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
以色列军队称已完全包围加萨城
巴勒斯坦称以色列轰炸难民营

以色列国防军5日表示,以军已完全包围加萨城。 巴勒斯坦方面消息,以色列4日晚间轰炸加萨走廊中部的迈加齐难民营,造成数十人死亡。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5日呼吁立即停止冲突,并表示以色列需对当下局面负完全责任。
11月4日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3日说,以方将全速推进战事,拒绝“任何不涉及释放被扣押以色列人”的临时停火。 同日,宏都拉斯宣布召回驻以色列大使。

巴勒斯坦加萨地带卫生部门3日晚间发表声明说,加萨城希法医院门口的医疗车队当天遭以色列军队空袭,造成至少15人死亡、60人受伤。
法国外交部3日说,加萨走廊的法国文化中心当天被以色列砲弹击中,法国要求以色列解释。

11月3日
最新数据:9061人死亡、3.2万余人受伤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日说,以军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取得进展,地面部队“突破”加沙城郊区。同日,巴林决定召回驻以色列大使并停止与以经济关系。
以总理:以军“突破”加沙城郊
据以军方2日发表的声明,内塔尼亚胡当天在一个军事基地视察作战部队时说,战斗仍在持续,以军已经“突破”加沙城的郊区,但以军也遭受了人员伤亡。
据以军方消息,自以军开始在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行动以来,共有17名以士兵在冲突中丧生。
加沙地带消息人士2日透露,以军正全力向加沙城南郊推进,试图切断当地从北向南的所有道路。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日发表声明说,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行动已造成9061人死亡、3.2万余人受伤。

黎巴嫩真主党2日发表声明说,其战斗人员当天使用导弹、火箭弹和其他武器对以军阵地发动了19次袭击,此前在黎明时分用地对空导弹拦截摧毁了一架以色列武装无人机。声明说,真主党两架装载炸药的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了以色列占领的萨巴阿农场内的以军指挥所。
以色列军方2日傍晚发表声明说,为回应当天早些时候从黎巴嫩向以色列领土进行的导弹袭击,以军战机、坦克以及炮兵在过去几个小时内袭击了黎巴嫩真主党的多个目标,包括军事基础设施、指挥和控制中心、火箭弹发射站以及武器库等。
以空袭加沙中部难民营造成至少15人死亡
巴勒斯坦官方通讯社“瓦法”2日报道,以色列军队当天空袭位于加沙地带中部的布赖杰难民营,造成至少15人死亡。报道说,该难民营在空袭后还有多人下落不明,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透露,以色列2日连续第三天对加沙北部的杰巴利耶难民营实施空袭,造成数十人死伤。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媒体办公室2日凌晨发表声明说,以军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不到24小时内,两次对杰巴利耶难民营实施空袭,造成至少195人死亡、770余人受伤,另有120人下落不明。
巴林决定召回驻以大使
巴林议会2日宣布,决定召回巴林驻以色列大使,同时停止与以色列的经济关系。
巴林议会网站当天发布的一份声明说,出于支持巴勒斯坦事业和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的一贯立场,巴林做出上述决定。声明透露,以色列驻巴林大使已离开巴林。
声明指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一再升级,以及无视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促使巴林议会采取措施。
10月31日
以色列称对黎巴嫩真主党基础设施发动空袭
以色列国防军10月31日说,以色列战斗机空袭了黎巴嫩真主党的一些基础设施。

以色列国防军在社交媒体“电报”上说:“刚刚,以色列国防军战机袭击了黎巴嫩真主党的基础设施,包括真主党使用的武器库、哨所和场所。”
按以色列国防军说法,黎巴嫩真主党过去几天不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就以方此次袭击,黎巴嫩真主党暂未置评。
黎巴嫩真主党10月29日宣布,用地对空导弹击落黎巴嫩与以色列交界附近上空的一架以色列无人机。同一天,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黎巴嫩的武装人员向以色列发射多枚火箭弹。

以色列和哈马斯10月7日爆发新一轮冲突后,黎巴嫩真主党与以军在黎以边境持续交火。黎巴嫩真主党方面数据显示,真主党迄今向黎以边境沿线40多个以军哨所发动逾80次袭击,超过40名真主党成员在黎以边境一带的交火中死亡。以军数据显示,至少7名士兵死于与真主党交火。
法新社评论,有舆论担忧如果真主党与以色列交火升级,中东地区动荡局势或加剧。国际移民组织10月27日在一份报告中说,黎以边境局势趋紧以来,黎巴嫩已有超过2.8万人流离失所。
10月26日
加沙燃料告急 救济机构可能被迫停止运作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25日警告,由于缺乏燃料,救济机构可能于当晚被迫停止运作。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同日说,他已决定取消访问以色列行程。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25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加沙地带近60万流离失所者在这一机构下辖的约150处设施中避难,已有至少40处设施受到当前冲突影响。
“我们避难所(接纳的人)已超出其容量的4倍,”这一联合国机构说,“由于现有设施不堪重负,许多人睡在街上”“如果我们无法紧急获得燃料,我们将被迫停止在加沙地带的运作”。

以色列方面不允许将燃料运入加沙地带。按照以方说法,哈马斯等组织可能利用燃料制造武器和爆炸物。然而多方警告,加沙地带大量医院可能因燃料短缺而关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先前警告,如果发电机停止运转,医院“将变成停尸房”。
本轮冲突爆发以来,仅几十辆载有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获准从埃及经拉法口岸运入加沙地带。联合国方面多次警告,目前获准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远不能满足加沙地带民众需求。
土耳其总统取消访问以色列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25日在议会发表讲话,批评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战事“不人道”,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是在为保卫他们自己的土地而战。
埃尔多安说:“我原本打算访问以色列,但我取消了,不会再去。”他说,土方本想与以方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以方“辜负了”土方的善意,没有给予任何回馈。

