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香港联汇制度40周年 余伟文:无意亦毋须改变
在香港实施联系汇率40周年之际,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汇思》撰文,形容联汇是一个好制度,是香港货币和金融稳定的根基。他再次重申,“无意、亦无须改变”联汇制度。
余伟文称,自1983年实施以来,联汇制度为香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所需的稳定货币环境,应对了大大小小的地区和全球金融危机,像一道坚固的防波堤、避风塘,为香港挡住外面的惊涛骇浪。
他还表示,联汇制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多年来逐步建立的公信力,而这种信心除了是建基于符合市场规律的严谨设计、高度透明化和制度化的操作,还有充裕的外汇储备、稳健的政府财政和具活力的经济等因素。
余伟文表示,40年期间,不断优化联汇制度,于1998年公布七项技术性措施,2005年又推出三项优化措施,尤其是确立弱方及强方兑换保证,至今近二十年,强方保证触发321次,金管局承接接近14,500亿港元的美元资金流入港元体系;弱方保证触发84次,相当于接近4,200亿港元的美元资金从港元体系流出。他形容“一切恰如预期,精准运作。”
自去年3月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以来,港元兑其他货币的汇价,跟随美元相对偏强。余伟文表示,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元利率接近见顶水平,但预料高息环境会维持一段较长时间。高息环境下借贷成本上升,尤其是香港经济仍未完全复苏之下,企业和需要供楼还贷的家庭所面对的困难确实不少。“某程度上,这就是实施联汇的代价。”
不过,余伟文表示,金管局深入分析数据后,发现港元息率尚不至于大幅飙升,因为香港银行体系存款量庞大,有助主要银行控制资金成本。
余伟文强调,世上没有完美的汇率制度,每个经济体都会按照自身情况和历史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货币制度安排,尽量获取最大的效益,付出最少的成本代价。汇率制度兹事体大,一旦选定,绝不会轻言转变。利弊取舍是永恒的话题。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17/rBtwlR8IYLeaiFq65ZZufeQoINxBA7xFuyR.jpe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