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荣星
今日是2023年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的五周年。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在通车的五年间创下了不少纪录,也为三地的居民在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
港珠澳大桥作为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首条跨境陆路通道,在开通以来就大大促进了大湾区人员之间的往来以及联系,最新9月份数据显示,港珠澳大桥于今年9月平均每日人流约57,000人次,数字已接近疫情前平均水准;至于车流方面,港珠澳大桥在国庆长假期间迎来了历年最高的15,600架次,而上月平均每日车流约7,500架次,数字已是疫情前平均每日车流的180%。更重要的是,在港珠澳大桥正式启用五年以后,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人员总数达3,600万人次,车辆750万辆次。以上几项数据都充分反映了港珠澳大桥的出现,确切地令到三地人民的往来更为频繁,大桥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著港珠澳大桥的落成,“用好管好大桥”一直以来都是三地政府的共同原则及目标。早在大桥正式通车营运初期,就因为全国首创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机制以及特殊的桥梁设计而吸引到全国各地旅客前来“打卡”,在大桥开放初期日客流量更能突破5万人次,并在一年时间之内出入境旅客已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
如今五年时间过去了,在今年2月初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后,至今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共验放出入境旅客接近1,155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6%。而且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内地旅行团超过4万个,有意赴港澳旅游的游客也会特意前来一睹港珠澳大桥的风采,可见港珠澳大桥已经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内成为了全国旅客心目中的“网红大桥”,并且真正做到了“车畅人旺”的状况。
除此之外,港珠澳大桥的设立亦为三地带来24小时全天通关的优势,进出货车量已达到每天2,000辆次,经过大桥口岸直通的货运由飞机发动机、黄金首饰、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应有尽有。截至今年9月底,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达7187.5亿元,更为粤西地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增长。
在粤港澳三地政府严谨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之下,港珠澳大桥成为了连接三地文化经济交流的新纽带,并且向著全国对港方向最热闹的口岸发展。
在过去五年间,粤港澳三地政府都做到“用好管好大桥”,那么未来港珠澳大桥还能够如何继续大展所长?继续促进“一小时生活圈”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早在今年1月1日和7月1日“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相继落地实施后,一种新的“双城生活”模式随即诞生:澳门/香港单牌私家车在无需取得常规配额下,能够以自驾方式经大桥到广东省作短期商务、探亲或旅游。目前,口岸日均进出境车辆超1万辆次,而海关已累计验放香港、澳车单牌车超93万辆次。在如此急升的口岸进出境车辆的势头之下,未来三地政府亦应致力增加可使用大桥的粤港及港澳车辆常规配额,令大湾区的经济进一步融合及深化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在便捷的通关环境之下,必定能够进一步拉近三地的空间距离,让湾区居民深度体验“一小时生活圈”,亦能够更好地共用大湾区发展红利。一座世纪大桥的出现不单是一座庞大的基建,更是汇聚民心的强大合力。当此之时,三地已经“桥相连”,未来在三地政府的共同努力合作下,必然能令三地民众进一步“心相连”,共同为为大湾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强大的助力。
(作者系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