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月圆中秋,驻港领事赏“非遗”民俗
描彩绘、做宫灯、织刺绣、学茶道,9月27日晚,15个国家驻港领事及近百名外国工商金融界人士,在香港饶宗颐文化馆与市民一起欢度中秋,感受中国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月圆中秋——驻港领事赏民俗”活动,集汉服秀、民乐表演、非遗制作、美食体验于一体,在古筝、琵琶、箫合奏的悠扬乐曲声中,“衣起锦官城”汉服秀登场,专程从成都坐高铁赶赴香港的“花蕊夫人”、“司马相如”和“范蠡”等走进观众席,与外国友人互动交流。锣鼓喧天,节奏欢快,潮州大锣鼓的表演引发现场欢呼。潮州大锣鼓于2006年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广东潮汕地区以大鼓为中心、以唢呐为领奏的大型合奏形式。
在民俗展示馆,有岭南古琴表演,有非遗点茶技艺展示,有特色糕点制作介绍;在非遗技艺传承人的指导下,多位驻港领事兴趣盎然地排队参与互动项目,写汉字,装组件,亲手制作喜气洋洋的红木宫灯。本次非遗展示还特意加入了“广绣和蜀绣”的对话环节,刺绣技艺在两种不同地域的传承中,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和韵味,令外国友人流连忘返。
活动演出环节的第一幕以“共赏明月”为主题,表演者以琵琶独奏广东民歌《彩云追月》,现场更有演员趣味演绎李白穿越时光,与自己的老乡兼偶像司马相如会面的短剧。《彩云追月》一曲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烘托了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该曲自清代诞生以来流传多年,除了被多种中外乐器演奏外,亦被多人填词翻唱。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汉服活动“衣起锦官城”的几位代表为大家送上了精彩的汉服秀。擅长将传统服饰、设计与非遗文化结合的服装艺术家郝好特意带来了三套精心设计的中秋主题汉服,带现场观众感受中式传统服装之美。今年适逢蓉港高铁开通,“衣起锦官城”也于近日迎来第二届活动,来自成都的汉服爱好者们期盼香港同胞们能到访蓉城感受川文化的魅力。
活动的演出环节在热闹的潮州式鼓声中圆满落幕。潮州大锣鼓是潮州音乐的演奏形式之一,以锣鼓乐和管弦乐组合而成,气势磅礴,流行于粤东地区和海外潮人小区。潮州大锣鼓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潮剧剧本《刘希必金钗记》和《荔镜记》中就有相关记载。至今,潮州大锣鼓仍然是群众性娱乐活动之一,节日喜庆肯定有潮州大锣鼓演奏。
来源:人民日报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29/3Z1TtWMwSp1hGsDcnyQvRgf8rIoUXafBTN1.jpe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