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子明
联合国在2019年订定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到底一杯茶的背后,有多么不简单?青少年从小学习茶礼仪,又有什么好处?
善德基金会主席董吴玲玲曾指出,让青年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精髓,从以茶待客、长辈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开始,学习到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价值观;全国政协常委姚志胜认为,说好中国茶故事,在香港将中国茶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展显在世界面前,向社会发放正能量。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也是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诞生的地方。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了解茶文化,就是了解茶叶的演变史、 饮茶的发展史和茶与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关系史。普普通通的茶,蕴含著中华历史的大文化。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亦或“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中国人相伴千年,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与精神世界。对于这一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习近平主席一直十分重视它的保护、传承、发展。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场合以茶会友、以茶论道、妙解茶意,伴随氤氲茶香,生动阐释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与中国主张。曼妙清茶化身外交使者和友谊纽带,联结海内知己,于润物细无声中尽展东方大国的包容大气。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和人类。据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
中华茶文化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当中。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如何能吸引及培育香港青年一代对中国传统茶艺文化的欣赏及兴趣?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培养青少年对茶的兴趣,要使茶文化事业后继有人。青少年是祖国的 未来、民族的希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要靠他们承前启后、发扬光大。弘扬茶文化应从娃娃抓起,为此,可以结合学校课程,把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中国茶文化艺术地、和谐地融入到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去。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学习茶德,陶冶情操,升华爱国感情。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也有助于培养10年、20年以后的茶消费群体,使茶文化事业后继有人。
品茶能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茶道这一东方文化精华。茶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著深厚的文化内涵,把手相教、代代相传、同心守护。
(作者系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创会主席兼永远会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