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源远流长。今年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于印度尼西亚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十周年,也是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十周年。十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印尼的合作往来不断走向深化,展望未来,双方全面合作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亮。
文|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 周浩黎
译| 本刊记者 杨晨
中印贸易投资往来合作不断升温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这是两国双边关系的最高层次。
我还记得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于国会发表了非常重要的演讲,介绍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后来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带”指的是连通中国和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一“路”指的是连系中国和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这当中当然包含了我的祖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同时体现出其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重要性。
此外,早在2017年,我国总统佐科·维多多在北京参加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访问期间,就提出要推进协同发展,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因此我非常高兴与大家分享在两国双项构想的协同发展下,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双边关系的发展、合作的进展以及未来前景。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已进入十周年。我经常在许多论坛演讲中提到,我们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地位应该充分体现在数据上。事实上,我非常高兴看到过去几年所取得的众多进展。例如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22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内地的贸易额已经达到近1,500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超过20%;与香港的贸易额约为57.2亿美元。而仅在2023年第一季度,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内地的贸易额已达到3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7%;与香港的贸易额则达到12亿美元。在投资关系方面,2022年,中国内地已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二大投资地,实现投资8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25%;香港位列印度尼西亚第三大投资地,实现投资5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把内地与香港投资额加上的话)已经成为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投资国。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特别行政区已位列印度尼西亚投资首位,中国内地位列第二。我相信,这一积极趋势将持续到2023年底。在经济复苏的趋势(特别是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正显成效的大环境下,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内地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将进一步收获积极影响。
“一带一路”与“全球海洋支点”协同发展
我简要介绍一下“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海洋支点”构想之间的协同发展。自2018年佐科·维多多总统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构想,深化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印中两位元首通过两项倡议,达成了两国之间正式、深入、全面的国际合作和协同发展,为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搭建了机具意义的基础,为两国的双边合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时至2023年,这种协同作用已成为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双边伙伴关系的强大支柱之一。在这一协同作用下,双方已成功启动了多个进展显著的项目,包括在印度尼西亚四个省建立区域综合经济走廊(RCEC),即北苏门答腊“东盟经济和商业中心”、北加里曼丹“可再生能源中心”、巴厘岛“信息、通信和创新技术中心”和北苏拉威西“环太平洋经济中心”;此外,还有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两国双园”、北加里曼丹“绿色工业园”、巴厘龟乐岛科学园等。
同样重要的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互联互通,因为我相信,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牢固关系促成了进一步合作的两大支柱(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裨益。此外,为确保协同效应的互利共享,政府还提出了“5+3”方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的主要原则。
“5+3”方案中的“5”包括高环境标准、综合发展方法、印度尼西亚劳动力聘用、技术转移和国际最佳实践;“+3”原则指的是企业对企业、市场导向和必要时的政府支持。我们相信,通过“5+3”方案,我们将能够为印度尼西亚的重点行业吸引可持续、高质量的投资。
展望未来,“全球海洋支点”和“一带一路”的协同作用应进一步扩大,不仅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的“硬联通”,在其他合作方面的建设也应继续深化,如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国家人民的“心联通”、数字经济、健康基建(这是从新冠疫情中吸取的教训)、新能源及可持续发展。印中双方全面合作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明亮。
此外,合作应建立在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的伙伴关系基础之上,通过扩大合作伙伴关系、网络联通和平台搭建,支持包括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和印度尼西亚目标地区在内的“全球海洋支点”和“一带一路”之间的协同作用。
东盟与中国合作大有可为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今年的轮值主席国。2021年是东盟和中国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在2021年11月的纪念峰会上,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自此,中国和东盟都成为了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东盟与中国内地之间的贸易额达到近一万亿美元;如果加上东盟与香港之间的贸易额,双方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一万亿美元。因此,我们也期待著东盟同中国内地、同中国香港地区之间的关系好上加好。自今年起,我们通过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定由东盟十国发起,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与东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五方共同参加;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大有可为。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一带一路”和“全球海洋支点”的旗舰项目成功实现了协同增效,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充分说明了国家战略愿景如何成为强大互补的双边关系的基础。这一点应在未来的合作中得到延续,进一步推动双方互惠互利和高质量项目的建设。十年携手,砥砺前行,我坚信印中两国在未来还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可进行合作,以进一步加强两国双边关系。
