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子明
行政长官李家超10月25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他在社交网站发布片段,披露《施政报告》封面继续用绿色,以「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为题,延续用「幸福、发展」为题。《施政报告》将协助香港在经济恢复之际加固复苏动力,支持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多家投行和机构近期相继调高香港经济增长预测,高盛估计今年增幅达6%,花旗预测下半年本港经济升5.7%。港大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认为,随著旅客人数显著增加,带动旅游业相关的香港服务出口,加上特区政府一系列的刺激经济活动措施,预料今年第三季香港经济增长达4.7%,又认为第四季会受惠于基数效应,增长将加快至6.2%。
访港旅客重临香江,不但会让停顿了接近三年的旅游业得以重振旗鼓,更可推动本地零售、餐饮和住宿等相 关行业的复苏,进而带动服务贸易输出加速回升,为企业投资信心回升以及劳工 市场稳定向好注入一剂「强心针」。同时,中央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政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特区政府各项发展政策逐步落地,令香港经济出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特区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如派发新一轮消费券计划、举办「开心香港」大型活动,启动「香港夜缤纷」计划等,都极大地提振了市民消费意愿。和疫情前比较,香港零售销售货值及食肆收益都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90%的水准。
过去一年特区政府在「抢人才」、「抢企业」,增强发展动能方面成效显著。在「抢人才」方面,为吸引全球人才来港发展,特区政府已于去年年底推出全新的「高才通」计划,并优化各项输入人才措施。在「抢企业」方面,特区政府设立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提供了配套措施和一站式服务,吸引内地和海外的重点企业,特别是对香港长远发展有利、能帮助香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引进办至今已接触了超过200家企业,其中近30间已经或准备落户香港或扩展其在港营运的规模。它们初期会在香港合共投资超过300亿港元,创造超过10,000个就业机会,当中大部分为科研或管理层职位。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八项行动」也是香港的行动指南。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建设节点和首选平台,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特区政府及各界的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香港积极回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努力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香港发挥「超级连络人」优势,助力共建国家政策沟通。2016年以来,香港已连续举办8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凸显了香港作为重要商贸投资平台的地位。香港与多个共建国家签订民航运输协定,共同编织「空中丝绸之路」网路。
香港积极拓展海外经贸网路,与13个经济体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与17个经济体签订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21个经济体签订全面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有力支持了与共建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香港还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为「一带一路」贸易合作提供法律和仲裁服务,持续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助推共建国家贸易发展。
香港处于「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航运、会计、金融、咨询等行业成熟、发达,且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在对外经贸合作中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核心内容高度契合,为「一带一路」高品质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具有相容并蓄的文化优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交往密切,香港进一步打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深化与共建国家的人文交流,促进文化相融、民心相通,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为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特区政府继续善用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在国家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支持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功能平台的作用。
(作者系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创会主席兼永远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