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蔡荣星:新一届区选参选人构成展现可喜新气象
文|蔡荣星
新一届区议会选举将于年底举行,区议会选举提名期结束后,选举事务处共接获400份提名表格,其中“地方选区”共有172份提名,“地区委员会界别”共有228份提名。随著一众参选人获得提名,香港各区已出现参选人的宣传海报及直幡,可预期选举气氛将愈来愈浓厚。新一届区议会选举参选人的构成,已展现出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选举必然有一番新气象。
到底今次选举会有什么新气象呢?现时从参选人背景及相关宣传当中,可了解到完善选举制度后的首场区议会选举已经有数个跟过往选举不同的面貌。
没有政治炒作,专心地区事务,是可预见到的一个现象。过往区议会被反对派视为反政府的政治资本,通过在地区及区议会“扎根”,以公帑及特区政府资源来反对特区政府。在过往的区议会选举中,充满著抹黑、炒作、制造纷争及政治恐慌,对区议会运作以至香港政制发展百害而无一利。而在新制度下,参选人经“三会”成员提名,提名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让那些为参选而忽然“表忠”的政党政客无法伪装,赶绝那些只懂炒作政治争议的人参选,让日后的当选人更能一心一意为地区服务。
政党良性竞争,拼实力拼理念,也是今次区选的一大特点。各个传统建制政党,纷纷派出有能之士参选,也没有出现互相协调“分饼仔”的情况。从现时观察,不少参选人为地区默默服务数载以上,要争取选票就要凭著自身的努力,说服市民投其神圣一票。若有人单凭个人名气出选,但对地区事务不太熟悉,在比较之下便让选民知道其“不熟书”。因此, 可预期各区各路人马将会有相当激烈的竞争。然而,这样具质素的良性竞争,才是香港政制发展需要的进步。
政治光谱够宽,五光十色,也将令今次选举更具广泛代表性。除了传统政党外,不少以独立身份及新兴组织代表身份的人报名参选,他们既有高学历,又年轻有为,为香港选举政治带来了新的元素。例如“港漂”群体对今次区选投入度相当之高,凸显香港社会的多元性,也能将更多不同阶层的声音带入议会当中,无论对地区事务抑或整体香港社会发展也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更多年轻有为的青年人投身政治,将为香港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政治人才。现时部分立法会议员及特区官员,也是从区议会作为从政的起步点。因此,今次区选可视为培养未来政治人才的“初级考试”。
正所谓打铁还须自身硬,从以上的简单分析,便可预期年底的区议会选举,对参选人的个人素质要求更高,选民对参选人要求会更高,选举过程竞争比以往更为激烈,胜选要求更严格。新选制下的区议会选举和即将诞生的区议会,无疑令人抱有满满的期待。
(作者系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31/0q4c57GyT9qIMKF4XgtbJLMtubDqTo8t7W7.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