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雪仪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本月25日公布增设“宣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并将以不同形式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香港文化硬实力及软实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影响力。特区政府此举为非常正确的方向,同时,我们应特别关注中小学的教育,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要从小去培养自身的文化,才可以立足于国际舞台!
文化包含我们自己群体一起共同生活、信仰及民情等的经历,甚至是互相产生影响并传递共同知识的集体回忆。西方提出文化的原意是“灵魂的培养”,就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型态及培养正确的道德和心智等,而我国从西汉刘向开始将“文化”一词以文德来教化天下之意,即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因此,一个社会裹产生出来的文化,需要通过学习得来的,正如西方指出文化可以“启蒙”一个人,与我国提出的“人文教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香港的教育应如何去配合?虽然香港曾受到殖民地的影响,又被认为是华洋杂处的地方,但香港人口中95%是华人,而民间一直保留了传统的风俗及节庆,如农历新年、端午节、中秋节、天后诞和太平清醮等传统节庆。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坚定自己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信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实行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可以防范和抵御不良文化的影响,掌握领域主导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建议学校采用艺术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课程发展议会编订内容,其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把艺术学习与生活联系,以推广价值观教育。例如,可以通过欣赏中国书画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通过学习艺术,学生可以了解蕴含在艺术中的信念、情感和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认识世界。
笔者担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主席,计划以推动中国书法的方式,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最近,我被邀请出席“筝•书画汇Live”,在台上我一边写书法,国家一级演员及著名演奏家郁虹教授一边弹古筝。我感受到要令手指与琴弦融为一体,并且毛笔成为手的一部分,琴弦及毛笔已经不再是工具那么简单,而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就是与事物融而为一,把不同文化融合,产生新的文化产物,使自己的文化更多元更丰富。
在活动期间与观众互动时,观众都希望以书法表达一些励志的句子,其中有一句话令人深刻:“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 这句话的意思是龙要生活在海洋,而鹤要飞到天空,才可以任性自由地生活,用于激励人培养高远的志向。这种中国文化以塑造人的品德修养为主,成就人格及实践价值,正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达到一种让社会好,才是真的好的思维。这些古人的智慧由数千年到今天仍延续下来,没有中断。此外,以书法艺术去推广汉字的特点,可以使我们更加容易理解自己的文化。方方正正及结构严谨的汉字字形本身就是艺术,汉字的象形包括了艺术,也产生了书法的艺术性,由昔日甲骨文到今天汉字象形符号的表意功能始终未变。练习书法可以使人心若止水,培养耐性,书法本身就是修身养性很好的实践学习方式,例如,书圣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以及宋徽宗的《瘦金体》等,他们的作品精神本质已经超越了视觉艺术而达到了至高境界的神品。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与人归于一个整体,达到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天人合一”之道,如果通过书法的修练过程去领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慢慢去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并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将更加扎实我国文化建设的根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必须坚持去传承下去,因为这关乎国家稳固、民族团结与精神传承,对国家安全的保障极为重要。期待特区政府落实宣扬中华文化,开始可集中在中小学推行中国书法,让学生从兴趣学习,增进学生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懂得欣赏自己伟大而优秀的民族特质,以中国文化作为基础,西方及多元化作为补充,才可以维护自身的文化特色,这样港人才能自信地立足于世界!
(作者系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教育主席,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