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彭彦)9月25日东莞报道: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设的第5年,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明确将以再创新辉煌的魄力,以“参与湾区竞合智造高地、打造产城融合服务平台和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定位,建设长安副中心。
实际上,长安副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与滨海湾新区相连,其与深圳前海扩容区遥相呼应,是长安参与“黄金内湾”建设的重要载体。
创先示范镇 创新发展“风正劲”
长安作为东莞“百千万工程”创先示范镇,创新发展“风正劲”,一股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正在临深片区孕育崛起。
9月4日,东莞召开全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选取长安作为东莞创先示范镇,力争2024年成为广东第三个千亿镇。
根据长安创先示范镇规划来看,其将发力点锚定长安副中心建设。长安创先示范镇的规划指出,在深度城市化引领方面,以两个TOD片区为核心,高水平建设长安副中心,打造绿道长安,构建“内畅外联”交通格局。
该规划再次明确了城市发展重心落在“长安副中心”,显示长安镇重塑城市格局的决心。
长安副中心东至兴发路,南接海堤路,西靠靖海西路,北临振安路,面积共5。1平方公里。
长安镇有著良好的区位优势,其毗邻深圳,背靠莲花山,面接珠江出海口,拥有了“通山达海”地理风貌,在过去40年的岁月里,其依托107国道和广深高速,在北部形成较强的城市和制造业融为一体的独有生态。面向海洋的南部区域,则因该地多为滩涂和远离城市中心,该区域则发展相对滞后,保留了区域内唯一一块待开发区域。
历经40多年发展,土地开发强度高达60%的长安,北部区域发展已接近饱和。因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长安镇面临城市建设品质不强,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等发展短板,原有的发展格局极大的束缚长安的发展脚步。
伴随著滨海湾新区开发的推进,更好融入黄金内湾发展等大势,长安城市向南拓展成为必然选择,城市由北向南发展也成为共识。
“长安副中心建设将关系到长安发展的未来,其也将是长安推进城乡融合示范区域。”长安副中心前期以1379。5亩沙头TOD省市合作用地为核心启动区,以城市形态和产业形态的迭代升级,在推动世界级湾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助力城市长期发展。
新型城市板块正在加速成形
长安镇建设城市副中心战略的首次明确是在2021年11月25日,长安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促进深度城市化,强化对TOD省市合作用地开发利用,加快南部副中心建设,推动南部和北部统筹联动发展,与滨海湾新区同步建设东莞融入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型城市体。”
在长安城市南部副中心建设的政策指引,昔日宁静的区域迎来的了建设新高潮。在配套方面,长安副中心持续加码,高规格配置医院+学校+服务中心+商业体。
2022年,长安副中心省级重点学校正式动工,拉开了长安副中心的建设帷幕。长安镇靖海学校位于长安镇靖海东路西侧,在金沙站TOD省市合作用地范围内,是长安副中心的重要组成板块。该校占地面积7。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42万平方米,该校将成为长安镇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投用后预计可提供5000多个初中和小学学位。学校建成后,办学团队将挖掘本土高新技术企业资源,争创一所具备长安特色的品牌学校,以教育吸引人才落地,企业植根。
自2022年10月动工以来,长安镇靖海学校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45%,预计将在2023年11月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2024年9月正式交付使用。
“打造长安副中心新增长极,开启以新生态、新学校、新医院、新道路为代表的高品质城市建设”。2023年2月15日召开的长安镇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再次明确长安副中心的建设重点。
筹划多时后,长安副中心建设的新医院也将有望2024年东莞建设。8月16日,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长安院区项目工程开始招标,该项目已纳入省市重大项目库,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区域中心三甲综合医院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医院。根据规划,该院拟投资金额约17。3亿,作为东莞市全市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规模、投资额均属顶格水准。著眼于长安镇及滨海湾新区未来人口增量和高端人口集聚趋势,专注疑难危重患者救治、中青年健康管理、高端人才医疗保障的技术能力建设。该院将力争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医院,著力打造东莞市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新高地。
滨海湾中心医院长安院区正式招标,是继靖海学校动工后,长安副中心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启动,长安副中心建设再提速。
