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屠海鸣
在本港,对于所谓“国安泛化”的伪命题,还有极个别人心有不甘继续炒作;只不过近来做了“技术性处理”,文章通篇不提“国安泛化”这个词语,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大量引用内地某位前政府官员数年前关于香港的论述,表示完全认同其观点,并十分牵强地得出结论:维护国安,也须维护香港的国际地位,否则,香港丧失3大作用,对国家失去了价值。背后的“潜台词”非常明确:维护国家安全妨碍了香港的国际地位。
这种移花接木、借题发挥的迂回战术,看上去似乎有些聪明,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完全是在将自己的“私货”隐匿于他人的观点背后。但小聪明毕竟扳不过大道理,不顾事实得出的所谓结论,如同手捏的泥人,无论如何也立脚不稳,步履踉跄。
中央一直支持香港做大优势
内地某位前政府官员对香港于国家的3大作用概括如下:一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内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二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成为汇聚全球跨国公司的重要高地;三是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专业服务中心,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超级联络人”。
客观地讲,香港以上3大优势,或称之为香港对国家的3大作用尽人皆知,并非甚么新发现。不仅如此,中央一直支持香港发挥好以上3大作用。
去年七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香港,他在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指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
上周三(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以视像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他提出“四点希望”:希望香港深化区域合作,拓展经贸网络;完善金融服务,畅通融资管道;聚焦专业服务,发挥人才优势;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这“四点希望”涵盖了“三个作用”。
中央支持香港巩固国际地位、发挥独特优势,不是说说而已。国家“十四五”规划不仅支持香港巩固“老四大中心”地位,还支持香港打造“新四大中心”,包括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试问这其中哪一个不是为了提升香港的国际地位?
就在今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第六次联席会议,落实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8条工作建议”。包括将现行“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措施扩展至大湾区的内地9市;支持香港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训;支持内地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机构加强与香港合作联系问题;拓展香港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在香港发行绿色债券;允许香港企业在内地开展人体干细胞业务;内地药品及医疗器械注册中依法认可拟设立的香港临床试验所研究结果;便利科研人员及非中国籍香港居民跨境流动。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宏观指导,还是到微观操作;无论是中央领导,还是到各个部委,都一直支持香港做大优势、发挥独特作用,并没有因为国安法的实施而有丝毫改变。中央对香港的支持,千真万确,不容置疑。个别人士还想鱼目混珠,简直是在游思妄想!
“维护国安,也须维护香港的国际地位”,这个观点看似有些道理,却是“话中有话”。隐藏的第一个观点,是维护国家安全事实上削弱了香港的国际地位;第二个观点,是维护国家安全从逻辑上讲必然削弱香港的国际地位。
美西方损害港“国际地位”
对于第一个观点,需要实事求是的看待。香港的国际地位主要是与世界发达经济体之间长期经贸往来形成的国际地位。但近年来国际大环境变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崛起产生严重焦虑,在他们看来,中国崛起必然会抢夺他们的“蛋糕”。因此,打压中国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空前一致的目标。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暗中支持“港版颜色革命”,中国不得不出手制定香港国安法,在香港安装一道“防盗门”。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美西方激烈地反对、干涉、攻击,要对香港“去两制化”,他们鼓动欧美资本撤离香港,警示欧美人士不要来港投资置业,鼓动香港居民逃离香港……这一切,给香港的国际地位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再看第二个观点,其背后的逻辑是不能成立的。首先,国安法实施后受到制裁的人数并不多。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公布的数字显示,国安法实施3年间,警方国安处共拘捕260人,其中79人被定罪。其次,政治人物提醒遵守国安法并非“制造紧张气氛”。政府官员、立法会议员在公众场合提醒人们,不能发表与国家安全相悖的言论,这是善意的提醒,也是结合实际场景宣传国安法;如果非要理解为“制造紧张气氛”,除非心中有鬼。心怀坦荡,何须“紧张”?!
再者,香港国安法实施后“不敢批评政府”是伪命题。国安法订明的4项罪行都涉及“煽动”,涉及“一中”原则底线的话题当然涉嫌“煽动”,不属于“言论自由”保障的范畴。但坊间对政府批评并未受到限制,比如,最近媒体对政府“9.7”洪灾应对不力的批评声音不少,谁说“不敢批评政府”?
由此可见,损害香港“国际地位”不是国安法本身,而是美西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刻意抹黑国安法。由此看来,个别人的文章观点,破绽百出、指鹿为马,根本是在颠倒是非!
