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李家超于10月25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以“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为主题。香港各界人士对施政报告表示欢迎,认为报告既延续“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文化,又体现出特区政府积极回应市民需要,刺激经济、改善民生。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表示,特首李家超这份施政报告,透过在增强发展动能方面综合施策,全力拚经济谋发展,带动各项市民关注的难题取得更大程度的突破,着眼惠民生添幸福,亮点丰富纷呈,建议务实可行,展现现届特区政府事不怕难、勇挑重担、积极进取的施政新风。施政报告指明香港未来一年发展路向,赢得香港社会广泛认同和普遍支持,为香港步向由治及兴新阶段凝聚力量,团结社会迈步前行。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会议员、民建联副主席、新社联会长陈勇表示,承接上一份施政报告,特首李家超继续从善如流,广纳众议,给出一份全面而务实的施政报告,为香港未来擘划出更详尽的发展蓝图。施政报告提到于明年年内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爱国爱港者无不感到鼓舞。这避免香港再度成为反中乱港势力的温床,避免我们的青年人再次受到蛊惑,破坏家园。
全国人大代表、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冼汉廸表示,欢迎特首在报告中继续表达对推进香港创新科技的支持。施政报告中宣布下调股票印花税的税率,由现时买卖双方各按交易金额支付0.13%,下调至0.1%。互联网专业协会认为有关安排对减低科创企业集资的成本及提升上市科创企业的估值具有正面作用,相信配合《上市规则》第18A章、18C章的相关上市条款,特区政府提出的GEM市场(前称创业板)改革,以及落实简化转往主板的机制、增加科研公司上市途径等,将有助促进整个香港科创初创生态圈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邝美云表示,新一份施政报告内容充实,既有整体提振经济的措施,也有多项纾解民困、改善民生的措施。其中,在落实“一国两制”、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特别提到特区政府正全力研究有效的23条立法方案,并计划2024年内完成立法,是十分值得支持的。此外,在推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特区政府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爱国教育体系,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小组”,在不同层面加强国家及爱国教育,且康文署会设立“宣扬中华文化办公室”,明年起举办中华文化节。期望特区政府各部门尽快将有关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让市民受惠。
立法会议员、中银香港总法律顾简慧敏表示,新一份施政报告以“拚经济谋发展 惠民生添幸福”为主题,务实贴地,各项惠民生措施面面俱到。新一份施政报告让700多万香港市民看到希望,期待其后的财政预算案可以积极配合和落实施政报告措施,拚经济、惠民生,真切地做到“以行动争取信任,以结果拉近距离,以成绩凝聚互信”,团结合力、共建香港。
立法会议员陈沛良表示,欢迎行政长官发表任内的第二份施政报告,整体而言,认为这是一份有所突破、务实发展的施政报告,既延续“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文化,又体现出政府积极回应市民需要,刺激经济、改善民生,政策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社情民意。他指出,保险业作为维持并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重要作用,留意到施政报告提出措施,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包括于明年上半年内与深圳当局共同设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期望会有大湾区保险互联互通、亦或是海事保险建设及人才培育等针对性措施出台。
立法会议员、打鼓岭区乡事委员会主席陈月明表示,特首提出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内容更深更广,有新领域和新方向。她感谢特首提出会促进5G服务并将通过资助计划,加快扩展乡郊及偏远地区的流动网络基建设施,并欢迎北环线东延线经罗湖南、文锦渡等地区伸延至坪𪨶,连接新发展区和不同口岸等。
民建联发展事务发言人、立法会发展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国勋表示,欢迎施政报告进一步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对接深圳规划,加强双城的协同效应。刘国勋期望,政府短期内公布的《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可以令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的功能及定位更清晰、更具体、更聚焦,象征北部都会区由构想期,进入推动期,发展亦由概念变成行动。
立法会议员陈祖恒表示,施政报告内容全面和务实,积极回应业界及经民联的建议,推出一系列具体、切实的政策措施,明确为本港发展制订施政蓝图,展现政府贯彻落实“四个必须”、“四点希望”及“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的决心。施政报告宣布举办“香港时装设计周”,陈祖恒对此表示全力支持及感谢,认为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及中西文化荟萃的优势,期望时装周能结合本港优势,定位为国际文艺及旅游盛事,既惠及纺织、制衣及时装业发展,更为香港经济注入动能,带来庞大经济及旅游效益。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香港基本法教育协会副会长、法学教授傅健慈认为,特首交出一份亮丽的施政报告,其中公布将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设立抗战博物馆,还提到2024年内要完成23条立法。傅健慈指出,西方反华国家和政客死心不息,政治凌驾公义,他们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站台,不断诋毁抹黑香港国安法和香港的法律制度,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必须予以强烈谴责,认为23条立法有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
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表示,欢迎施政报告中建议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和相关的配套政策,认为有助促进全球的人才培育和香港的长远竞争力。他表示,自资大学在建设教育枢纽方面有积极的角色和贡献,热切期望政府能把建议的相关配套,包括扩大非本地生学额、增加学生宿位、扩大奖学金计划、提倡多元文化学习体验等政策,扩大至自资大学。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医中药界联合总会会长李应生表示,香港拥有一所国际级检测中心,2025年首间中医医院落成,报告中更指出加入中西医协作项目,加入中风及癌症治疗先导项目,从而推展至更多新病种,此等双赢惠民政策,确实功德无量。此外业界争取多年的中医药发展专员终于落实,政府并承诺制定中医药发展蓝图,长远而言对中医药发展有莫大禆益。期待着业界抓紧机遇,把产业“引进来、走出去”,背靠祖国、踏向世界舞台,弘扬我国五千年文化!
