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均羚
2023年施政报告从“贯彻‘一国两制’ 维护国家安全”“著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共同维护和谐稳定”“青年兴 则香港兴”六大部分提出政策措施,以增强经济动能、创造机遇和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在本人看来,此次施政报告体现出在长期贯彻“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思想的基础上,行政长官以及特区政府以高度的大局观,拼经济、惠民生、重未来,积极开创香港高品质发展新局面。本次施政报告特别采用绿色封面,寓意希望、生命、和谐,寓意香港的由治及兴、迈向欣欣向荣。
尤其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本次施政报告的内容中除继续坚定贯彻“一国两制”、维护国家安全、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及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难点外,特意将“生育”“家庭育儿”“敬老安老”“残疾人士关怀”“未成年人保护”、关注“弱势群体与少数族裔”、扶贫、劳工、医疗卫生、环境生态等内容单独纳入一个大的篇章,并冠以“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显赫标题。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特别重视扶危济困、尊老爱幼、老有所养等社会治理理念,两千多年前的《礼记·礼运》中描述的理想社会就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从本次发表的施政理念上,能够充分看出现任行政长官及特区政府对于这些事务的高度重视,亦充分彰显上述领域对于香港繁荣稳定之重大意义,虽是“小事”却关联香港千家万户,事关相关繁荣稳定,“琐事”不是“小事”,“弱势”者的事更是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与二十大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单列成章遥相呼应,“健康香港”亦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构成!
生老病死、繁衍生息,是人类的共同自然规律,深受儒家文化滋养的中国人对此更是尤其看重。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香港人,香港生活成本之高、医疗公共资源之紧张、保育耗费之大我们都应该是感同身受,特别是近两年香港创下全球“低生育率”之最、在过去两年的抗击疫情期间多次出现的医疗资源紧张情况更是令到我们感到惊愕、惊慌、惊恐,甚至屡屡触碰我们的认知底线,亦对特区政府带来巨大压力。
目前,在人口问题上,香港同时面临“人口老年化”与“低生育率”的双重挑战:一方面,根据联合国发布之《2023年世界人口状况》,香港生育率已位居全球最低;另一方面,2021年,香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0%,香港正式进入超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30年香港60岁以上长者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33.6%。同时,香港已多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长寿”之都,而人口低增长与超老龄化问题又必然会引起医疗资源、保育教育、敬老安老等问题的连锁反应,无一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成本之大可想而知。也难怪此次施政报告将其列为“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章节内容。
笔者高度赞赏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对于人口、医疗问题持有的高度务实精神,相信《施政报告》中所提“发新生儿津贴”“增加护养院名额”等方法也必然会收到良好效果,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看到特区政府对社会民生的高度关注,更期待特区政府能够依托祖国内地,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共同深化“北上养老”方式,同时进一步激发香港经济活力,让香港人不再有育儿“后顾之忧”。
(作者系重庆政协委员、香港重庆总会常务副会长兼青年委员会主席、全港各区工商联女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