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及,全面深化与香港紧密务实合作,加快建设前海、河套、沙头角等重大合作发展平台,加强与港澳的交流合作,实现相互促进和共赢发展。
受访专家认为,前海、河套、沙头角三大深港合作平台各有特色和优势,深港合作内容丰富、领域宽广,涵盖现代服务业、创新科技、旅游消费等深港优势产业。
未来,在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深港合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为深港两地乃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沙头角中英街游客服务中心。记者 罗国淮摄河套优势互补大有可为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在稍早前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在上亦提到,深圳将全面落实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强化深港更紧密合作,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打造世界级的科研枢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毕马威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发展中心主管合伙人、广东省政协委员彭富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无论在三大定位、两阶段目标、四方面布局、四项重大任务及若干保障措施中,都充分突显了如何进一步善用深港各自的优势,推进两地在创新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
彭富强指出,香港具有悠久的国际综合竞争力(金融、商贸、创新、人才),而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场”,以及外资进入中国庞大内需巿场的第一站,两地利用各自优势,优势互补,在河套合作区深化创新科技领域的合作,未来可期。他认为,参照《规划》,香港应加大加快从科研、创新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向著手;深圳应该加强加快将香港的科研成果在转化能力不足及应用场景欠缺的问题上,发挥协调和撮合作用。同时,深圳和香港应该在科研相关的专业人才流动、科研项目的专项融资或跨境资金使用、两地及国际知识产权、跨境数据安全等方面,共同研究合适的政策去保障和巩固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中新社资料图前海持续融合深化合作
“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这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自诞生之日起便有的战略定位,这些年来,前海的发展与香港密不可分,众多港企、港资、港人纷纷选择前海,它们为前海的发展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建设中的前海。新华社资料图“前海规划和发展促进了跨境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今年2月23日公布的前海金融30条措施中也提及到2025年,前海与香港金融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金融领域规则体系。”彭富强说,这两个时间节点与《河套规划》提及的两阶段目标的时间节点上是完全脗合。因此,河套与前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两个核心平台,它们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产融结合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可以融通在一起,并且对推动香港和深圳两地经济发展给予双重引擎。
沙头角提升两地消费合作
当前,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正蓬勃发展。作为与前海、河套并驾齐驱的深港合作发展“三大平台”之一,沙头角合作平台被寄予厚望。近年来,深圳主动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构想,提出全力打造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努力构建国家级深港合作战略平台,支持服务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
游客在沙头角的“小港夜”夜市品尝美食。新华社资料图在彭富强看来,无论是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还是深圳罗湖区近日推出包括罗湖深港合作产业园在内的“深港融合八大示范项目”,它们都可以提升口岸经济和两地市民的生活消费及文化交流,对深圳和香港全面的融合发展有更积极及正面提升作用,特别是有助于为前海和河套发展过程中的人才汇聚和生活配套设施上,给予更完善和全方位的支持。
“一核四区”硬联通+软衔接
沙头角主打跨境免税消费
在深圳盐田沙头角,“小港夜”夜市热闹非凡,游客们欣赏表演、品尝美食、挑选港货,见证著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蓬勃发展。合作区通过“硬联通”和“软衔接”,正迅速崭露头角,形势看好。 2022年,深圳盐田区政府发布“一号文”和“二号文”宣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和“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建设正式扬帆起航。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核心区+合作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
成为深港合作战略平台一部分
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近年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成为深港合作战略平台的一部分。合作区的建设包含“一核四区”:沙头角跨境免税消费核是“一核”,而“四区”则包括盐田港国际航运枢纽区、盐田海鲜街渔港风情体验区、东部华侨城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及梅沙黄金海岸旅游区。这些区域的建设旨在打造世界级的工业旅游新地标、海鲜美食打卡地、生态度假新地标以及滨海旅游度假区。
为了推动合作区建设,盐田区采取了“硬联通”和“软衔接”策略。在“硬联通”方面,盐田正在积极加快地铁18号线前期工作进度、沙头角口岸和梅沙客运码头的重建等关键项目,以提高陆路交通网络的效率。同时,盐田也重视“软衔接”,计划深化两地警务合作、健全公共卫生信息发布机制,并探索实行市民化待遇等举措,以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
最近的数据显示,合作区的用电量同比增长39.46%,表明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正蓬勃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
盐田区第六届人大代表管琪认为,在双城视角下,“香港东部+盐田全域+大鹏滨海”所具备的“海域+海岛+原真生态郊野”的旅游资源要素在世界四大湾区城市群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而盐田凭借完备的城市服务有望在深圳东部跨境旅游格局中发挥核心作用,未来将承担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的发展可持续性。

再现中英街“购物天堂”辉煌
盐田区正积极聚焦“深港所需,盐田所能”,助推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成为深圳实施“双循环”战略的东部门户,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合作区”建设也正高位推进。抢抓深港合作的历史机遇,盐田正全力再现中英街“购物天堂”新辉煌,完成中英街改造提升项目一期工程、开展桥头街等改造,加快沙头角口岸重建,让百年老街焕发新活力,再现昔日辉煌,打造成为新时代深港深度合作新典范。加速海鲜街全面蝶变,启动盐田河综合治理工程,塑造疏朗通透、水清景美的“母亲河”新形象,打造世界游客人人向往、回味无穷、烟火气浓浓的美食新地标。强化深港合作示范引领,共建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加快建设深港澳青少年创新创业基地。
近年来,盐田区全力推进合作区建设,服务港人北上,在全市率先成立港人服务中心、港式家庭医生工作室。今年2月,首家港式家庭医生工作室在盐开业。这意味著港企和港人在盐田就能享受与香港同样的全科医生服务,盐田辖区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具有国际水平的家庭医生服务。该工作室揭牌落地后,盐田区引进了香港获金牌认证的全科家庭医生入驻坐诊,计划至2025年分批累计培训30名金牌全科医生、30名社区护士,建设5家港式家庭医生工作室。通过全力支持港人北上工作,并为在盐港人做好服务,盐田区正在探索粤港协作医疗新模式,加快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幅提升盐田医疗服务技术水平。
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著“硬联通”和“软衔接”策略的深入推进,合作区将更好地推动深圳与香港之间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来源: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