土耳其1949年承认以色列,两国在政治、安全、经济等领域曾经关系密切。2010年,以军武力拦截一艘向遭以色列封锁的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的土耳其救援船,造成10名土耳其公民死亡。土耳其随后驱逐以方大使,两国关系陷入低谷。
土以两国2016年恢复外交关系,但2018年,由于巴以冲突激化,以色列军队造成大量在加沙地带参加抗议活动的巴勒斯坦人死伤,土耳其召回驻以大使,并驱逐以方大使。作为报复,以色列驱逐土耳其驻耶路撒冷总领事。两国关系再度紧张。
土以关系2021年出现明显缓和。2022年8月,两国宣布恢复外交关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原定今年7月出访土耳其,但因身体原因推迟行程。他与埃尔多安上个月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间歇实现首次面对面会晤。土耳其媒体报道,埃尔多安原本打算在内塔尼亚胡访土后回访以色列。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访问阿联酋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24日访问阿联酋,会见阿联酋国务部长萨耶赫,就当前巴以局势交换意见。
翟隽表示,当前巴以局势十分严峻,冲突导致大量平民伤亡,人道主义危机加剧,中方对此深感痛心和忧虑。当务之急是推动局势降温,实现停火止战,加大人道救援力度,避免危机外溢。中阿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立场相近,中方愿同阿方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多边场合加强协调,为推动巴以局势降温、防止冲突扩大发挥建设性作用。
萨耶赫表示,阿方对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感到遗憾,呼吁尽快停火止战,向加沙提供人道援助,保障加沙民众基本人权和需求。阿方高度重视中方作用和影响,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早日全面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10月24日
第三批人道救援物资进加沙 哈马斯再释两名被扣押人员

20辆装载人道救援物资的卡车23日经由拉法口岸进入加沙走廊。 这是21日以来第三批人道救援物资从拉法口岸埃及一侧运抵加沙走廊。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23日晚间宣布,卡桑旅因人道考虑释放两名女性被扣押人员。
“药品、食物和水”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第三批物资包括医疗用品、紧急药品、食物和水,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将负责监督物资转运。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当天发表声明说,迄今运抵加沙走廊的人道救援物资无法满足当地人民所需。 哈马斯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长期开放通往加沙走廊的人道走廊。
21日,首批20辆装载人道救援物资的卡车从拉法口岸埃及一侧进入加沙走廊。
埃及北西奈省政府23日发表声明说,自本月12日以来,至少27架装载加沙走廊人道救援物资的飞机降落在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机场。
声明说,埃及红新月会负责接收这些援助物资,并将其存放在阿里什市的仓库中,等待进入加沙走廊。 这些物资来自多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机构。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9日表示,埃及阿里什机场和拉法口岸是“加沙人民的生命线”,应立即允许人道主义援助不受限制地进入加沙地带。
争取释放更多被扣押者
卡桑旅在声明中说,释放两名女性被扣押人员的决定是在卡达和埃及的斡旋下作出的。 声明未说明两人的国籍。

埃及官方通讯社中东社报道,两名被哈马斯释放的老年妇女已抵达位于埃及和加沙走廊边境的拉法口岸。 一名以色列官员对新华社记者说,以方工作小组正赶往拉法口岸。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卡达、埃及和联合国方面正与哈马斯密切沟通,争取让更多被扣押平民获释。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5日发表声明,呼吁哈马斯无条件释放被扣押人员。
卡桑旅20日说,在卡达的斡旋努力下,卡桑旅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决定释放两名被扣押的美国人。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证实两名美国人于当晚被释放。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10月7日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至今造成大量伤亡。 巴勒斯坦加沙走廊卫生部门23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走廊已造成5,087人死亡、15,273人受伤。
10月20日
哈马斯释放两名美国人 古特雷斯造访拉法口岸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20日宣布,决定释放两名被扣押的美国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同一天造访埃及与加萨走廊南部接壤的拉法口岸,呼吁尽快放行援助加萨的运输车队,以缓和加萨地带面临的人道危机。

千余名中国公民离开以色列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0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表示,经初步统计,冲突爆发后,已经有1000余名中国公民离开以色列回国或赴第三国,将继续尽力为中国公民 提供协助。
10月19日
古特雷斯呼吁立即停火 拉法口岸预计20日开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9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呼吁立即实现巴以人道停火,立即允许人道援助不受限制进入加萨地带。 埃及媒体报道,拉法口岸预计20日开幕。
古特雷斯:立即停火 进行援助
古特雷斯当天与埃及外长舒凯里就缓解巴以冲突并向加萨地带运送人道援助问题举行会晤。 他在会晤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重申,国际人道法必须受到尊重,平民必须受到保护。 他呼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立即无条件释放被扣押人员,以色列立即为人道援助提供无限制准入,以满足加萨地带人民最基本的需求。

古特雷斯表示,近两个星期以来,加萨地带的民众没有得到任何燃料、食物、水、药品和其他必需品。 埃及阿里什机场和拉法口岸是“加萨人的生命线”。 他呼吁巴以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
舒凯里在记者会上说,古特雷斯将出席定于21日在开罗举行的和平高峰会。 这场峰会由埃及总统塞西发起,旨在缓和巴以冲突、达成停火,同时强调向加萨走廊运送人道援助的重要性。
拉法口岸预计20日开放
据埃及媒体报道,拉法口岸预计于20日开放。
埃及总统府发表声明说,埃及总统塞西18日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同意透过拉法口岸向加萨地带提供“永续”援助。 两国相关部门将在联合国监督下与国际人道组织协调,确保援助物资抵达。 塞西18日也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开罗举行会谈。 塞西表示,埃及坚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人,但拒绝任何将流离失所者转移到与加萨走廊毗邻的埃及西奈半岛的企图。