此外,9月8日,长安副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启动仪式举行,城市公共服务载体再次提质。该中心规划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将以市民的需求为出发点,配置公共服务、文娱体育及交通配套等三大功能,拟建设健康服务站、展览馆、图书馆、多功能厅以及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等体育场所,全力打造一个便捷可达、集中布局、高效复合的社区服务平台,充分满足周边群众的生活需求。
在居住供给层面,长安副中心已聚集多宗居住用地,有望形成大规模人口聚集居住新区域。
伴随著项目落地建设成形,长安副中心将形成聚便捷交通、先进产业、优质公共医疗教育文化供给、品质居住环境等为一身的新型城市板块正在加速成形。
与滨海湾新区的梦幻联动
当前,长安正举全镇之力建设副中心,争取成为东莞融入共建“黄金内湾”、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长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伴随著长安副中心的建设,作为全省镇域经济体代表的长安,有了新的发展载体,城市发展有了全新空间。
长安副中心将串联长安镇中心,连接滨海湾和深圳前海,是未来承载著产城融合的高地,与滨海湾新区携手同行,共谋新发展宏图。长安副中心将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驱动,建立“15分钟生活圈”,统筹布局生活所需的购物、休闲、教育、社会交往、医疗和社区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一直以来,呈现“北城南产”的总体布局。在产业方面,长安副中心已初具规模。如已建成投产的vivo全球总部及制造中心、小天才智能制造中心、龙辉研发生产项目中心、奥普特科技有限公司皆在范围内;在与之毗邻的滨海湾新区内,vivo智慧终端总部、OPPO智能制造中心、正中科学园等产业项目正在发力,预计未来2-3年内将集中投产。
长安副中心与滨海湾新区的梦幻联动,将成为东莞高端智能制造创新最为产业作为发达的集聚区,书写东莞制造产业高地的发展新篇章。
在政策支撑下,长安副中心形成“两带四横四纵,双核地标”交通格局,该区域长安站TOD、穗深城际、东莞2号线三期等轨道环环相扣,形成对内东莞三大核心的贯通、对外与湾区核心城市的串联,依托强大的制造优势,人才、资源等资源将持续涌入。
长安副中心既是经济流的高效聚集区,也是承担著带动片区迭代升级、重塑城市景观格局的重要使命。
长安正全力打造高品质产城空间,以城市形态和产业形态的迭代升级,推动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助推城市提档升级。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27/cv8Vo6qZ7wW5DdMSOoNDCTFyBaPiQp9YdVE.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紫荆杂志(记者彭彦)9月25日东莞报道: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设的第5年,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明确将以再创新辉煌的魄力,以“参与湾区竞合智造高地、打造产城融合服务平台和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定位,建设长安副中心。
实际上,长安副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与滨海湾新区相连,其与深圳前海扩容区遥相呼应,是长安参与“黄金内湾”建设的重要载体。
创先示范镇 创新发展“风正劲”
长安作为东莞“百千万工程”创先示范镇,创新发展“风正劲”,一股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正在临深片区孕育崛起。
9月4日,东莞召开全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选取长安作为东莞创先示范镇,力争2024年成为广东第三个千亿镇。
根据长安创先示范镇规划来看,其将发力点锚定长安副中心建设。长安创先示范镇的规划指出,在深度城市化引领方面,以两个TOD片区为核心,高水平建设长安副中心,打造绿道长安,构建“内畅外联”交通格局。
该规划再次明确了城市发展重心落在“长安副中心”,显示长安镇重塑城市格局的决心。
长安副中心东至兴发路,南接海堤路,西靠靖海西路,北临振安路,面积共5。1平方公里。
长安镇有著良好的区位优势,其毗邻深圳,背靠莲花山,面接珠江出海口,拥有了“通山达海”地理风貌,在过去40年的岁月里,其依托107国道和广深高速,在北部形成较强的城市和制造业融为一体的独有生态。面向海洋的南部区域,则因该地多为滩涂和远离城市中心,该区域则发展相对滞后,保留了区域内唯一一块待开发区域。
历经40多年发展,土地开发强度高达60%的长安,北部区域发展已接近饱和。因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长安镇面临城市建设品质不强,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等发展短板,原有的发展格局极大的束缚长安的发展脚步。
伴随著滨海湾新区开发的推进,更好融入黄金内湾发展等大势,长安城市向南拓展成为必然选择,城市由北向南发展也成为共识。
“长安副中心建设将关系到长安发展的未来,其也将是长安推进城乡融合示范区域。”长安副中心前期以1379。5亩沙头TOD省市合作用地为核心启动区,以城市形态和产业形态的迭代升级,在推动世界级湾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助力城市长期发展。
新型城市板块正在加速成形
