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深圳北站是深圳乃至大湾区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如何依托北站交通优势,进一步推动龙华与香港的深层产业合作,港深两地专家近日展开了研讨。
论坛现场9月19日下午,“‘相聚一刻·深港合作’系列主题工作坊的第二场活动:相聚一刻-深圳(龙华)- 香港合作趋势下的产业发展机会”工作坊在香港顺利举办。该活动由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主办,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动中心承办。

本次工作坊旨在依托北站交通优势,让龙华知名度“走出去”,把香港产业资源“引进来”,全方位对接香港优势产业,推动新时代深圳龙华与香港的深层产业合作。
本次活动特邀港深两地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相关企业及机构代表共40余人参加本次主题工作坊活动。 深圳市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龙华区科技创新局、龙华区工业和资讯化局、龙华区投资推广和企业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参加了本次活动。
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主任黎建在龙华区重点片区宣传推介时表示,龙华地处深圳地理几何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中轴,是深圳的产业区和人口大区。他表示,未来,龙华将充分发挥北站国际商务区的桥头堡作用,全面加强与香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规则基础的“软”对接,积极拥抱河套深港科技合作区发展机遇,探索建立深港合作平台,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品质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作出龙华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协会主席团绿色金融事务主席、亿利国际投资副董事长叶广涛作主题报告论坛上,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协会主席团绿色金融事务主席、亿利国际投资副董事长叶广涛从绿色金融的认证、流通和交易角度,探讨香港、龙华共建以生态大数据、隐私计算、跨以链交易技术等为基础的绿色金融生态系的可行性。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荣誉资深研究员、前全国政协委员罗祥国作主题报告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荣誉资深研究员、前全国政协委员罗祥国从深港合作新模式“市场整合”角度探讨深港产业优势互补及合作前景,探讨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的整合,扩大制造业的规模与影响力,吸引较国内外的投资者参与两地市场。
活动研讨环节,各位专家重点从站产城融合发展、数位经济合作、产业升级合作、科技服务合作等四个面向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原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京津冀及珠三角房地产开发总经理梁秉坚分享了港铁在内地的营运经验和TOD模式,并就香港和深圳北站枢纽的未来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机遇提出建议。
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传讯部经理冯倩雯介绍了数码港的发展经验和香港数位经济的前景。 并从数位产业发展的角度,对龙华数位经济和香港的合作提出建议。
稳健医疗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投资长柯家洋介绍了集团从专业医疗领域进入健康民用领域的实战经验,畅谈企业如何透过智慧自动化转型升级,应对消费市场新零售的数位智慧化挑战,并对深港发展 高端医疗及先进制造提出建议。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波从交通市政的视角探讨深圳北站如何进一步加强和香港便捷互通的建议,以及如何对标香港TOD打造先进经验,打通北站到周边文化、商业、绿地的“最后500公尺”。
论坛主持人、特首政策小组专家小组成员、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强调,两地产业合作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优势互补明确特首政策小组专家小组成员、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创办人兼主席何建宗强调,两地产业合作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优势互补明确,行政长官施政报告将于今年10月份公布,将密切关注产业发展内容,进一步探讨 香港跟龙华尤其是北站国际商务区的合作前景。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规划师王富海从龙华重点片区发展、尤其是北站国际商务区发展角度,探讨龙华在深港产业合作中如何突出差异化定位和方向, 以及如何利用深圳北站的独特枢纽促进北站国际商务区的深港合作发展。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副总经理蒋峻涛从龙华制造业企业区域协同创新需求出发,探讨围绕龙华产业端技术瓶颈,建构内系怀柔国家大科学中心、外联香港国际科学研究资源的三方连动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在北站国际商务区打造区域协同创新样板区。
与会专家与嘉宾合影龙华区重点区域建设推进中心将继续搭建龙华重点片区与香港重点发展区域沟通的桥梁,开展系列主题工作坊,融合多方智慧,为龙华与香港的协同发展策划新举措、新方式,并藉助深港两地专家学者的影响力,整合多方资源,推动相关建议措施的落地实施,争取龙华区在深港融合中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