联黎部队暂无撤离计划
根据黎巴嫩媒体报道,黎巴嫩真主党19日向以色列数个军事阵地和靠近边界的一个以色列农庄发射了火箭弹。 哈马斯下属一个武装派系从黎南部向以北部发射了30枚火箭弹。 以军对黎南部进行了砲击回应。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发言人泰嫩蒂19日说,黎巴嫩与以色列边境局势仍然紧张,但联黎部队目前没有撤离黎南部的计划。
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驻黎巴嫩使馆近日发出旅游警告,建议其公民“尽快离开”黎巴嫩。 一些航空公司宣布暂停飞往黎巴嫩的航班。 据黎巴嫩《消息报》19日报道,驻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安全部门已与黎巴嫩军队协调制定了撤离工作人员的计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近期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对记者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该组织呼吁各方立即采取行动,尊重和维护国际法。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与巴勒斯坦人冲突
根据巴勒斯坦媒体19日报道,以色列军队当天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图勒卡尔姆与巴勒斯坦人发生冲突,导致1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巴勒斯坦安全部门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以军当天进入图勒卡尔姆附近难民营进行搜捕行动时与巴勒斯坦人发生冲突并交火,以军在冲突中使用无人机进行轰炸,导致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伤 。
另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一名以边防警察在当天的冲突中死亡,另有至少9人受伤。
巴勒斯坦卫生部19日发表声明说,自本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约旦河西岸已有8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10月18日-19日
中方对安理会未能通过巴以局势有关决议表示震惊和失望
10月16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安理会就俄罗斯起草的关于加沙人道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巴西起草的巴以局势决议草案获得12个安理会成员赞成,但美国投了否决票,致使决议未获通过。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8日对安理会未能通过有关巴以局势的决议表示震惊和失望。张军当天在安理会紧急审议巴以局势时发言,强调必须把立即实现巴以全面停火作为压倒一切的优先目标。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8日发布消息称,以色列军方17日空袭加沙城一座医院已致471人死亡。

张军在安理会表决后作解释性发言说,安理会16日晚曾就俄罗斯提出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方草案聚焦巴以冲突人道关切,呼吁立即实现停火、保护平民,得到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和共提。但是一些国家选择投反对票,理由是愿以巴西提出的决议草案为基础,要求多一点时间寻求共识。在过去40个小时里,相关国家对巴方草案既没有发表意见,也没有表示反对,这让大家期待今天安理会能够顺利通过决议,但最终的表决结果让人难以置信。
加沙城遇袭医院死伤逾700人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8日下午发布消息称,以色列军方17日空袭加沙城阿赫利阿拉伯医院(又名浸信会医院),已致471人死亡,314人受伤,其中28人伤势危重。按照美联社说法,这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致死人数最多的单次袭击。巴卫生部门说,截至18日14时45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死亡3540人,受伤13000余人。
加沙城希法医院接收了大约350名受袭医院伤员。希法医院负责人穆罕默德·阿布·塞尔米亚说,医院已经人满为患。伤员躺在满是血水的地面上,痛苦哀号。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18日报道,当天约旦河西岸全境罢工,悼念在加沙城医院遭袭中遇难的巴勒斯坦同胞,抗议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持续打击。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7日晚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否认以军对上述医院进行空袭,并称据以方掌握的多个情报来源,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因火箭弹“发射失误”击中加沙城一家医院,应对此负责。
拜登访问陷入尴尬境地
访问以色列的美国总统拜登18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举行简短会谈,再次表达对以色列在“自卫”方面的明确支持。拜登说,发生在加沙城医院的袭击事件“似乎”由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造成。
分析人士指出,拜登希望通过此访为明年美国大选提振选情,对外则希望展现对以色列支持,同时平衡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但加沙城医院遇袭及随后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取消会晤,让拜登此行陷入尴尬窘境。

约旦外交部18日宣布,取消原定于当天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的旨在调解巴以局势的巴勒斯坦、约旦、埃及和美国领导人四方会晤。新的会晤时间取决于有关各方何时同意结束“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战争和屠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说,拜登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面临两难境地,既要表达愤怒,又要避免冲突升级。与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最后一刻被取消,意味着拜登面临新的外交难题。
中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利斯特表示,拜登访问以色列的时机和预期效果无比糟糕。美国前驻以色列大使丹尼尔·库尔策指出,加沙城医院遭袭让拜登陷入不愿面对的局面。
埃美同意向加沙地带提供援助 以同意不阻拦
埃及总统府19日凌晨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说,埃及总统塞西18日与美国总统拜登通话,同意通过拉法口岸向加沙地带提供“可持续”援助。两国有关部门将在联合国监督下与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协调,确保援助物资抵达。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8日发表声明说,应到访的美国总统拜登请求,以色列将不会阻拦食品、水和药品等人道救援物资经埃及进入加沙地带南部,但“任何送往哈马斯的物资都将被阻止”。
10月17日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新一轮冲突造成的伤亡人数持续增加,中东地区多个国家继续加大外交努力,呼吁停止针对平民的袭击,防止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随着巴以局势升级,中东地区其他国家卷入冲突的风险加大,这一担忧给全球市场带来震荡。

加萨城一医院遭袭致数百人死伤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17日报道,以色列军队当晚空袭了加萨城一家医院,造成数百人死伤。 以色列国防军对此否认,并表示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应对此事负责。 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以及约旦、黎巴嫩、土耳其等国谴责对加萨城医院的攻击,呼吁国际社会尽快制止流血事件。