长安镇建设城市副中心战略的首次明确是在2021年11月25日,长安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动城市扩容提质,促进深度城市化,强化对TOD省市合作用地开发利用,加快南部副中心建设,推动南部和北部统筹联动发展,与滨海湾新区同步建设东莞融入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型城市体。”
在长安城市南部副中心建设的政策指引,昔日宁静的区域迎来的了建设新高潮。在配套方面,长安副中心持续加码,高规格配置医院+学校+服务中心+商业体。
2022年,长安副中心省级重点学校正式动工,拉开了长安副中心的建设帷幕。长安镇靖海学校位于长安镇靖海东路西侧,在金沙站TOD省市合作用地范围内,是长安副中心的重要组成板块。该校占地面积7。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42万平方米,该校将成为长安镇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投用后预计可提供5000多个初中和小学学位。学校建成后,办学团队将挖掘本土高新技术企业资源,争创一所具备长安特色的品牌学校,以教育吸引人才落地,企业植根。
自2022年10月动工以来,长安镇靖海学校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45%,预计将在2023年11月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2024年9月正式交付使用。
“打造长安副中心新增长极,开启以新生态、新学校、新医院、新道路为代表的高品质城市建设”。2023年2月15日召开的长安镇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再次明确长安副中心的建设重点。
筹划多时后,长安副中心建设的新医院也将有望2024年东莞建设。8月16日,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长安院区项目工程开始招标,该项目已纳入省市重大项目库,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区域中心三甲综合医院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医院。根据规划,该院拟投资金额约17。3亿,作为东莞市全市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规模、投资额均属顶格水准。著眼于长安镇及滨海湾新区未来人口增量和高端人口集聚趋势,专注疑难危重患者救治、中青年健康管理、高端人才医疗保障的技术能力建设。该院将力争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医院,著力打造东莞市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新高地。
滨海湾中心医院长安院区正式招标,是继靖海学校动工后,长安副中心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启动,长安副中心建设再提速。
此外,9月8日,长安副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启动仪式举行,城市公共服务载体再次提质。该中心规划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将以市民的需求为出发点,配置公共服务、文娱体育及交通配套等三大功能,拟建设健康服务站、展览馆、图书馆、多功能厅以及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等体育场所,全力打造一个便捷可达、集中布局、高效复合的社区服务平台,充分满足周边群众的生活需求。
在居住供给层面,长安副中心已聚集多宗居住用地,有望形成大规模人口聚集居住新区域。
伴随著项目落地建设成形,长安副中心将形成聚便捷交通、先进产业、优质公共医疗教育文化供给、品质居住环境等为一身的新型城市板块正在加速成形。
与滨海湾新区的梦幻联动
当前,长安正举全镇之力建设副中心,争取成为东莞融入共建“黄金内湾”、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长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伴随著长安副中心的建设,作为全省镇域经济体代表的长安,有了新的发展载体,城市发展有了全新空间。
长安副中心将串联长安镇中心,连接滨海湾和深圳前海,是未来承载著产城融合的高地,与滨海湾新区携手同行,共谋新发展宏图。长安副中心将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求”为驱动,建立“15分钟生活圈”,统筹布局生活所需的购物、休闲、教育、社会交往、医疗和社区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一直以来,呈现“北城南产”的总体布局。在产业方面,长安副中心已初具规模。如已建成投产的vivo全球总部及制造中心、小天才智能制造中心、龙辉研发生产项目中心、奥普特科技有限公司皆在范围内;在与之毗邻的滨海湾新区内,vivo智慧终端总部、OPPO智能制造中心、正中科学园等产业项目正在发力,预计未来2-3年内将集中投产。
长安副中心与滨海湾新区的梦幻联动,将成为东莞高端智能制造创新最为产业作为发达的集聚区,书写东莞制造产业高地的发展新篇章。
在政策支撑下,长安副中心形成“两带四横四纵,双核地标”交通格局,该区域长安站TOD、穗深城际、东莞2号线三期等轨道环环相扣,形成对内东莞三大核心的贯通、对外与湾区核心城市的串联,依托强大的制造优势,人才、资源等资源将持续涌入。
长安副中心既是经济流的高效聚集区,也是承担著带动片区迭代升级、重塑城市景观格局的重要使命。
长安正全力打造高品质产城空间,以城市形态和产业形态的迭代升级,推动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助推城市提档升级。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27/cv8Vo6qZ7wW5DdMSOoNDCTFyBaPiQp9YdV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