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肖扬)10月17日昆明报道:今日下午,开好局、强信心、促进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发布会普洱市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 中共普洱市委副书记、普洱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刚指出,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历史上被誉为“东南亚陆路码头”,全市26个民族依山而居、傍水而栖,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诞生于此,是北回归线上生态保存最完整、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绿洲之一。
党的二十大以来,普洱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扣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全面建设旅游城市, 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73亿元,成长3.1%,投资、消费维持稳定成长,就业情势稳定向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地区普洱生产总值将成长4%左右,经济运作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普洱主动服务并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提振市场信心,以高水准开放促进高品质发展等相关工作成效卓著。
一是普洱咖啡出口拓展至菲律宾、阿联酋及沙乌地阿拉伯等国家,持续增加东南亚国家产品进口,1-8月口岸进出境货物及人员分别成长42%、245%。 边民互市贸易额成长48%。 建成镇沅恩乐、江城勐康、孟连朗勒冷链物流园区。 中老铁路普洱段累计运送旅客730.3万人次、货物179.5万吨。
二是坚持政企双月见面会机制,建立纾困主管和政策专员制度,帮助13万户经营主体获得贷款245亿元,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开办企业只需1天, 专案主要流程审核由20天压缩到8天,经营主体总数达29.4万户、年成长15.1%,其中“四上”企业831家。
三是坚持“炼式思维”抓招商,搭建招商引资全过程服务数位化平台,对关联企业及入库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签订产业招商投资协议68个,科大讯飞、中福海峡等项目成功 落地,与得斯威、正大等国际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8月引进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78.9亿元。
王刚告诉记者,当前,云南普洱市旅游城市加快建设,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带动效益明显,“双节”假期游客增长270.7%,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64.2%。 围绕旅游城市建设,创建磨黑古镇、整董勐桑洛小镇等4A级景区,举办端午百草根节、国际双胞节等民族文化节庆,入选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全市接待游客4,013万人次,较去年成长20.8%,实现旅游收入438.4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5.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去年同期成长10%。
在回答媒体提问缓环节,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肖会强也表示,9月以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可,进一步提升了普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普洱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机会。
下一步,普洱市以景迈山申遗成功为牵引,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景迈山模式,打响景迈山文旅IP。 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培育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合理开发、适度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加快补齐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短板,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景区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宣传推广,将景迈山打造为普洱旅游的引爆点。 同时,依照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思路,推进山上山下一体联动、澜沧孟连西盟联动,系统化推进普洱文旅产业大发展,持续叫响“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这一品牌。
普洱市茶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林群表示,茶叶及咖啡是大自然赐予普洱的绿色珍宝,全市有茶叶种植面积209万亩,其中栽培型古茶园19万亩,产量达14.5万吨;咖啡种植面积 67.9万公亩,产量5.5万吨;不论是种植面积、产量、品质或产值均居全省第一。 茶叶和咖啡是普洱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更是普洱产业振兴的未来,普洱正举全市之力推动普洱茶和普洱咖啡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目前,普洱市以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为契机,打响“千年茶韵 一城咖香”城市品牌,叫响“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文化品牌。茶马古道、帝泊洱生物茶谷、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等茶主题的4A级景区品质不断提升。围绕著“一圈一带三廊道多庄园”发展蓝图,坚定走一条精品茶咖庄园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全市有柏联等32家茶庄园、爱伲等13家咖啡庄园、咖啡馆247家,其中思茅区156家。 正加速规划建设一批精品茶咖庄园,打造茶咖消费场景,吸引专业消费族群向产区聚集,庄园消费、茶空间、咖啡馆(店)消费、市集消费正在普洱拉开序幕,“周边游”“周末游”等茶咖文化渐兴渐浓,普洱茶咖旅融合发展到得新推进,助力普洱旅游城市建设从“流动性观光”“打卡式旅游”,到“目的地休闲”“沉浸式体验”的迭代升级。
中共普洱市委常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李旭东最后表示,云南普洱资源丰富,是云南省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现代林产业基地、高原特色农业基地、旅游康养基地。
上半年,普洱市第一产业成长居全省首位,孟连酪梨发展模式得到省委王宁书记的肯定;国内酵母龙头企业安琪酵母在澜沧的分公司投产达规;接待游客、旅游收入成长均超50%,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动能。