多国吁保护平民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本月7日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境内军民目标发起突袭,招致以色列猛烈报复加沙地带。截止10月17日,本轮冲突已造成巴以共计4000多人丧生,逾万人受伤。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上周起访问中东多个国家,议题涵盖巴以冲突。据埃及媒体报道,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15日与到访的布林肯会谈时表示,以色列针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超越“自卫权”,变成“集体惩罚”。
沙特通讯社报道,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当天早些时候在首都利雅得与到访的布林肯会面时,强调需要讨论多种方案,以停止针对无辜民众的军事行动。沙特反对“以任何方式袭击平民”,或实施影响民众日常生活的干扰行动。
多家媒体援引多名沙特外交消息人士的话报道,鉴于目前巴以局势,沙特方面已暂停由美国推动的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谈判。
黎以局势趋紧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边境局势同样升级。据路透社报道,黎巴嫩真主党15日对多个以色列军事据点等地发动袭击。作为报复,以色列炮击黎巴嫩南部地区。

按照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说法,以色列无意在边界与黎巴嫩交战。“如果真主党选择战争道路,将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加兰特说,如果真主党保持克制,以方将“尊重、保持现有局势”。真主党方面则表示,已做好与以方作战的准备,不会“置身事外”。
巴以战火还烧到叙利亚。叙国防部说,以色列14日晚空袭位于北部阿勒颇省的阿勒颇国际机场,造成机场暂时停运。这是以方继12日后第二次空袭这座机场。12日遭以方空袭的还有大马士革国际机场,这座机场一度停运。
以色列方面没有就14日的空袭置评。以色列外交部一名高级官员指认伊朗试图在叙利亚境内或通过叙利亚部署武器,开辟第二条战线。
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援引伊朗外交部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的话报道,如果以色列方面不停止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攻击性行动,中东地区“各方行动将一触即发”。
金融市场震荡
巴以局势的影响还外溢到全球金融市场。路透社评论,巴以冲突成为继乌克兰危机升级后,全球原油市场面临的最严重地缘政治风险之一,国际油价波动加剧。

巴以冲突于7日周末爆发,国际油价周一开盘后飙升超过4%;13日纽约油价显著上涨,11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78美元。当天,以色列军方要求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北部上百万居民撤往南部地区,称以军今后几天将在加沙城展开重大行动。
此外,由于穿越巴以的多条天然气管道已停止运行,天然气等其他能源市场同样受到影响。
除了能源,巴以新一轮冲突给全球通货膨胀高企、避险资产价格攀升等多个层面带来不确定性。13日,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0.5%,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12月黄金期价涨幅超过3%,美元指数涨至一周来最高点。
裕信银行首席经济师顾问埃里克·尼尔森说,“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市场表现能否保持相对良好,这主要由巴以本轮冲突能否“维持本地化或者是否会升级为更广泛的中东战争而决定”。
10月16日
双方宣布:临时停火
根据阿拉比亚电视台当地时间16日上午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和哈马斯双方宣布在加萨南部暂时停火5小时,以便让外国人从拉法口岸撤离出境,同时让外国援助物资进入加萨。 停火时间从当地时间16日上午9时开始。
根据以色列媒体同一天凌晨发布的消息,位于加萨走廊和埃及之间的拉法口岸将于当地时间16日9时开放。 届时加萨的外国人可以通过该口岸出境,人道援助物资可以通过该口岸进入加萨。

根据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现场已有超过100辆卡车等待经由拉法口岸进入加萨走廊。
拜登将访问以色利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6日说,美国总统拜登将于18日访问以色列。 布林肯也说,以色列已同意与美国共同制定计划,使国际人道救援物资能运抵加萨走廊。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16日表示,拜登18日还将前往约旦首都安曼,分别同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埃及总统塞西、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面,讨论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人道需求问题。
在加萨城一医院17日晚遭袭致数百人死伤后,阿巴斯当地时间18日凌晨发表讲话说,他和约旦、埃及领导人已决定取消原定于18日在安曼与拜登的会晤。
10月15日
以色列空袭加萨又造成至少300人死亡
巴勒斯坦加萨走廊卫生部门15日凌晨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在过去24小时内空袭加萨走廊造成至少3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另有800人受伤。

10月14日

以色列国防军13日晚发表声明说,以军在过去24小时出动一支步兵和坦克部队,在加沙地带进行了“局部行动”。对于以色列要求加沙地带北部所有居民撤往南部地区,巴勒斯坦、地区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等方面强烈批评。
加沙地带再成焦点
以色列国防军13日晚发表声明说,以军在过去24小时出动一支步兵和坦克部队,在加沙地带进行了“局部行动”。声明说,地面部队在行动中“搜查并收集了有利于寻找人质的证据”,打死多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人员,并摧毁包括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在内的部分哈马斯军事设施。
以色列媒体报道说,以军此次行动只在加沙地带外围展开,并未深入该地区内部。声明同时还说,以色列空军对加沙地带的空袭仍在持续。

哈马斯消息人士当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以军的“心理战”。
中东多国呼声强烈
以色列军方13日早晨发表视频声明,要求加沙地带北部所有居民撤往南部地区,称要求撤离出于“人道主义”原因,是“为了保证加沙北部居民的安全”。

