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华勇
7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抵达中国访问,并于7月9日离开,这是她成为财长后的首次访华行程。在四天的访问中,耶伦先后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副总理何立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以及特别与卸任的前副总理刘鹤会晤。7月8日中午,学院派经济学家出身的耶伦,与六位中国女性经济学家午餐,列席者包括金刻羽,她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属于少有的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女性经济学家。她的父亲金立群曾任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现任亚投行行长。
耶伦于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举行总结记者会时表示,美中两国有重大分歧,不可能透过一次访问一夜间解决所有问题,她期望这次会晤有助于与中国新的经济团队建立弹性和有效的沟通渠道。耶伦强调,美国不是希望与中国经济脱勾,美方认为这样对双方都是灾难性的,亦为全球经济与发展带来不稳定。美国希望见证开放、自由和公平的经济局面,而不是强迫任何国家进行“靠边站”的经济模式;又指“我们相信世界够大,足以让我们两国繁荣发展。”
之前美国炒作对华“脱钩”,耶伦明确表示对华“脱钩”是灾难。“脱钩”还会对美元循环造成重要影响,进而对美国造成反噬,所以美国会觉得“脱钩”不仅对世界是灾难,实际更多的对美国自己也是灾难。
耶伦最重要的行程之一是与负责中国经济的副总理何立峰会面,何立峰向耶伦表明,对美国的制裁措施表达关注;耶伦解释,两国不应因相关分歧而损害双方经济关系。何立峰实际上是表达了中国的底线。7月1日,中国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以下简称《对外关系法》),为中美关系恶化大背景下中国采取的反制裁措施提供法理依据。曾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的胡锡进在微博上说:“手是用来握他人之手和拥抱他人的,但遇到挑战时手要迅速握成拳头。《对外关系法》就是中国张握自如的法律之手。中国反制裁、反干涉、反制某些国家长臂管辖需要这部法律,它肯定会增加美国和盟友侵犯中国利益的代价。”
根据美国财政部新闻稿,耶伦与中国高阶财经官员的会谈都“坦率且具实质性”。尽管美中关系紧张,耶伦仍强调,美中两大经济体应加强合作。实际上,耶伦访美显示美国重视与中国沟通畅顺,寻找中美分歧之间的“公约数”。中方亦有意与美国共同管控风险,稳定两国经贸。
对于耶伦访华,中方发表简短声明:“此次美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期间,中美经贸团队举行了长时间坦诚会谈。中方重申了对双边经贸关系的立场,表达了中方关切,讨论了宏观经济及全球性挑战议题。后续双方将保持沟通。”
据路透社报道,耶伦表示她此次访华,与中国高级官员进行共计10小时的双边会谈,是直接的、具有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耶伦认为两国已取得一些进展,相信双方可以有健康的关系。她又称,有信心通过此行令美中关系的基础更加稳固,预期两国未来会有更频繁接触。
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时比较,耶伦访华时间更长,内容也更加丰富,外界认为这可能与耶伦长期在美国政府内部扮演的反对“关税战”和“脱钩”的角色有关。
国务院总理李强与耶伦会面时说,中美关系不完全是风雨,经历过一轮风雨后,一定会见到更多彩虹。即使李强对耶伦说“风雨后见到更多彩虹”,近来更积极放出对欧美企业开放的讯号,但美国仍由对华强硬派左右大局,令美国与盟友就算未至于全面对华脱 钩,惟仍戒备中国发展,相信中美关系近期未必有大幅改善。
中方高调接待耶伦,其实是柔中有刚,棉里藏针,希望掌握中国在中美两国经贸交流的主导权。在耶伦启程前,中国宣布自八月起,禁止两种高性能晶片所需的金属矿物出口,实施出口管制。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在反制此前美国等国对中国的晶片出口限制。这是在中美这两个对手进行经济会谈之前的力量展示。
虽然一些鹰派人物促请美国彻底断绝对华经济联系,但耶伦访华采取怀柔政策。此举符合她相比于鹰派人物更为全球化的世界观。今年早些时候,她曾在一次演说中提出:“将我们彼此的经济全面分割,不但对两国而言是灾难性的,也将破坏世界各国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罗格夫(Ken Rogoff)接受BBC采访时说:“我会形容这有点像是‘好警察’‘坏警察’理论,而布林肯是坏警察”。“现在轮到耶伦这位好警察出场,试著说,你看,我们有好多共通点,看我们能一起做些什么吧。”
“好警察”出场能改善中美关系吗?这是两国关系今年跳水式崩塌之下,在一个月时间内第二次有华盛顿高层官员到访北京,这次访问也是发生在北京宣布限制出口两种电脑晶片关键原材料之际。尽管如此,一个月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财政部长耶伦接连访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也前往中国,这些访问有助为今年11月美国三藩市APEC峰会,中美两国元首可能的会面,营造积极氛围。
要使中美关系从低迷状态之中走出来,应发挥“二轨外交”的作用,促进双方沟通。提高对外交流水准,鼓励中美两国智库、贸易协会等民间组织、NGO发挥“二轨外交”作用,形成有效而灵活的沟通途径和对话机制,负责传递两方的声音,积极协助双方消除误解、弥合分歧并最终提出解决方案。例如,不久前香港紫荆党代表团访问美国,先后拜访美国国务院港澳事务部门、美国国会,与智库交流。美国国会方面代表表示,紫荆党是新冠疫情后访问美国国会的首个香港政团,此行具有历史性标志意义。
(作者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