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拥有一个成熟的特殊教育系统。长期以来,特殊学校秉持教育专业精神,本著对学生的关爱和信任,用心灌溉,包括帮助身心面临多重挑战的学生克服限制和困难,培育他们达到能力可及的学习表现水准,展现潜能。8月4日,玛利湾学校及保良局陈百强伉俪学校带著学谦卑学习的心态,拜访厦门教育局及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本著“双方自愿,双向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原则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未来将在教师培训、素质教育及职业资历认证等多方面深入交流、广泛合作。
来自香港的两所学校在厦门市教育局徐菁局长见证下,与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特教新篇,融情育才
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厦门市教育局直属的唯一一所特殊学校。学校前身是厦门市盲聋哑学校,创办于1959年,逐渐发展为照顾多元障碍学生的特殊学校,以创新的商校合作方法,将教育结合职业培训,学生就业率超过九成,成绩令人深受鼓舞。近年来,更先后有20多位毕业生考入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还有毕业生获得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真正体现了陈莎茵校长所说,特殊教育的美丽之处在于善用各方资源,发挥学生所长。正如学校入口的灯塔标志,教育就是学生的导航,教育能够让学生的人生丰盛。

群育学校玛利湾学校,近年专注透过情绪教育、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发掘学生的多元潜能。结合情绪教育和技能教育,让学生尽展潜能,更于今年早些时候获艺术发展局颁发的第17届艺术教育大奖。有中六学生在本年文凭试中取得20分成绩,中文科取得5*,应用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发展,正好体现学校“一个人的价值高于全世界”使命,结合商界资源及大专院校的支援,透过情绪教育和技能教育,引导学生正向思维,用善意的方式表达自己诉求;再透过技能教育协助学生定立目标,以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协助学生从情绪教育及技能教育课程中学懂的价值观,转化为学习和求真向上的动力。
商校合作 共谋未来
玛利湾学校与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其中一个共通点是透过商校合作,为以职业导向的学生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教育的美丽之处在于能协助学生拥抱未来,探索未知,不为自身缺陷所困,以知法守规的态度装备自己。
保良局陈百强伉俪青衣学校是一所为严重智障及多重身体残障学生服务的学校。自2020年起,学校展开多项教学研究,其中包括引入英国教育部于2022年7月发表的“参与模式(The Engagement Model)”指引,并探讨该评估工具在特殊学校本地的应用可行性,协助老师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出发,观察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有系统地让学生自主掌握个人学习步伐。2023年,学校联同四所智障学校组成研究团队,邀请英国著名学者,“参与模式(The Engagement Model)” 研究项目主任Barry Carpenter担任顾问,透过网络研讨会、工作坊及讲座等形式,带领研究团队的教师进行研究。
未来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香港善牧会玛利湾学校、保良局陈百强伉俪学校会联同不同地域的持份者,在教师培训、素质教育及职业资历认证各方面深度合作。希望在新的学年,各位教育工作者们能够保持教育初心,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实现梦想,协助学生拥抱未来,探索未知。

原文载于《知识》9月刊“生涯规划”。作者善牧会玛利湾学林泳施校长。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13/LAhJYH1m4Sf0uapCUGAcG9x5LbPFTHkOqmT.jpg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13/OBBVg9FB6Sg3R3Gp4Nw2adKKaycMxpl5Yh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