治理的法治化、专业化、实效化水准,更好为民办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筑牢特区治理的基层基础。
二○一九年“修例风波”,香港遭受到严重破坏,当时的第六届区议会,出现了种种扭曲和荒谬。反中乱港分子利用了有漏洞的区议会选举制度,刻意制造对立、骑劫民意,给香港的经济和民生带来巨大伤害。时隔四年,今年十二月十日举行区议会一般选举,是在新的地区治理和重塑区议会的方案下的“头炮”,是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亦须全面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背景下进行的,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
我留意到,经提名人尽责履职严格把关,本次选举事务处共接获399份提名。候选人的背景多元,包括长年从事地区工作的人士、有志服务社区的年轻人、少数族裔人士,更有不同范畴和不同界别的专业人才等等,有不少新的、年轻的面孔。不少候选人已经开展了街站、家访等系列活动。这说明,新区议会制度及选举制度有效地鼓励了有志于服务地区的人士参加选举,能更好地发挥区议会作为咨询机构的作用,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的要求。
本次区议会选举的另一特点,是直选选区的扩大。这不但使区议员的代表性增强、也使得他们关注的议题、思考的层次有进一步提升。过往,由于选区相对小、选民相对少,有人戏称区议员只需关心几栋楼的居民即可。现在,随著直选选区的扩大,区议员必须有更广阔的视角、更扎实的工作能力、更努力地听取更多社区居民的意见,帮助居民处理民生问题。这也为区议员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好的舞台。
此外,在新的地区治理和重塑区议会的方案下,地区新设了两个高层次架构,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和政务司副司长领导的地区治理专组,建立了“上情下通、下情上达”的机制。我相信,在地区民政事务专员的统筹下,区议会、关爱队、及地区“三会”等组织,将能更好地协作,提升对地区市民的服务能力。因此,总的来说,我对新一届区议员选举充满期待,亦呼吁各位选民积极投票,同创地区治理新局面。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北区扑灭罪行委员会主席,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1/6BsulFxcsT1XoQ901rXzZepxrijN9RGG6E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