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受到台风“海葵”影响,9月7日晚到9月8日,香港遭遇了有历史纪录以来的最强降雨。数据显示,7日晚11时后的一小时内,香港降雨量达到158.1毫米,为1884年香港有气象纪录以来的最高纪录。整体来看,24小时降雨量超过600毫米,约等同于全年雨量约四分之一。洪水冲毁道路,淹没商场、港铁站,暴雨造成逾百人受伤,至少2人死亡、1人失踪。
香港在这场灾难中表现得如何?从硬件看,近年来投资逾百亿元修建的排洪、蓄水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这些设施,暴雨造成的损失会更大。从软件上看,天文台及时发布黄色、红色、黑色预警,为市民做出了提示;特区政府首次宣布“极端情况”,引导市民防灾避灾,避免了重大损失。
从9月8日下午开始,行政长官李家超与管治团队主要成员陈国基、邓炳强、麦美娟、宁汉豪、杨何蓓茵、林世雄等人,分别用最快速度迅速到灾难最大地区,指挥纪律部队、各区关爱队、政府公务员等,争分夺秒抢修路面、加固斜坡、为居民提供所需物资、恢复供水、做好部分居民撤离工作,全力参与特大暴雨后的各项善后工作。
然而,应对此次水灾是否做得完美呢?并不见得!也有一些市民质疑:特区政府没有以“紧急警示系统”发出预警。李家超8日在视察雨后部分地区情况时表示,特区政府会总结这次经验,检视发放信息,做好预警工作。这也启示人们,“极端情况”前后须有“极端措施”。
生命至上 防灾救灾须有极限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灾难的防范工作。他在浙江工作期间,针对防台风曾经强调:“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宁可事前听骂声,不能事后听哭声”。今年以来,针对全国各地严峻的防汛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批示要求,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的要求,体现了“极限思维”。所谓“极限思维”至少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在防汛救灾问题上,不能把“经济帐”放在第一位,而必须把“生命帐”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防灾救灾投入的财力人力巨大,就放弃不干,或犹豫不决。第二,在谋划应对之策时,必须“提级预防”。也就是说,专业人士做出科学预判后,政府应在此基础上至少提高一个级别做预案。道理很简单,世上没有那么多“刚刚好”、“正合适”的事情,万一灾害等级超出了专业人士的预判怎么办?“提级预防”可保万无一失。第三,在评估防灾成效时,不能因为事先准备的人力物力没有排上用场,或用处不大,就认为“浪费”,而应以“有备无患”的视角去看待。
防灾救灾上的“极限思维”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执政者最重要职责。用“极限思维”的标尺去衡量一下这次香港应对暴雨洪灾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出,特区政府的措施有得有失。
应对“极端情况” 措施仍显不足
“有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首次宣布“极端情况”。特区政府各部门据此做出应急准备,上班上学也做出妥善安排,企业和市民也据此做好防范大灾的心理准备和物资准备。二是一线救灾勇毅迅捷。香港纪律部队事先严阵以待;灾情发生后,纪律部队出身的李家超第一时间指挥各单位迅速投入战斗,营救受困人员,疏通主要干道;庇护中心提前开放,及时接纳需要帮助的市民。三是善后复常进展较快。港铁黄大仙站被淹后,很快恢复运营,其他发生泥石流的路段也很快恢复交通。四是像邓炳强、麦美娟等官员,灾难中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成为救灾的主心骨。
“有失”主要表现是:政府没有以“紧急警示系统”发出预警。市民普遍质疑,花费巨资建成的“紧急警示系统”,仅在疫情期间用过一次,今次灾情如此之重,为何没有启用?诚然,政府已通过其他渠道发布了预警信息,但如果启动“紧急警示系统”,则能把全港各个区域、以及交通线路上的适时情况第一时间发送到市民手机上,令出行人迅速做出避灾选择,实现“精准避灾”。“时间就是生命”,如同地震预警一样,早几秒钟预警,就会挽救生命。从这一点看,政府在制定应对之策时,还没有完全体现“极限思维”。
应对此次暴雨灾害,特区政府首次宣布“极端情况”,政府呼吁雇主参考8号风球的做法,优先考虑雇员的安排,采取弹性的工作安排,但未就停工做出强制性规定。有些雇主和雇员抱怨,特区政府指引含糊,不好落地。
上次台风“苏拉”袭来,特区政府首次实行“全政府动员”,并未宣布“极端情况”。这次应对暴雨,特区政府则首次宣布“极端情况”。这说明,特区政府事先预估此次灾情大于上次。既然如此,各行各业应如何作为?政府应提供哪些更高级别的服务?应该有详细而明确的指引,但有些遗憾的是,“极端情况”下的配套指引不够具体详尽,已宣布的一些措施,有的也欠缺操作性。
当然,特区政府首次遇到“极端情况”,思虑不周似乎情有可原。但联系到政府处理社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时都有周密谋划;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却显得粗枝大叶,还是说不过去。
至于在“极端情况”下企业因停工而造成的损失,《雇员补偿条例》已经明确其法定保障,特区政府劳工处也详解了相关安排,特区政府指引更加明确一些,并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地球变暖等因素的影响,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将愈来愈高,以往人们认为的“百年一遇”灾难,今后也许会变成五十年、三十年、二十年一遇。去年7月20日下午,郑州一小时降雨达到201.9毫米,香港这次最高降雨量为一小时达到158.1毫米,二者非常接近。应对极端天气,不能再沿用旧思维、老办法,必须采取“极端措施”。
第一,改进灾害预判。天文台的预判是基于科学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风力风速、降雨强度、降雨区域、降雨时段等技术指标,至于台风和降雨会给当地造成多大的损失?则不是天文台的研究重心。为此,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天文台提供的信息,结合本港排洪、蓄水的能力,地质灾害的隐患,以及交通设施现状和市民的出行规律等情况,对暴雨造成的破坏程度、对生活生产秩序的影响做出判断。特区政府把这个预判做细做实,才能在薄弱环节加强救援力量,也能给市民提供管用的预警。
预判预案做细做实 谋划长久之计
第二,科学制定预案。特区政府在制定应对自然灾害预案时,应把不利因素想得更多一些,应多听取市民意见,不能关起门来做预案。比如,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所有市民都获知了政府的预警信息,而应力求做到多渠道发布,最大范围覆盖。又比如,应急预案也要覆盖“极端情况”全过程,不仅要有防灾预案,还要有灾后恢复预案;不仅要有A预案,还有B预案。进退有据,行事有方,如此才能把握好防灾、救灾、复常的节奏,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创新。对于一般的降雨,现在能做到以驱散云层的方式“赶走”降雨;那么,对于类似于这次的强降雨,能不能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减弱其强度?特区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投入,积极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创新及技术进步。
第四,继续建好防洪设施。今次本港降雨量为500年一遇,洪水来势凶猛,但半日退水,“历史”建造的排洪设施都功不可没。建设防洪设施投资巨大,耗时长久,但还必须继续建造。接下来,特区政府应对防洪设施进行一个拉网式排查,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制定新的防洪设施建设规划,继续推进防洪设施建设。
“吃一堑,长一智”。这场暴雨留给我们的,不能仅是满目疮痍、捉襟见肘,更应是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让全港市民有更多的安全感。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本文原刊于《香港经济日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