反复炒作“国安泛化”的人,有一个相同的观点:香港局势已经稳定了,要把重心从维护国家安全转向发展经济、扩大开放,要对美西方“退让一些”“温和一些”,否则就要丧失“国际地位”。这如果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只能说他们很天真,甚至很虚伪!
对美西方是否“退让”和“温和”,那要看他们在香港干甚么。如果遵守中国法律、依法经营,双手鼓掌欢迎;如果破坏中国的国家安全,必须依法制裁。
今年4月,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来港考察调研,他在4月15日举行的香港特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3”开幕典礼致辞中,讲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话:“只要不抱任何偏见,实事求是地讲,香港营商环境仍然是全世界No.1。香港自由开放和优良的营商环境,不是哪一个组织、哪一个国家赏赐的,而是举世公认的。”
“国际地位” 绝非“跪低”可求
夏宝龙的这段话一针见血,直击要害。香港的营商环境,不是谁赏赐的。同理,香港的国际地位,也绝非“跪低可求”。那些自以为“深谙港情”的个别人,不知是否看清大局与大势?
为甚么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美西方对华友好、而现在对华遏制?说到底,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而非制度之别及价值观不同。当年美西方希望中国抗衡前苏联;现在看到中国实力不断壮大,已经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转而打压中国。无论是在新疆、西藏挑事,还是利用香港、台海搞事,都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就算你“跪”得再低,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态度。
中国领导人早就预言过,本世纪前20年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如今20年已过去了,中美关系进入了摩擦期、动荡期。中国从来不主动挑起摩擦和对抗,但我们坚决不能无原则地妥协和退让。
国家大局和中美关系的大势,是观察香港问题的坐标。如果不看坐标,试图靠“跪低”来求得“国际地位”,得不偿失,且无可能。
维护国家安全并未“泛化”,巩固香港国际地位的办法很多,中央和香港从未做削弱香港优势的事情,而是不遗余力扩大香港的优势,提升香港的国际地位。奉劝那些借题发挥、指桑骂槐的个别人士,还是收起那些不堪一击的“小聪明”吧!炒作“国安泛化”可以休矣!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18/xOIRTXUgUpY5Vf4hAm2sFGaGMjBvMhmCE7b.jpe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文 |屠海鸣
在本港,对于所谓“国安泛化”的伪命题,还有极个别人心有不甘继续炒作;只不过近来做了“技术性处理”,文章通篇不提“国安泛化”这个词语,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大量引用内地某位前政府官员数年前关于香港的论述,表示完全认同其观点,并十分牵强地得出结论:维护国安,也须维护香港的国际地位,否则,香港丧失3大作用,对国家失去了价值。背后的“潜台词”非常明确:维护国家安全妨碍了香港的国际地位。
这种移花接木、借题发挥的迂回战术,看上去似乎有些聪明,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完全是在将自己的“私货”隐匿于他人的观点背后。但小聪明毕竟扳不过大道理,不顾事实得出的所谓结论,如同手捏的泥人,无论如何也立脚不稳,步履踉跄。
中央一直支持香港做大优势
内地某位前政府官员对香港于国家的3大作用概括如下:一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内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二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成为汇聚全球跨国公司的重要高地;三是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专业服务中心,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超级联络人”。
客观地讲,香港以上3大优势,或称之为香港对国家的3大作用尽人皆知,并非甚么新发现。不仅如此,中央一直支持香港发挥好以上3大作用。
去年七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香港,他在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指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
上周三(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以视像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他提出“四点希望”:希望香港深化区域合作,拓展经贸网络;完善金融服务,畅通融资管道;聚焦专业服务,发挥人才优势;深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这“四点希望”涵盖了“三个作用”。
中央支持香港巩固国际地位、发挥独特优势,不是说说而已。国家“十四五”规划不仅支持香港巩固“老四大中心”地位,还支持香港打造“新四大中心”,包括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试问这其中哪一个不是为了提升香港的国际地位?
就在今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第六次联席会议,落实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8条工作建议”。包括将现行“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措施扩展至大湾区的内地9市;支持香港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训;支持内地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机构加强与香港合作联系问题;拓展香港国际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支持在香港发行绿色债券;允许香港企业在内地开展人体干细胞业务;内地药品及医疗器械注册中依法认可拟设立的香港临床试验所研究结果;便利科研人员及非中国籍香港居民跨境流动。
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宏观指导,还是到微观操作;无论是中央领导,还是到各个部委,都一直支持香港做大优势、发挥独特作用,并没有因为国安法的实施而有丝毫改变。中央对香港的支持,千真万确,不容置疑。个别人士还想鱼目混珠,简直是在游思妄想!
