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子明
内地金融智库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2月25日发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金融的发展机遇、挑战与前景》报告,当中提到,数字金融在助力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报告提出,将香港定位为中国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并将香港建设成全世界最重要的人民币金融中心,通过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使用和流通,助力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同时,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技术,实现跨境数据核验,助力跨境人才和交易流通,实现跨数据、跨行业合作,让粤港澳三地共用创新资源和金融设施。
数字化,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和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进行统一处理的过程。通过推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与管理范式的深刻变革,数字化正对全球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数字化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促进产业变革。数字化不仅改变了全球供应链在空间上的区位选择,也改变了经济活动价值链的来源和分配机制。数字化打破了物理时空限制,重构了社会连接关系和组织模式。
在中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产业互联网是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数位要素的加工与使用,是数字经济得以发挥优势的关键资源。数字金融产业链涵盖了资料获取、平台、加工到业务领域。数字化技术在产业链上大规模应用,让金融机构看得清、管得住资产,显著降低金融服务的风险成本,未来有望如消费金融领域一样,帮助众多中小微企业获得普惠金融服务,从而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大湾区内建设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使得大湾区的网路更加互联互通、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用、数字产业协同发展。
随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面对数字人民币的推出,香港需要精准著力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数字人民币的推出,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提供了崭新手段,对于推动人民币更好融入国际支付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准。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和人民币走出去的桥梁,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经银行处理的人民币收付交易量占全球总额的70%,可提供完备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及资金管理等服务。随著人民币在香港的使用程度日渐提升,境外市场对人民币结算、融资及资金管理需求会逐步增加,加之数字人民币试点和推广,香港在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结算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香港金管局应加强和央行合作,就数字人民币在香港进行技术测试,提升金融基建处理跨境支付方面的能力。香港可以加强国际合作,从消费者需求、数位货币的使用场景、隐私保护和反洗钱要求、系统风险和政策要求等方面入手,探讨在香港发行数字港币(e-HKD)的可行性。目前,金管局已就此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推进专案试点和落地。
为配合国家的发展策略,让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区政府积极推动一系列创科基建设施,它们的发展领域与《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数字经济时代提出的新兴产业吻合,包括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列为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以及香港科学园第二阶段扩建计划将针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相关研发活动需要。善用数据、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技术以及建设数字基建设施是推动数字经济的重要催化剂和关键要素。特区政府积极透过以数据主导的方式,促进香港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发展。
为便利人才来港,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快速处理涉及输入非本地人才来港从事研发工作的申请,当中涵盖13个科技范畴,例如金融科技、5G通讯等。政府亦会进一步增加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并探讨扩展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得天独厚的金融优势。在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同时,积极融入大湾区的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其代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作用。
(作者系宏利金融高级行政区域总监、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创会主席,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28/lTUOzmHHvZ1WGSVqhcxD8CRMbQ1gSLM60X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