阿盟13日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要求加沙地带北部居民撤往南部的要求。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13日在安曼会见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强调要开放紧急人道主义走廊,以便向加沙地带运送急需的医疗和救援物资,同时强调要保护平民,并努力平息当前的冲突。
正在黎巴嫩访问的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13日强调,黎巴嫩和伊朗一致认为,有必要立即停止占领者对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人民犯下的战争罪行。
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巴以本轮冲突目前已造成双方超3100人死亡。截至当地时间13日16时,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宣布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巴勒斯坦方面1843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带1799人死亡,约旦河西岸44人死亡。据此前以色列媒体发布的消息,以色列方面已有至少1300人死亡、3297人受伤。
以色列目前已全面封锁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切断水电供应。此举让联合国担忧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敦促各方允许联合国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12日说,自巴以冲突升级以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已有近42.3万人流离失所。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当天同时呼吁筹集2.94亿美元,用于向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超过120万巴勒斯坦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解决“最急迫需求”。
联黎部队警告黎以边境局势可能失控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发言人泰嫩蒂13日晚发表声明,警告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局势可能失控,并呼吁有关方面紧急停火。
据黎巴嫩媒体报道,以色列当晚对黎巴嫩南部村庄进行炮击,造成一名记者死亡、6名记者受伤。泰嫩蒂在声明中对黎以交火造成记者死亡表示悲痛。黎巴嫩总理米卡提和黎巴嫩真主党当天也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针对记者的袭击行为。
另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以色列13日加大对黎南部的攻击力度,对数个村庄进行轰炸。黎巴嫩真主党随后宣布,其武装人员对以色列4个边境地点进行了袭击。

10月13日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双方超2800人死亡

巴勒斯坦卫生部门表示,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巴勒斯坦方面1569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带1537人死亡,另有约6612人受伤;约旦河西岸地区32人死亡,另有600多人受伤。
另据此前以色列媒体发布的消息,以色列方面已有至少1300人死亡、3297人受伤。
截止10月13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目前已造成双方超2800人死亡,超10500人受伤。
10月12日
以色列议会批准成立紧急联合政府

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0月11日宣布组建紧急联合政府后,当地时间12日,以色列议会批准成立紧急联合政府。议会批准任命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本尼·甘茨等5人就任无部长职位的部长。
此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启动《基本法》中关于“宣战或采取重大军事行动的条款”,以成立一个小型战时内阁来指挥作战,战时内阁成员包括内塔尼亚胡、甘茨以及现任国防部长加兰特,并为前总理拉皮德留有职位,但拉皮德目前还没有正式同意加入该内阁。
卡塔尔红新月会拨款100万美元 用于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当地时间10月12日,卡塔尔红新月会宣布将从其救灾基金中拨款100万美元,用于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据悉,这100万美元将主要用于向加沙地带提供急需的药品、医疗用品和救护车,以支持紧急情况下加沙地带医院的急诊、外科手术和重症监护室的运转。

卡塔尔红新月会在其声明中表示,卡塔尔红新月会加沙办事处已经启动了第一阶段价值20万美元的应急响应项目,其中包括向巴勒斯坦卫生部的医院提供药品和医疗用品支持,以帮助其继续为伤员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当地时间10月11日,巴勒斯坦红新月会的4名医护人员在以色列的空袭中丧生。对此,卡塔尔红新月会向巴勒斯坦红新月会表示最诚挚的哀悼,并对针对医护人员和急救人员的袭击表示谴责。
巴勒斯坦卫生部长称加沙医疗系统即将崩溃 呼吁国际社会给予援助
当地时间10月12日,巴勒斯坦卫生部长马伊·凯拉表示,由于药品、医疗用品和血袋等面临严重短缺,加沙地带的医疗服务系统即将崩溃。她还表示,目前伤病员人数众多,已超出该地区医院的容纳能力。
马伊·凯拉再次呼吁国际社会予以紧急援助,希望包括世卫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机构向加沙提供药品和医疗用品,并帮助开设野战医院,收治伤病员,努力改善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处境。
英国政府宣布将在东地中海部署军事力量
当地时间10月12日,英国首相府宣布,英国将向靠近以色列的东地中海部署侦察机以及两艘皇家海军舰艇等军事力量,以表示对以色列的支持。
约旦政府向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300万约旦第纳尔援助

当地时间10月12日,约旦政府在国王阿卜杜拉二世的指示下,拨款300万约旦第纳尔(约合人民币3087万元),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援助,以便使其能够继续提供救济服务,并在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形势严重恶化的情况下向当地的巴勒斯坦民众提供食品、药品以及其他人道主义援助。
黎巴嫩媒体:三枚火箭弹自黎南部向以色列境内发射
据黎巴嫩广场电视台消息,当地时间10月12日晚,有三枚火箭弹自黎巴嫩南部向以色列境内发射。
埃及外交部:埃及和加沙地带之间的拉法口岸仍处于开放状态
埃及外交部当地时间10月12日发表声明说,埃及和加沙地带之间的拉法口岸仍处于开放状态,自巴以局势升级以来从未关闭过。但口岸巴勒斯坦一侧的基础设施因以色列的多次轰炸被毁,无法正常工作。

埃及呼吁以色列避免针对过境点巴勒斯坦一侧的轰炸,以便修复工作能顺利进行,使其可以成为加沙地带民众的过境点和生命线。由于以色列持续轰炸,埃及已将国际援助物资运送到指定的阿里什国际机场。
当地时间10日,有埃及媒体报道,由于以色列对拉法口岸附近的轰炸导致巴勒斯坦人受伤并引发火灾,埃及10日开始无限期关闭了位于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之间的拉法口岸。
多年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行了海陆空全面封锁,包括关闭和控制加沙地带连通以色列的六个陆路口岸。而位于加沙地带与埃及西奈半岛交界处的拉法口岸,是加沙地带唯一一个不受以色列控制的陆路通道。
叙政府军: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机场是为转移注意力

据叙利亚政府军发表声明,当地时间10月12日13时50分左右,以色列同时对叙利亚的阿勒颇机场和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发动空袭,导致两机场跑道受损无法使用。叙利亚政府军称,以色列此举是在试图转移人们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为以及其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造成巨大损失的注意力。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双方超2700人死亡
巴勒斯坦卫生部宣布,截至当地时间10月12日16时,本次巴以冲突已致巴勒斯坦方面1448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带1417人死亡,另有6268人受伤;约旦河西岸地区31人死亡,600多人受伤,其中约190人被送到医院救治。
巴勒斯坦卫生部门12日透露,在本次巴以冲突中,加沙地带大约一半的冲突死难者是妇女和儿童,其中妇女248人,儿童447人。另外,该机构称,目前在冲突中丧生的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已达10人,加沙地带14家医疗机构因以方空袭而受损。
另据此前以色列媒体发布的消息,以色列方面已有至少1300人死亡、3297人受伤。巴以新一轮冲突目前已造成双方超2700人死亡,超10100人受伤。

