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杨志红:务实贴地敢做敢为 多项措施有前瞻性
文|杨志红
行政长官李家超25日发表以“拼经济谋发展 惠民生添幸福”为主题的2023年施政报告。整个报告有大局观也有可操作性,就香港未来发展的长远谋划和解决当前问题的具体办法,提出了600余项措施,充分体现了本届特区政府敢做敢为、务实贴地的施政风格,期待各项举措早日落地,推动香港继续蓬勃发展。
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是这份施政报告的重点之一。从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设立两所博物馆介绍国家和抗战历史,到提升大湾区内联合应急能力、推动港人“跨境安老”等多个举措,都有效地推动了香港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报告还特别提出特区政府将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以统筹特区政府以至非政府机构的爱国教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精神。这一举措必将进一步推动香港市民对国家的认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针对青年教育方面,特区政府更是做出了不少努力。报告强调,特区政府会加强与内地有关部门及院校合作,为本港教师及学生提供培训、交流及合作;本港专上院校的资助学额增加一倍,吸纳更多内地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港就读;推动成立应用科学大学,大力提升职业专才教育获得大学学位地位;持续推展各项青年在内地和海外的交流和实习计划。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地位,也为本港学生带来更多机遇,让新一代青年人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天地。
对于香港市民广泛关注的基层医疗、提高生育率、妇女发展、长者安老等话题,施政报告也一一作出回应,宣布多项惠民政策。此外,一直以来都没有实质性进展的“二十三条立法”工作,在这份工作报告中明确给出了2024年的期限。如果该工作能如期完成,香港终于补上了国家安全的一大漏洞,也是补全了香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巨大漏洞,对于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历史性意义。
这次的施政报告延续了上一份施政报告的务实精神,就市民大众关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措施;同时持续关注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地位,推动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社会各界都期待各项工作能顺利推进,带领香港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香港河南联谊总会主席、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库总监,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30/TRII6qUk3HukQ6HoKHdZC70EcNloK5yTAQe.jpe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