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任志刚撰文回顾香港六大金融事件
今年是香港联系汇率实施40周年及金管局成立30周年,首任金管局总裁任志刚撰文回顾40年间香港金融六大事件,包括联系汇率制度成立、建立官方货币管理机制、成立金管局、入市打大鳄、人民币离岸市场成立以及平稳渡过全球金融风暴等,而过去40年的多次金融危机则穿插其中。
回归过渡期适时成立金管局
任志刚提到,1983年,国家于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过渡安排,尚待中英双方展开谈判,金融市场信心薄弱,加上港英政府欠缺货币管理的机制、能力和工具,港元汇率不断贬值,9月下旬两个交易日兑美元贬值15%。及后,港英政府于10月中成立联系汇率制度,将港元与美元在7.80的固定水平上挂钩。
随着1983年货币危机爆发,香港出现长达4年银行危机,恒隆、海外信托、香港工商、嘉华、永安、远东和康年,需立法接管或找“白武士”解救,1987年爆发股灾和停市风波。港英政府1988年通过建立“新会计安排”,将货币控制权由银行体系清算行汇丰银行手中收归政府,以确保货币稳定。这亦是香港在金融领域由“救火期”转为“防火期”的分水岭。
为应付在敏感的主权过渡期或会出现而不可预测的金融问题,金管局1993年成立。金管局成立后,任志刚表示,居安思危的金融改革工作全速推行。他指,回归并未带来金融动荡,但亚洲金融风暴令当时亚洲货币汇率大幅贬值,港元汇率保卫战长达13个月,最终在1998年8月下旬,政府在股票市场入市干预击退炒家。
曾为负资产设立备用方案
任志刚续称,香港金融刚进入发展期,亚洲金融风暴出现,令楼市泡沫爆破,楼价持续下跌5年,楼按负资产宗数持续上升,到2003年中达10.6万宗高位。有幸的是,银行体系仍保持健全,改革仍可继续推行,但不为人知的是一个精心策划处理情况如果继续恶化的备用方案最终被搁置。同年底,金管局搬进了国金二期新办公室。
任志刚提到,2003年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成立、人民币国际化开展之年,人民币于2005年7月进行汇改,金管局在汇改前2个月,在联汇制度引入强弱双方兑换保证。他指,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2008年金融海啸下亦难免受到冲击,但联系汇率稳如磐石,以及推出5项临时流动资金支持措施等,巩固银行体系信心,令香港得以平稳渡过。
来源:香港商报网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6/66aDXDm6js9CmYd4k8t0arElra7GVk41tX1.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