下一步,普洱市将充分发挥普洱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生物资源优势、绿色能源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坚持“ 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和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生物医药 、绿色食品制造业、新材料等产业,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抓好有机茶园建设及茶叶精深加工,著力提升咖啡生豆精品率及精深加工率,扩大酪梨种植规模、延长产业链。 做强“林文章”,推进林浆纸、林板家居一体化发展。 提升发展生物药业,推动思茅生物医药产业园、大唐汉方儿童感冒药等计划建置。 把握景迈山申遗成功契机,加速创建景迈山世界级旅游景区、亚洲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推动茶旅、咖旅融合发展,建设旅游城市。
就在记者发稿前,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在展会期间,“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市暨景迈山茶产业专场推介会举办,普洱市副市长杨中兴介绍,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填补了世界遗产中没有以“茶”为主题的文化遗产的空白,是中国茶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大突破,也是对中国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鼓舞。 杨中兴表示:“品普洱的普洱茶,就是品世界文化遗产。今后,普洱市将掌握普洱景迈山申遗成功的重大机遇,全面推进目标市场开拓、名企名牌培育、有机茶园建设、茶旅融合发展'四大战略',建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茶产业发展新格局,让全世界再次感知普洱的普洱茶和普洱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10月13日下午,普洱市景迈山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与澜沧古茶联合举办隆重的景迈山申遗成功系列活动,共同庆祝景迈山申遗成功,共享世界茶中国味古茶美的千年文明。
普洱市景迈山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绍平先生现场致词表示,为了把茶产业做好,在澜沧县委县政府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的授权下,景迈投资公司和澜沧古茶联合推出了景迈山申遗成功纪念茶,这是目前为止官方授予的唯一的纪念产品;未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普洱市将和景迈山的茶农、老百姓以及所有企业加强对景迈山遗产地的保护,把茶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澜沧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晚,澜沧古茶总裁王均表示,鼎和景迈由具有 57 年制茶经验的大国茶匠杜春峄领衔澜沧古茶技术团队制作,由鼎和景迈 001 生茶和鼎和景迈熟茶组成。 稀缺的资源,有限的产量,匠人的精湛技艺,世界遗产的价值,对于世间的爱茶人,每一片“鼎和景迈”都携带著景迈芒景布朗山千年种茶历史的厚重,是世界上最早的种茶始祖岩冷的遗训与祝福。
图片来源:云南省委宣传部 及澜沧古茶公司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18/wLzPH0oE9jG3YBiZqxC736yEJjknbFzoJaC.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紫荆杂志(记者肖扬)10月17日昆明报道:今日下午,开好局、强信心、促进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发布会普洱市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 中共普洱市委副书记、普洱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刚指出,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历史上被誉为“东南亚陆路码头”,全市26个民族依山而居、傍水而栖,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诞生于此,是北回归线上生态保存最完整、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绿洲之一。
党的二十大以来,普洱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扣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全面建设旅游城市, 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73亿元,成长3.1%,投资、消费维持稳定成长,就业情势稳定向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高。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地区普洱生产总值将成长4%左右,经济运作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普洱主动服务并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提振市场信心,以高水准开放促进高品质发展等相关工作成效卓著。
一是普洱咖啡出口拓展至菲律宾、阿联酋及沙乌地阿拉伯等国家,持续增加东南亚国家产品进口,1-8月口岸进出境货物及人员分别成长42%、245%。 边民互市贸易额成长48%。 建成镇沅恩乐、江城勐康、孟连朗勒冷链物流园区。 中老铁路普洱段累计运送旅客730.3万人次、货物179.5万吨。
二是坚持政企双月见面会机制,建立纾困主管和政策专员制度,帮助13万户经营主体获得贷款245亿元,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开办企业只需1天, 专案主要流程审核由20天压缩到8天,经营主体总数达29.4万户、年成长15.1%,其中“四上”企业831家。
三是坚持“炼式思维”抓招商,搭建招商引资全过程服务数位化平台,对关联企业及入库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签订产业招商投资协议68个,科大讯飞、中福海峡等项目成功 落地,与得斯威、正大等国际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8月引进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78.9亿元。
王刚告诉记者,当前,云南普洱市旅游城市加快建设,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带动效益明显,“双节”假期游客增长270.7%,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64.2%。 围绕旅游城市建设,创建磨黑古镇、整董勐桑洛小镇等4A级景区,举办端午百草根节、国际双胞节等民族文化节庆,入选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全市接待游客4,013万人次,较去年成长20.8%,实现旅游收入438.4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5.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去年同期成长10%。
