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郭孟琦)9月6日香港报道:作为“川港澳合作周”的配套教育合作交流活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川港教盟”)在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代表、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孙锐,香港特区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及中联办教育科技部二级巡视员刘懋洲见证下,于今日(9月6日)举行签署仪式。
《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于今日(9月6日)举行行动纲领签署仪式“川港教盟”的首批创始成员一共有19间川港院校,包括川方13所学院,覆盖工业、师范、工程、建筑、交通、文化、信息、邮电、纺织、财经和航空产业等,跨越领域非常广泛。港方6所院校亦多样化,包括资助院校及自资院校,当中有教育大学、港专学院、都会大学、东华学院、耀中幼教学院和制衣业训练局。
川港院校同时签署5份合作备忘录,包括交换生、 护理专业、制衣纺织、网络科技及运动体育,两地将展开深度合作(紫荆杂志记者 郭孟琦 摄)“川港教盟”由全国政协委员、港专学院校长陈卓禧及原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嵩建担任联席理事长,期望借此促进川港两地通力合作,共同开拓高等院校的新天地、创建职业与应用教育的新范式,以至谱写两地高等与应用教育合作的新篇章。
“川港教盟”同时签署两个平台计划协议备忘录,包括“教育教学合作与学分互认计划”、“川港文化民情交流计划”,以及“应用教育文凭全方位学习活动合作备忘录”
“川港教盟”同时签署两个平台计划协议备忘录,包括“教育教学合作与学分互认计划”、“川港文化民情交流计划”,以及“应用教育文凭全方位学习活动合作备忘录”“川港教盟”代表共同签署2023至2025年行动纲领,同时签署两个平台计划协议备忘录,包括“川港文化民情交流计划”、“教育教学合作与学分互认计划”,以及“应用教育文凭全方位学习活动合作备忘录”。此外,各川港院校亦同时签署5份合作备忘录,包括交换生、护理专业、制衣纺织、网络科技及运动体育等。
跨地域、跨院校、跨界别的合作交流平台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余孝其因突发事件临时改派两名处长率领联盟的10间四川高等院校来港,并由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石静录制视频致辞。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石静指出,四川教育总规模居西部第一,近年加强职业教育改革顶层设计,坚持“扩容、提质、贯通、融合”的工作思路,强化产教融合示范等项目牵引,全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她续指,四川与香港职业教育交流合作,频繁紧密,广泛深入。川港教盟是一个跨地域、跨院校、跨界别的合作交流平台,更是促进两地青年交往、交流、交融,以至推动香港青年增进国民身份认同、融入国家大局、共享发展机遇的生动实践。她表示,我衷心希望“川港教盟”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高效沟通机制、充分利用川港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来服务学校专业建设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促进川港两地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合作探索新路径,收获新成效。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紫荆杂志记者 郭孟琦 摄)香港特区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致辞时表示,川港两地教育交流合作起点早、交流深、成果多,今次签订多份协议,将进一步深化川港在职业教育的合作,为两地学生缔造更有利的交流合作平台。他指出,为配合国策、鼓励年轻人各展所长,香港政府近年推动和施行了多项政策措施,包括定下了以“职学联通、多元发展”的策略推广职专教育的方针,并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在中学、专上教育,以及在业界层面,全方位推动职专教育发展。他表示,这些政策均能为社会培训更多应用型人才,契合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共同利益。
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联席理事长、原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嵩建(紫荆杂志记者 郭孟琦 摄)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联席理事长、原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嵩建致辞时表示,这次活动是川港两地构建现代职业与应用教育体系的推动峰会,联盟的扩大,融合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亦加入了企业,为川港两地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合作打开创新合作的新窗口。他指出,自2012年以来,川港两地部分高校,特别是职业与应用本科高校的互动交流活动,迄今已累计有四川省65所高校共2,940名学生赴港学习交流,以及香港31所院校共3,093名学生到川交流学习。
他表示,未来,川港教盟将发挥平台优势,强化创新驱动,拓展合作空间,促进四川与香港两地职业与应用教育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青年互访交流、教育教学合作、教师与科研合作等,助力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分享,共谋发展,合作共赢。
微学分:修学分如同砌积木
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联席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港专学院校长陈卓禧(紫荆杂志记者 郭孟琦 摄)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联席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港专校长陈卓禧强调,在两个平台计划中,以“教育教学合作与学分互认计划”最瞩目。修学分如同砌积木一样。例如川方对港方院校任何课程有兴趣,可接洽港方探讨以不同形式授课,反之亦然。一是在现行出入境条例允许下,四川学生来港,或港生赴川上课,二是川港老师南下或北上授课,三是网上上课,最终达至川港同学能以“微学分”形式获得学分互认和学分转移的机会。
他说,“教育教学合作与学分互认计划”是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促进资源共享、学术交流、优势互补和文化相通,甚至本港院校之间也可考虑透过这个“学分互认”平台,而达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川港教盟”更会利用拥有川方13间院校成员的优势,精心设计四川交流活动,以提供香港“应用教育文凭”10小时全方位学习的内容,预计这个文凭课程的数千名学生都可因此受惠。陈卓禧预料两地将来会有更多高等院校,川企及港企加盟,推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及实际就业发展。
香港特区教育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延续教育)吴肇基(左一)、四川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孙锐(左二)及太古集团公共事务董事唐伟邦(右二)为川港教盟主题论坛分享“职业与应用教育的未来发展”的看法,并与主礼嘉宾合照。除了签署仪式,“川港教盟”亦同日举行主题论坛,邀请了四川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孙锐、在川投资港企太古集团公共事务董事唐伟邦,以及香港特区教育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延续教育)吴肇基分享对“职业与应用教育的未来发展”的看法。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6/5PbiBY9AeMIAGbYW7vfk4mMMEFGwcyj6ZQ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