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华勇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7月13日一致通过《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认证法案》,将会提交参议院全体成员进行投票。议案一旦生效,三间香港驻美国经济贸易办事处恐怕须关闭。议案由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Marco Rubio)及民主党参议员默克利(Jeff Merkley)共同提出。提出议案的鲁比奥·默克利疯狂抹黑《港区国安法》,妄称自2020年香港正式实施《港区国安法》后,印证中国政府严重干预 “一国两制”,香港驻美经贸办现在不单是北京的附属物,更已沦为中国的政治工具,因此促请总统撤销对港的各种外交待遇及经贸豁免权云云。
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也曾发声明回应,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批评有关议案肆意抹黑诋毁“一国两制”,粗暴干预香港事务及中国内政。发言人形容,美方少数政客处心积虑炮制涉港恶法,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包藏“以港遏华”祸心,暴露霸道霸凌霸权嘴脸,美方政客若一意孤行,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香港特区政府亦发表过声明,严正促请美方遵从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立即停止粗暴干预香港事务。
卢比奥·与默克利一贯反华,劣迹斑斑,臭名昭著。 卢比奥不愿别人提及自己是古巴人后裔,为了让美国政坛更能接纳他从政,卢比奥特意把自己的家族史进行“润饰”,也就是美化自己是受卡斯楚“迫害”,流亡到美国的古巴人。卢比奥一贯反华,早已臭名远扬。近年来,美国政府炮制的各类反华议题,包括涉港、涉疆、新冠疫情等议题,都能看到这位共和党籍参议员上蹿下跳的身影,美国有人指他是“反华急先锋”。例如在2019年11月,卢比奥参与发起为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提供借口的所谓“香港人权和民主法案”。卢比奥当时还颠倒是非,称涉港法案是美国“内政”,反指中方的抗议是“干涉美国内政”。卢比奥与反中乱港分子也关系密切。2016年11月,时任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联合主席的卢比奥,在一个活动上认识黄之锋之后,两人开始秘密联络。卢比奥也因此成为黄之锋攀附美国的跳板,并长期里应外合搞乱香港。
默克利也是一贯反华,早已声名狼藉。2020年10月20日,民主党参议员默克利与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一同提出《台湾关系加强法》法案,公然支持“台独”,默克利妄称:“台湾的民主对印太地区和平稳定至为重要,我们与台湾的关系对美国也非常重 要”,美国“必须运用其外交、经济与文化影响力来支持像台湾这样与我们有共同价值的伙伴。《台湾关系加强法》将采取重要步骤促进与台湾的强劲关系。”2021年2月24日,民主党参议员默克利率领多位跨党派参议员一同提出新法案,要求拜登政府成立跨部会“中国言论审查监控与行动小组”,默克利妄称,中国威吓美国民众,并对美国企业进行审查的行为,需要政府来监控,如此才能有一套因应措施,向中国进行究责。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长丘应桦强烈反对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此法案,要求终结香港驻美经贸办事处的外交豁免特权待遇,他批评美方无理污蔑,强调经贸办依法成立,无违反任何规条,如要撤离将影响港美之间的合作,促请美方慎重考虑,不要损人不利己。但在鲁比奥和默克利之类的政客心目中,香港经贸办就是变相的 “中国领事馆”,美国不能让“中国风险”利用香港名义额外存在。
北京洞悉所谓“去风险”其实还是充满对抗性,“去风险”似乎比“冷战”或“脱钩”显得“温良”了一些,但美西方在新幌子下对华干的依旧是封锁、遏制、打压、污蔑的老一套。美西方推动对华“脱钩断链”失败,就是换个说法,但换汤不换药,本质就是在新幌子下继续制华遏华。
分别设于华盛顿、纽约和三藩市多年的香港经贸办如果最终被勒令关闭,正好为西方的“去风险”作出诠释。美国和欧盟的对华政策经过重新包装,现在的主调是“不脱钩”,然而务求“去风险”,或者说是“减少依赖中国”。西方近期提倡的“去风险”而非脱钩策略也正式写入G7联合公报,为西方最新对华政策框架定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中方坚决反对G7“不顾中方严重关切,执意操弄涉华议题、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是机遇不是风险,把中国当作风险的来源,完全搞错了对象。
(作者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14/xGigk0SHPfJ2p62Ob8eHcOuaV6jLhRMIpU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