11日到12日,以色列出动战机,继续对加沙地带多地展开空袭,目标包括港口和酒店等。以色列军方公布视频称,以色列对加沙一所大学进行空袭,以方称这所大学是“哈马斯重要的行动、政治和军事中心”。以色列军方11日表示,已经重新控制了加沙地带外围地区,并将其指定为军事禁区。据《以色列时报》12日报道,以色列总统伊萨克·赫尔佐格当天发表讲话称,以色列正在准备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以及阿勒颇机场
据叙利亚媒体“沙姆电台”报道,当地时间12日,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与阿勒颇机场,损坏机场跑道,导致这两个机场瘫痪。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双方超2600人死亡 超9500人受伤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地时间12日下午发布消息称,截至当天13时,巴以新一轮冲突在加沙地带造成的死亡人数上升至1354人,受伤人数上升至6049人。
综合此前以色列媒体和巴勒斯坦卫生部发布的消息,以色列方面已有至少1300人死亡,3297人受伤;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29人死亡,约180人受伤。巴以新一轮冲突目前已造成双方超过2600人死亡,超9500人受伤。
以色列总理会见美国国务卿
据以色列媒体《今日以色列》12日消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以色列卫生部:本轮巴以冲突中以方受伤人数升至3297人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卫生部12日表示,截至当日9点,本轮巴以冲突以来以方共有3297人受伤送医。
综合此前以色列媒体和巴勒斯坦卫生部发布的消息,巴以新一轮冲突目前已造成双方超过2500人死亡,超9200人受伤。其中,以色列方面已有至少1300人死亡。巴勒斯坦方面1232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带死亡1203人,5763人受伤;约旦河西岸29人死亡,约180人受伤。
以总统:以色列准备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据《以色列时报》12日报道,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在耶路撒冷总统官邸发表的讲话中表示,以色列正在准备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赫尔佐格表示,这将是一场针对哈马斯的漫长而持久的“战役”。
首批载有约旦援加沙医疗物资的飞机起飞

当地时间12日,载有首批约旦援助加沙地带医疗物资的飞机从约旦安曼机场起飞。这批救援物资包括医疗用品和药品,在飞抵埃及后,将在埃及方面的协调下,通过拉法口岸运送至加沙地带的医疗部门手中。
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医疗资源短缺,人道危机加剧。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巴勒斯坦1232人死亡
当地时间10月12日,巴勒斯坦卫生部宣布,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巴勒斯坦方面1232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带死亡1203人,另有5763人受伤;约旦河西岸29人死亡,约180人受伤。
据以色列“i24 News”电视台12日发布的消息,自7日上午以来,已有至少1300名以色列人在巴以新一轮冲突中丧生。截至目前,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超过2500人死亡。
美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以色列

德国总理宣布禁止哈马斯在德活动
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地时间12日在联邦议会宣布,德国决定即日起禁止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德活动。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当天宣布,应以色列要求,德国空军向其提供了两架现役的“苍鹭”无人机。
以能源部长:被扣押以色列人获释前不会为加沙地带提供水、燃料和电力

