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嘉恩
一份务实进取,长达3小时20分钟的施政报告,涵盖的范围广而精,每项方向方针,都设有明确的目标,从而证明行政长官领导的政府团队,都尽力为香港发展和利益,费煞思量,考虑周全。
这份施政报告的主题是“拼经济谋发展 惠民生添幸福”,主色调沿用绿色封面,代表希望、生命力及和谐。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回应了当前香港局面及市民所期望。最重要是尽快把经济搞好,才能实际地谋划发展,令市民安居乐业,得享幸福。
整份报告内容充实、政策贴地,当中包括推动创新科技发展以及推动政府数码化转型。这些举措彰显了政府致力于提升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角色和地位,促进经济互利共赢,有效推动香港成为创新科技的枢纽,提高政府的效能和便利性。通过建立创新科研中心、吸引国际人才和投资,香港有望成为一个吸引创新科技企业和人才的重要枢纽。同时,将为香港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注入活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香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另外,政府也关注中小企业和青年创业的发展。政府提供创业资金、培训计划和创新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鼓励年轻人积极投身创新创业领域。这将激发创业活力,培养创新精神,为经济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在民生扶贫层面,港府今次提出多项创新的社区政策,例如今年内推出“社区客厅试行计划”,首个社区客厅项目今年内于深水埗福华街推出,该政策是因应基层社群缺乏活动空间而设立,此举将增加居民社交的机会,提升生活质素,舒缓在㓥房内逗留的挤逼感。《施政报告》多个措施运用了资源共享的概念,解决社区各种需求问题,突显港府在有限资源下仍勇于担当,积极进取为民谋福,以更大力度破解民生忧难。
对于政府提出的加强基本法教育的举措,这将有助于培养香港年轻一代的国家认同感和对基本法的理解。通过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基本法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香港特区的法制基础和宪制秩序,进而培养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同时,在文化艺术产业方面,积极回应业界诉求,以产业导向为原则,将主导多样性的文艺活动及计划,让在港的创意人才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文化艺术及创意业界产业化发展。
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包括积极参与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大湾区的一部分,香港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加强与内地城市的合作和互动,促进人员流动、资源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而当中的北部都会区三大发展战略,更是为了引领香港长远经济发展,政策包括产业导向规划(重点发展高端专业服务、物流、创新科技、口岸经济及商贸,以及康乐旅游生态),投资融资,利用市场力量共建香港,与深圳市政府,共同推进深港两园协同发展。这些都将为香港的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值得一提,行政长官为准备是次施政报告举办40多场咨询会,花近三个月时间,也走进社区与市民直接沟通,聆听意见。他在电邮和社交媒体等不同渠道收到共8,700多份意见。这是政府领导班子贴地务实的表现,期望港府在进一步落实方案,亦会持续并扩大意见范围,落实更具体、更民心所向的施政目标。
期待香港特区政府能够切实落实这些政策和措施,确保其顺利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通过加强基本法教育、推动创新科技发展和推动政府数码化转型等政策,香港将能够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实现经济互利共赢和社会稳定繁荣的目标。当然,这也必须得到广泛社会持份者的参与和支持,共同努力推动香港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王嘉恩博士MH,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物流协会永远荣誉会长、东源大地有限公司总裁,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