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兴粥面饭陈日明:赚少一点 只求食客高兴
柴湾工厂区一条窄巷里,有一家半世纪的老牌食店,名叫合兴粥面饭。可它独沽一味,只卖车仔面,而且只供应捞面,非常特别。多年来,东主陈日明两夫妇胼手胝足,凭鱼蛋、猪皮、萝卜、大肠及柚皮等经典𩠌菜,赢得区内一众常客支持。
合兴只供应捞面,配合秘制辣汁与麻油,相当惹味。当中公司面包含大部份𩠌菜,十分大堆头,也可另加柚皮。陈日明说,旁人以为车仔面只是简单地将不同食材放在一起,“但首先你要把每种𩠌菜煮得好吃才行,否则食材再独特、装修再美观,也不可能支撑这么多年。”的确,在合兴这里,吃的既是味道,也是回忆。
妻子率先接手经营 丈夫拍住上同打拼
合兴粥面饭由陈日明的母亲在五十多年前开始经营,原本在柴湾区内流动摆档卖车仔面,后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政府安排迁往吉胜街熟食市场临时经营,以待安置,“临时临时,就临到现时。”
合兴粥面饭陈日明。陈日明说:“当时我和我老婆都是做制衣,但厂房先后搬上大陆,我妈便说自己年纪大了,又没人愿意接棒,不如家嫂回来帮忙吧。”就这样,太太接手经营合兴,而陈日明则转行做过装修和㓥车,惟生意不佳,有时连工资也拿不到。太太见状,便叫陈日明到档口帮手。从此两夫妇拍住上,太太主力负责店前售卖,陈日明则在店后预备食材和烹调。“基本上都是做街坊生意,很少生客。甚至有些在附近居住或上班的人,直行直过十几年,都没发现这条横街有东西吃。所以有时网上的人叫我们作隐世车仔面,就是说很难找得到。”陈日明笑著说。
平凡食材造出功夫菜 薄利多销作招徕
看餐牌,鱼蛋、猪皮、萝卜、冬菇、猪红、翼尖、斋卜、油菜,以至螺肉、鱿鱼、猪肠与柚皮,全都是昔日的味道,𩠌菜的价钱也只是每款四元或六元,时空彷佛停留在过去。
价钱相宜,深受区内街坊与打工仔欢迎。陈日明说,菜式看似都是平价货,但全都要花心机处理,“例如螺头,取回来后要煲,煲完要逐粒撕掉那些掩、肠以及沙子,功夫繁多。柚皮以前也是我们自己浸、自己晒,最怕遇著下雨天,毁了一番心血;直至近年有供应商提供已处理的柚皮,才省下不少功夫。”
每日午市,合兴门外总见人龙。人工成本也不少,何不卖贵一点,或者改卖方便处理的食材?他说:“一个𩠌卖几块钱,的确没甚么利润;但是,如果因为成本高,便连主打菜式都不卖,那还能卖甚么?客人来捧场,正是因为你有特色的东西。”所以合兴至今仍坚持薄利多销,“就如我老婆在生时说过,利钱少一点便少一点吧,只求客人高兴。”
鹣鲽情深 爱妻离世前劝丈夫放下工作享受人生
凭著价廉物美,合兴食客不绝,陈日明两夫妇单靠经营早午市,已足够养育一对子女成才。两夫妇早年更不时偷得浮生,四处旅游。直至三年多前,两夫妇往北欧旅游期间,太太突然身体不适,回港检查,发现患上了癌症,情况反反复覆,两年前终不敌病魔离世。
资深伙计在合兴工作多年,效率高,态度好。
陈日明的姪儿在店面打点。“我老婆离世之前,叫我不要再担大旗。她说:‘老公,现在子女长大了,你又没有负担,别再做了,不要那么辛苦。’ ”就因太太这番话,陈日明近年已把合兴交由亲戚与伙计打理,自己则退居幕后,减少工作量。
话虽如此,他依然每天下午一时许返舖,一边打点,一边与熟客闲聊,到下午两时左右收档后,便打发伙计离开,自己独个留在店内,准备翌日的食材。有时他忙完了,会帮助邻舖送外卖,闲时则在舖内睡觉,留在这个曾与妻子一同打拼、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
来源:《港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