当地时间7日,卡茨曾宣布,作为对哈马斯与以色列发生冲突的回应,他已签署命令要求以色列电力公司切断对加沙地带的电力供应。据悉,加沙地带约三分之二的电力依赖以色列供应。
以色列从以黎边境地区撤离50%的居民
据半岛电视台援引以色列军方消息报道称,当地时间12日,以色列从与黎巴嫩相邻的边境地区撤离了50%的居民。另据当地媒体12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表示,以色列正在其北部全面增兵,已向黎以边境城镇部署了预备役部队。以军方表示,部队正在城镇执行各种防御任务,包括巡逻、伏击和部署路障。连日来,黎以边境局势高度紧张,已发生多次火箭弹袭击和炮击事件。
伊朗外长将访问黎巴嫩与叙利亚
当地时间12日,黎巴嫩媒体“广场电视台”援引伊朗驻黎巴嫩大使消息报道称,伊朗外长将在接下来几天内访问黎巴嫩与叙利亚。
联合国机构紧急寻求1.04亿美元资助 用于援助加沙地带民众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当地时间11日发布消息称,该机构正在紧急寻求1.04亿美元的资助,用于为加沙地带近东救济工程处避难所中的25万被救助人员以及当地社区内另外25万名巴勒斯坦难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便在未来90天内继续开展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近东救济工程处总干事拉扎里尼表示,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悲剧,必须立即向这些平民提供水、食物、药品等援助,确保所有平民得到人道主义保护。目前,近东救济工程处仍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在开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现有资金最多能够支撑至10月底。为此,拉扎里尼呼吁,为保障在加沙地带的救援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希望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捐助者和合作伙伴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伊朗总统同叙利亚总统就巴以局势通电话
据伊朗总统府12日消息,伊朗总统莱希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就巴以局势通电话。
莱希表示,伊朗将与伊斯兰国家领导人保持沟通,尽快建立协调机制。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超过2500人死亡
据以色列“i24 News”电视台12日发布的消息,自7日上午以来,已有至少1300名以色列人在巴以新一轮冲突中丧生。当地时间12日凌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言人表示,自本月7日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以来,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数已升至1200人,另有约5600人受伤,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妇女。截至目前,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超过2500人死亡。
以色列国防军向黎以边境部署预备役部队
据当地媒体12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表示,以色列正在其北部全面增兵,已向黎以边境城镇部署了预备役部队。以军方表示,部队正在城镇执行各种防御任务,包括巡逻、伏击和部署路障。连日来,黎以边境局势高度紧张,已发生多次火箭弹袭击和炮击事件。
阿联酋外长与伊朗外长通电话 讨论巴以局势最新进展
当地时间10月11日,阿联酋外长谢赫阿卜杜拉·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与伊朗外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讨论该地区的最新事态进展及巴以局势升级带来的影响。双方还讨论了为缓和当前局势做出的区域和国际努力,并强调保护平民生命的重要性。
阿联酋总统与美国总统通电话 讨论双边关系和巴以局势
当地时间10月11日,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与美国总统乔·拜登通电话。双方讨论了巴以局势的最新进展,强调当前迫切需要优先保护平民,并开放安全走廊以运送人道主义援助。
巴勒斯坦总统将会见约旦国王和美国国务卿
当地时间12日早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秘书长侯赛因·谢赫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将于12日在约旦首都安曼会见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并将于13日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会面。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超过2400人死亡
当地时间12日凌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言人表示,自本月7日巴以爆发新一轮冲突以来,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数已升至1200人,另有约5600人受伤,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妇女。另据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乔纳森·孔里库斯11日早些时候表示,冲突造成以色列超过1200人死亡,超过2700人受伤。截至目前,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超过2400人死亡。
联合国:加沙地带超过33.8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发表声明称,截至11日23时,巴以新一轮冲突已导致加沙地带超过33.8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埃及总统:正与各方加强沟通 避免巴以局势恶化
埃及总统府11日发表声明称,埃及总统塞西当天在开罗与意大利外长塔亚尼会晤并讨论巴以局势。塞西表示,埃及正努力与冲突各方加强沟通以控制加沙地带局势,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避难所已收容约22万巴勒斯坦人
当地时间11日晚,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截至目前,该机构征用了位于加沙地带的92个避难所,收容约22万巴勒斯坦人。
以军对加沙地带展开新一轮空袭 巴媒称造成多人死亡
当地时间12日凌晨,以色列出动军机对加沙地带多地展开新一轮空袭。
据巴勒斯坦媒体报道,根据初步统计,空袭已导致至少2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10月11日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巴方1128人死亡 双方死亡人数已超2300人
当地时间11日,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宣布,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巴勒斯坦方面1128人死亡。其中加沙地带1100人死亡,5339人受伤;约旦河西岸28人死亡,150人受伤。
另据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乔纳森·孔里库斯11日早些时候表示,冲突造成以色列超过1200人死亡,超过2700人受伤。
与此同时,以色列宣布组建紧急政府应对战时事务。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说,白宫正迅速向以提供弹药和导弹拦截系统等额外安全援助。在以色列城市阿什凯隆,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拦截了大量来自加沙地带的火箭弹。当天,以色列南部和中部多地遭到火箭弹袭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下属的武装组织当天表示,对海法、特拉维夫、阿什杜德和阿什凯隆等地发射了火箭弹。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因遭遇袭击,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一度暂停航班起降,大量国际航班被取消。
巴以双方死伤逾万 加沙唯一发电厂燃料耗尽
以色列军方当天表示,新一轮冲突共造成至少1200名以色列人死亡,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向以色列发射约4500枚火箭弹。另据以媒体消息,已有约2900名以色列人在冲突中受伤,约150人被哈马斯俘虏。
巴勒斯坦卫生部当天说,以色列已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打死1078名巴勒斯坦人,另有5314人受伤。
当地损失非常惨重,到处都是废墟。加沙地带电力部门称,在以色列的轰炸和围困下,加沙地带唯一的发电厂在燃料耗尽后于11日关闭。

以宣布组建紧急政府应对战时事务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11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组建紧急政府,以应对战时事务。
声明说,内塔尼亚胡将与前国防部长甘茨以及现任国防部长加兰特共同组成紧急政府,并为反对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前总理拉皮德留有职位。但拉皮德目前还没有正式同意加入。
黎巴嫩真主党与以军继续交火
黎巴嫩真主党11日向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射导弹,称这是对以军此前袭击的“坚定回击”。以军随后对黎巴嫩境内真主党目标实施打击。
真主党11日发表声明说,该组织向以色列境内一处目标发射制导导弹,以报复以军袭击。真主党警告,会对以色列“针对黎巴嫩及其人民”的袭击予以断然回击。
以军证实当天受到反坦克导弹攻击,称随后袭击了黎巴嫩南部一个真主党的观察哨所。另外,以军还炮击了“导弹发射的那片区域”。

外媒:哈马斯称已释放3名被扣押人员
据半岛电视台等媒体当地时间11日晚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的武装派别卡桑旅向外界表示,该组织已释放3名在本轮巴以冲突中被扣押的人员,包括1名以色列妇女和她的2个孩子。截至目前,以方对此暂无回应。
白宫:仍有17名美国公民在以色列下落不明
当地时间11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卡琳·让-皮埃尔在当天的简报会上证实,目前至少有22名美国公民确认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身亡,仍有17名美国公民下落不明。
此外,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在简报会上称,目前有美国人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扣为人质,“可能会发现有更多的美国人成为人质”。
美国国务院:已确认22名美国人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丧生
当地时间11日,美国国务院证实,目前已确认有22名美国人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丧生。
10月10日
据以色列媒体和巴勒斯坦医疗机构10日公布的最新消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已造成超过1900人死亡。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说,以色列正在走向“全面进攻”。