“维护国安,也须维护香港的国际地位”,这个观点看似有些道理,却是“话中有话”。隐藏的第一个观点,是维护国家安全事实上削弱了香港的国际地位;第二个观点,是维护国家安全从逻辑上讲必然削弱香港的国际地位。
美西方损害港“国际地位”
对于第一个观点,需要实事求是的看待。香港的国际地位主要是与世界发达经济体之间长期经贸往来形成的国际地位。但近年来国际大环境变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崛起产生严重焦虑,在他们看来,中国崛起必然会抢夺他们的“蛋糕”。因此,打压中国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空前一致的目标。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暗中支持“港版颜色革命”,中国不得不出手制定香港国安法,在香港安装一道“防盗门”。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美西方激烈地反对、干涉、攻击,要对香港“去两制化”,他们鼓动欧美资本撤离香港,警示欧美人士不要来港投资置业,鼓动香港居民逃离香港……这一切,给香港的国际地位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再看第二个观点,其背后的逻辑是不能成立的。首先,国安法实施后受到制裁的人数并不多。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公布的数字显示,国安法实施3年间,警方国安处共拘捕260人,其中79人被定罪。其次,政治人物提醒遵守国安法并非“制造紧张气氛”。政府官员、立法会议员在公众场合提醒人们,不能发表与国家安全相悖的言论,这是善意的提醒,也是结合实际场景宣传国安法;如果非要理解为“制造紧张气氛”,除非心中有鬼。心怀坦荡,何须“紧张”?!
再者,香港国安法实施后“不敢批评政府”是伪命题。国安法订明的4项罪行都涉及“煽动”,涉及“一中”原则底线的话题当然涉嫌“煽动”,不属于“言论自由”保障的范畴。但坊间对政府批评并未受到限制,比如,最近媒体对政府“9.7”洪灾应对不力的批评声音不少,谁说“不敢批评政府”?
由此可见,损害香港“国际地位”不是国安法本身,而是美西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刻意抹黑国安法。由此看来,个别人的文章观点,破绽百出、指鹿为马,根本是在颠倒是非!
反复炒作“国安泛化”的人,有一个相同的观点:香港局势已经稳定了,要把重心从维护国家安全转向发展经济、扩大开放,要对美西方“退让一些”“温和一些”,否则就要丧失“国际地位”。这如果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只能说他们很天真,甚至很虚伪!
对美西方是否“退让”和“温和”,那要看他们在香港干甚么。如果遵守中国法律、依法经营,双手鼓掌欢迎;如果破坏中国的国家安全,必须依法制裁。
今年4月,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来港考察调研,他在4月15日举行的香港特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3”开幕典礼致辞中,讲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话:“只要不抱任何偏见,实事求是地讲,香港营商环境仍然是全世界No.1。香港自由开放和优良的营商环境,不是哪一个组织、哪一个国家赏赐的,而是举世公认的。”
“国际地位” 绝非“跪低”可求
夏宝龙的这段话一针见血,直击要害。香港的营商环境,不是谁赏赐的。同理,香港的国际地位,也绝非“跪低可求”。那些自以为“深谙港情”的个别人,不知是否看清大局与大势?
为甚么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美西方对华友好、而现在对华遏制?说到底,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而非制度之别及价值观不同。当年美西方希望中国抗衡前苏联;现在看到中国实力不断壮大,已经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转而打压中国。无论是在新疆、西藏挑事,还是利用香港、台海搞事,都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就算你“跪”得再低,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态度。
中国领导人早就预言过,本世纪前20年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如今20年已过去了,中美关系进入了摩擦期、动荡期。中国从来不主动挑起摩擦和对抗,但我们坚决不能无原则地妥协和退让。
国家大局和中美关系的大势,是观察香港问题的坐标。如果不看坐标,试图靠“跪低”来求得“国际地位”,得不偿失,且无可能。
维护国家安全并未“泛化”,巩固香港国际地位的办法很多,中央和香港从未做削弱香港优势的事情,而是不遗余力扩大香港的优势,提升香港的国际地位。奉劝那些借题发挥、指桑骂槐的个别人士,还是收起那些不堪一击的“小聪明”吧!炒作“国安泛化”可以休矣!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18/xOIRTXUgUpY5Vf4hAm2sFGaGMjBvMhmCE7b.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