在回答媒体提问缓环节,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肖会强也表示,9月以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可,进一步提升了普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普洱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机会。
下一步,普洱市以景迈山申遗成功为牵引,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景迈山模式,打响景迈山文旅IP。 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培育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合理开发、适度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加快补齐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短板,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景区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宣传推广,将景迈山打造为普洱旅游的引爆点。 同时,依照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思路,推进山上山下一体联动、澜沧孟连西盟联动,系统化推进普洱文旅产业大发展,持续叫响“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这一品牌。
普洱市茶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林群表示,茶叶及咖啡是大自然赐予普洱的绿色珍宝,全市有茶叶种植面积209万亩,其中栽培型古茶园19万亩,产量达14.5万吨;咖啡种植面积 67.9万公亩,产量5.5万吨;不论是种植面积、产量、品质或产值均居全省第一。 茶叶和咖啡是普洱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更是普洱产业振兴的未来,普洱正举全市之力推动普洱茶和普洱咖啡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目前,普洱市以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为契机,打响“千年茶韵 一城咖香”城市品牌,叫响“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文化品牌。茶马古道、帝泊洱生物茶谷、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等茶主题的4A级景区品质不断提升。围绕著“一圈一带三廊道多庄园”发展蓝图,坚定走一条精品茶咖庄园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全市有柏联等32家茶庄园、爱伲等13家咖啡庄园、咖啡馆247家,其中思茅区156家。 正加速规划建设一批精品茶咖庄园,打造茶咖消费场景,吸引专业消费族群向产区聚集,庄园消费、茶空间、咖啡馆(店)消费、市集消费正在普洱拉开序幕,“周边游”“周末游”等茶咖文化渐兴渐浓,普洱茶咖旅融合发展到得新推进,助力普洱旅游城市建设从“流动性观光”“打卡式旅游”,到“目的地休闲”“沉浸式体验”的迭代升级。
中共普洱市委常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李旭东最后表示,云南普洱资源丰富,是云南省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现代林产业基地、高原特色农业基地、旅游康养基地。
上半年,普洱市第一产业成长居全省首位,孟连酪梨发展模式得到省委王宁书记的肯定;国内酵母龙头企业安琪酵母在澜沧的分公司投产达规;接待游客、旅游收入成长均超50%,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动能。
下一步,普洱市将充分发挥普洱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生物资源优势、绿色能源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坚持“ 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和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生物医药 、绿色食品制造业、新材料等产业,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抓好有机茶园建设及茶叶精深加工,著力提升咖啡生豆精品率及精深加工率,扩大酪梨种植规模、延长产业链。 做强“林文章”,推进林浆纸、林板家居一体化发展。 提升发展生物药业,推动思茅生物医药产业园、大唐汉方儿童感冒药等计划建置。 把握景迈山申遗成功契机,加速创建景迈山世界级旅游景区、亚洲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推动茶旅、咖旅融合发展,建设旅游城市。
就在记者发稿前,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在展会期间,“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普洱市暨景迈山茶产业专场推介会举办,普洱市副市长杨中兴介绍,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填补了世界遗产中没有以“茶”为主题的文化遗产的空白,是中国茶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大突破,也是对中国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次鼓舞。 杨中兴表示:“品普洱的普洱茶,就是品世界文化遗产。今后,普洱市将掌握普洱景迈山申遗成功的重大机遇,全面推进目标市场开拓、名企名牌培育、有机茶园建设、茶旅融合发展'四大战略',建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茶产业发展新格局,让全世界再次感知普洱的普洱茶和普洱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10月13日下午,普洱市景迈山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与澜沧古茶联合举办隆重的景迈山申遗成功系列活动,共同庆祝景迈山申遗成功,共享世界茶中国味古茶美的千年文明。
普洱市景迈山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绍平先生现场致词表示,为了把茶产业做好,在澜沧县委县政府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的授权下,景迈投资公司和澜沧古茶联合推出了景迈山申遗成功纪念茶,这是目前为止官方授予的唯一的纪念产品;未来,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普洱市将和景迈山的茶农、老百姓以及所有企业加强对景迈山遗产地的保护,把茶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澜沧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晚,澜沧古茶总裁王均表示,鼎和景迈由具有 57 年制茶经验的大国茶匠杜春峄领衔澜沧古茶技术团队制作,由鼎和景迈 001 生茶和鼎和景迈熟茶组成。 稀缺的资源,有限的产量,匠人的精湛技艺,世界遗产的价值,对于世间的爱茶人,每一片“鼎和景迈”都携带著景迈芒景布朗山千年种茶历史的厚重,是世界上最早的种茶始祖岩冷的遗训与祝福。
图片来源:云南省委宣传部 及澜沧古茶公司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18/wLzPH0oE9jG3YBiZqxC736yEJjknbFzoJa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