死亡人数超1900
以色列媒体10日晚报道说,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以色列至少1008人丧生。以色列卫生部消息说,以全国各大医院接收的受伤者人数升至2901人。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晚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地带已造成至少900人死亡、4500人受伤。
据以色列国防军10日晚发表的声明,本轮冲突以来,以军死亡人数已达156人。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10日说,在以境内发现了1500具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人员的尸体。自9日晚间以来,没有发现哈马斯武装人员进入以色列,但其继续向以渗透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就以军说法,目前巴勒斯坦方面尚无相关表态。
以色列称走向“全面进攻”
根据以军10日发表的多份声明,以军在加沙地带持续发动空袭,击中哈马斯多个军事目标。以军10日在加沙地带附近的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凯隆工业区与哈马斯武装人员发生交火,3名哈马斯成员被打死。以色列媒体10日晚援引以国防部长加兰特的话说,以色列正在走向“全面进攻”,“加沙永远不会回到从前的样子”。

以军10日晚发表声明说,数枚火箭弹从叙利亚射向以色列,其中一部分进入以色列领土,可能落在空地。作为回应,以军向叙利亚发射火箭弹的区域发射炮弹和迫击炮弹。
另据以军10日发表的声明,约15枚火箭弹从黎巴嫩领土射向以色列,以军防空系统成功拦截4枚,有10枚落在开阔区域。此外,作为报复,以军坦克击中黎巴嫩真主党的两个观察哨所,以军一架直升机击中黎巴嫩真主党的另一个观察哨所。
黎巴嫩军方消息人士10日告诉新华社记者,数枚火箭弹10日下午从黎巴嫩南部提尔地区射向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区附近,以军随后用重型火炮向黎巴嫩南部地区还击。
普京:美国中东政策失败
俄罗斯总统普京10日说,中东局势急剧恶化是美国中东政策失败的鲜明例证。
普京10日与到访的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在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讨论俄伊关系和中东局势,并作出上述表态。

谈及新一轮巴以冲突时,普京说,美方总是试图“垄断”中东问题的解决,且“从不考虑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而是推行自认为正确的想法”,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的根本利益。
俄罗斯媒体9日以巴勒斯坦外交官为消息源报道,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将访问俄罗斯。不过报道没说阿巴斯到访时间。
美国正迅速援以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10日在记者会上宣布,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将于11日启程前往以色列,就当前局势与以方展开沟通与讨论。
美国总统拜登10日在白宫发表讲话确认,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至少14名美国公民在冲突中丧生,被哈马斯武装人员扣押的人质中有美国公民。
拜登说,白宫正迅速向以提供弹药和导弹拦截系统等额外安全援助,他敦促美国国会采取紧急行动批准资金,满足包括以色列在内美国“关键伙伴”的安全需求。
塞浦路斯、约旦等国启动措施保护平民
塞浦路斯外交部10日发表声明说,启动行动计划,将为从以色列撤离人员和准备取道塞浦路斯返回的外国人提供便利,包括提供临时住所等帮助。塞浦路斯两个国际机场的运营商发言人表示,除平时每日10趟航班外,10日已增加30余趟往返以色列特拉维夫的航班。
约旦王宫10日发表声明说,在与埃及充分协调的前提下,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已指示相关人员,经埃及与加沙地带的过境点,向加沙提供医疗和人道主义援助。
10月8日
双方伤亡超5600人
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等多家以色列媒体8日晚报道,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7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8日晚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地带已造成至少413人死亡、2300人受伤。以色列医疗部门8日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冲突已致超过2200名以色列人受伤。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8日在社交媒体上说,被挟持进入加沙地带的人质超过百名。

征召数十万预备役军人
据以色列军方8日发表的多份声明,以军8日对加沙地带加紧空袭行动,击中隶属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多个军事目标。同时,自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境内的火箭弹发射仍在继续,以色列多地响起防空警报。以色列国防军首席发言人丹尼尔·赫格里8日说,以军正在征召数十万预备役军人为“最终对加沙地带进行地面反击做好准备”,这是过去数十年来以色列规模最大的征召活动。
阿巴斯与阿拉伯国家领导人通话
巴勒斯坦通讯社8日报道,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8日分别同埃及总统塞西、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和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等阿拉伯国家领导人通电话,商讨目前巴以紧张局势。美国媒体8日以埃及官员为消息源报道,以色列方面已经请求埃及斡旋释放被哈马斯劫持的以色列方面人质。哈马斯同日发表声明说,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8日与伊朗总统莱希通电话。哈尼亚表示,哈马斯的军事行动还远未结束。

地区多国紧急反应
针对巴以冲突局势,地区多国领导人8日紧急磋商。埃及总统府8日发表声明说,埃及总统塞西8日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通电话,双方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防止巴以局势进一步恶化。两国领导人强调,当前首要任务是结束巴以暴力升级,敦促双方自我克制。约旦王宫8日发表声明说,国王阿卜杜拉二世8日还与伊拉克总理苏达尼通电话,强调加强阿拉伯国家间协调,以制止加沙及其周边地区局势恶化,并重申对巴勒斯坦人民实现其合法权利的支持。

确认“战争”
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8日下午发表声明说,7日晚以安全内阁确认当前局势为“战争局势”,并根据以色列基本法第40条采取了重大军事措施,即因来自加沙地带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方面被迫发动战争,战事于当地时间7日早间6时开始。

真主党介入
巴以新一轮冲突8日还呈现地区外溢影响。黎巴嫩真主党8日说,其军事组织“黎巴嫩伊斯兰抵抗组织”向以色列占领的萨巴阿农场内以军阵地发射火箭弹和炮弹。以色列国防军同日说,以军炮兵正在攻击黎巴嫩境内炮弹来袭区域。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8日发表声明,敦促所有人保持克制,希望利用联黎部队建立的联络和协调机制,减少事态升级,防止安全局势迅速恶化。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1/3/gtVYrRfHqovzsTeirFYOO2rimXyW4qgCUQ6.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