(原文为英文,经本刊记者编译。文章大小标题为编者所拟,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10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30/lzDMLbXgUSNlIP3qIh2XxPasHuAKY8zhiOC.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源远流长。今年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于印度尼西亚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十周年,也是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十周年。十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印尼的合作往来不断走向深化,展望未来,双方全面合作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亮。
文|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 周浩黎
译| 本刊记者 杨晨
中印贸易投资往来合作不断升温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这是两国双边关系的最高层次。
我还记得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于国会发表了非常重要的演讲,介绍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后来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带”指的是连通中国和欧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一“路”指的是连系中国和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这当中当然包含了我的祖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同时体现出其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重要性。
此外,早在2017年,我国总统佐科·维多多在北京参加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访问期间,就提出要推进协同发展,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因此我非常高兴与大家分享在两国双项构想的协同发展下,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双边关系的发展、合作的进展以及未来前景。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已进入十周年。我经常在许多论坛演讲中提到,我们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地位应该充分体现在数据上。事实上,我非常高兴看到过去几年所取得的众多进展。例如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22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内地的贸易额已经达到近1,500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超过20%;与香港的贸易额约为57.2亿美元。而仅在2023年第一季度,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内地的贸易额已达到3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7%;与香港的贸易额则达到12亿美元。在投资关系方面,2022年,中国内地已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二大投资地,实现投资82亿美元,同比增长156.25%;香港位列印度尼西亚第三大投资地,实现投资5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把内地与香港投资额加上的话)已经成为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投资国。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特别行政区已位列印度尼西亚投资首位,中国内地位列第二。我相信,这一积极趋势将持续到2023年底。在经济复苏的趋势(特别是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正显成效的大环境下,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内地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将进一步收获积极影响。
“一带一路”与“全球海洋支点”协同发展
我简要介绍一下“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海洋支点”构想之间的协同发展。自2018年佐科·维多多总统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构想,深化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印中两位元首通过两项倡议,达成了两国之间正式、深入、全面的国际合作和协同发展,为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搭建了机具意义的基础,为两国的双边合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时至2023年,这种协同作用已成为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双边伙伴关系的强大支柱之一。在这一协同作用下,双方已成功启动了多个进展显著的项目,包括在印度尼西亚四个省建立区域综合经济走廊(RCEC),即北苏门答腊“东盟经济和商业中心”、北加里曼丹“可再生能源中心”、巴厘岛“信息、通信和创新技术中心”和北苏拉威西“环太平洋经济中心”;此外,还有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两国双园”、北加里曼丹“绿色工业园”、巴厘龟乐岛科学园等。
同样重要的是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互联互通,因为我相信,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牢固关系促成了进一步合作的两大支柱(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裨益。此外,为确保协同效应的互利共享,政府还提出了“5+3”方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的主要原则。
“5+3”方案中的“5”包括高环境标准、综合发展方法、印度尼西亚劳动力聘用、技术转移和国际最佳实践;“+3”原则指的是企业对企业、市场导向和必要时的政府支持。我们相信,通过“5+3”方案,我们将能够为印度尼西亚的重点行业吸引可持续、高质量的投资。
展望未来,“全球海洋支点”和“一带一路”的协同作用应进一步扩大,不仅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的“硬联通”,在其他合作方面的建设也应继续深化,如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国家人民的“心联通”、数字经济、健康基建(这是从新冠疫情中吸取的教训)、新能源及可持续发展。印中双方全面合作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明亮。
此外,合作应建立在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的伙伴关系基础之上,通过扩大合作伙伴关系、网络联通和平台搭建,支持包括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和印度尼西亚目标地区在内的“全球海洋支点”和“一带一路”之间的协同作用。
东盟与中国合作大有可为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今年的轮值主席国。2021年是东盟和中国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在2021年11月的纪念峰会上,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自此,中国和东盟都成为了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东盟与中国内地之间的贸易额达到近一万亿美元;如果加上东盟与香港之间的贸易额,双方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一万亿美元。因此,我们也期待著东盟同中国内地、同中国香港地区之间的关系好上加好。自今年起,我们通过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定由东盟十国发起,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与东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五方共同参加;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大有可为。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一带一路”和“全球海洋支点”的旗舰项目成功实现了协同增效,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充分说明了国家战略愿景如何成为强大互补的双边关系的基础。这一点应在未来的合作中得到延续,进一步推动双方互惠互利和高质量项目的建设。十年携手,砥砺前行,我坚信印中两国在未来还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可进行合作,以进一步加强两国双边关系。
(原文为英文,经本刊记者编译。文章大小标题为编者所拟,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10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30/lzDMLbXgUSNlIP3qIh2XxPasHuAKY8zhiO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