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柏良表示,行政长官李家超公布了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提出了多项措施,切合报告“拚经济谋发展 惠民生添幸福”的主题。施政报告除了关于旅游的五个段落之外,在其他章节不同范畴都有提及旅游业的发展,接纳了他所提出的大部份建议,推动旅游业界转型升级,姚柏良对此表示赞赏和支持。
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席、特区政府妇女事务委员会委员金铃表示,作为香港的特邀代表,更加关注香港的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施政报告回应市民诉求,提供切实帮助,展现出务实求真、积极进取、解决问题的施政理念,有利于香港长远发展。香港岛妇女联会欢迎及全力支持特区政府落实更多鼓励生育、释放妇女劳动力,推动妇女实现自我、发挥潜能的支持措施,加大资源投放妇女儿童发展政策及事务。将继续凝聚女性力量,发挥独特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服务社会和妇女事业,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为共同创建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香港菁英会主席林智彬表示,施政报告内容较完整、具前瞻和有战略意义,相信会受到广大市民的强烈欢迎,同时亦充分肯定特首对青年提出最新的支援和扶持政策。在公布施政报告前,社会密切关注会否推出楼市减辣、土地房屋、促进股市流动性、生育津贴、23条本地立法和发展区域教育枢纽等最为关心的措施,在新一份《施政报告》都有逐一回应,并以“拚经济谋发展 惠民生添幸福”为题,照顾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充分反映特首善用聆听社会各界意见,非常贴地。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广西社团总会会长文颕怡表示,第二份施政报告贯彻过去一年“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理念,在不同政策范畴上再献新猷,150项新制订的指标中,有巩固去年的施政成果,亦有更多涵盖新领域、新方向的行动指南,一一回应社会对住屋、爱国教育、青年、人才、互联互通的需求与期望,是一份属于每一位市民的施政报告。文颕怡指乐见施政报告提出民政事务总署会于明年第一季推出为期3年的“同乡文化推广计划”,为同乡社团预留3,000万元,举办推广家乡文化活动。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纺织业联会会长陈亨利及香港纺织商会常务会长杨诗杰认为,施政报告内容务实,措施对症下药,积极回应社会期望,充分反映管治团队的施政理念及蓝图。就政府表明于2024年内完成23条本地立法,业界表示支持,认为维护国家安全是香港的义务与责任,立法有助缔造稳定的营商环境。陈亨利表示,政府应尽早完成23条本地立法,“一国两制”是香港的基石,“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国家安全得到有力维护,香港可以全力“拚经济、拚发展、拚竞争力”。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李圣泼表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守正创新,从善如流,顺应民意。由确定23条本地立法时间、下调股票印花税刺激股市到推出措施强化“八大中心”地位,都显示特区政府有能力、有决心“拚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值得社会肯定。当中提到,会利用市场力量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扩大“加强版传统新市镇发展模式”至所有新发展区,若然能结合“北部都会区”接壤深圳的先天优势,与深圳强强联手,并提供软条件吸引企业优先进驻,定能建设更成功的“港深都会区”。其他政策方面,从报告推出鼓励生育、照顾长者、支援少数族裔以及扶助青年发展等措施,均可见特区政府关顾弱势社群。相信在中央全力支持、特区政府用心带领下,香港定能创造更大辉煌,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表示,乐见施政报告内容全面细致,整体思路符合国家发展观,具大局观。特别留意到施政报告中有不少政策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协作,“以湾区思维,作优势互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利香港长远发展。体育方面,霍启刚感谢行政长官多次提及精英运动员,并提出支持运动医疗及运动科研的发展。
立法会议员谭岳衡表示,施政报告内容丰富,务实全面,充分采纳社会各界意见,反映香港市民期盼,既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维护国家安全、强化治理水平、提升香港竞争力、扩大招商引资、加强汇聚多元人才等有关“发展”的政策,亦有一系列有关加强应对土地房屋问题、提供有利育儿环境、构建关爱社区等“民生”政策推出,为本港持续增强竞争力,切实排解民生忧难,提供详尽计划和行动纲领,彰显出本届政府用心服务香港的承担与决心。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告别㓥房行动”召集人郑泳舜表示,乐见政府决定取缔劣质㓥房,并为“㓥房”居住环境设定最低标准。他建议㓥房最低标准,包括人均面积不少于5.5平方米,整个㓥房面积不少于7平方米、起居空间高度不能少于1.8米、不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等。另外,郑泳舜欢迎首个社区客厅落户深水埗,让㓥房户有额外共享的社区空间,儿童有做功课的地方。
第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委员林至颖表示,施政报告反映香港政府务实的执政风格。施政报告列出基本法23条立法、爱国教育、应急机制与政府内部管理等措施。这些举措正面回应香港发展的需要,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础。
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魏明德表示,施政报告落实多项有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提升竞争力、推动创新科技、巩固股票市场竞争力、促进海外发行人香港上市等的措施,同时积极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其中包括扩大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强化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协会表示,全力支持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建立国际专上教育书楼,特别强调提升专业专才教育地位的重要性。协会特别欢迎政府将政府资助专上学院供非本地学生报读的名额提高至40%,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到香港就读,并吸引相关人才,特别从一带一路国家的同学。此外,协会也支持北部大学都教育城的发展,这将进一步促进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中心。另外,成立香港资讯科技学院将加强教育科技及科技应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对香港具有重要意义。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26/Z2iIO4cXGECooZWIeFts1HJ8Ko14ULb6DAg.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