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安全关乎国人生命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30余年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农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作出了开拓性工作。他是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第一位院士,曾3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也是第一位荣获国际AOAC(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最高科学荣誉奖——哈维.威利奖的中国科学家。围绕如何提升食品科学检测水平、更好保障国民“舌尖上的安全”等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庞国芳。
文| 本刊记者 冯琳
中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趋稳向好
记者:食品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您能否从专业角度阐释一下食品安全的特点和重要性?
庞国芳:食品安全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政治等多因素、多环节。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下,食品安全的主要特征不同,一定时期内的潜在风险可能演变成未来阶段的突出问题,所以食品安全需要在掌握其历史特征的前提下开展社会治理。总的来说,食品安全具有“动态性和层次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现实性与潜在性、系统性与区域性”等主要特征,同时具有历史性特征和社会治理的特点。
强化食品安全治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食品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保障食品供给与安全,提升民生品质;有利于维护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记者:您30余年来工作在检测技术研究第一线,从多年实践过程中您如何评价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现状?
庞国芳: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在立法和监管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不懈努力。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趋于完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强化,检验检测能力逐步提升,监管大数据平台初步形成,监管成效进一步彰显,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信息化新时代。
强化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测评估、监管应急等四个方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进一步完善监管应急技术体系——这些作为“十三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研究重点,已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取得了系列科技成果。
截至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统一市场监管格局已初步形成,提振了公众消费信心。在2022年全球食品安全综合指数排名的113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位居第25位,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趋稳向好。
食品安全亟待从全局战略高度协调治理
记者: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如何补齐这些短板?
庞国芳:各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博弈,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其中不乏相通之处,有些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例如:采用现代管理思想的顶层设计;一体化、高效率的监管体制与机制;科学、协调、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于食品链概念的风险源头及过程防控;积极有效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等等。
由于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食品产业基础、风险分析和监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管理体系和经济环境等密切相关,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亟待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行全面协调治理,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监管体制、优化产销环境、强化科技支撑,以及食品全程全息风险感知及防控体系的构建,需要科技界、企业界、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等多方力量共同治理,来建立一个完整、立体、多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构建自给为主、多元补充、国际共治的食物供给和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基于健康风险全程管控的环境与食品基准/标准体系;构建基于“同一健康”(One Health)原则的耐药菌防控机制,规范养殖业抗生素使用;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动国家监测网络由“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级;加大食品安全与营养研发科技投入,筑牢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技支撑体系。
食品安全正处于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关键期
记者:当前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面临著哪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未来我国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方向是什么?怎样更好保障国民“舌尖上的安全”?
庞国芳: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来自种植和养殖业滥用药物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化学性污染,疫情疫病传播和突发性致病菌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特征;营养安全和生物恐怖主义可能构成食品安全的长远威胁。
未来10年至20年是我国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时期,也是食品安全由被动防御向主动保障转变的关键时刻。随著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大食物观的落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食品安全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也随之出现,从而对我国现行风险预警和监管体系、监管机构和监管能力提出新需求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提高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构建食品安全主动防控体系,从而更好保障国民“舌尖上的安全”。
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强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加大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力度,已列入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围绕解决食品营养和安全瓶颈问题,提升国民食品营养和健康保障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十四五”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
食品安全是发展食品和营养健康产业的前提,新业态亟需探索安全监管新路径。有关规划指出,未来食品产业向著高品质、高营养、高技术含量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发展,其核心内容包括植物基食品、替代蛋白、食品感知、精准营养、智能制造、食品安全等。加工制造、营养健康、食品生物工程、智能装备、质量安全、包装物流等正成为食品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这使得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面临著来自顶层设计、监管机制体制、法律法规与标准、全程全息主动防控及社会共治等方面新挑战,亟需完善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无缝监管、智慧监管和动态监管。
面对这些新形势新挑战,我认为应将顶层设计融合现代管理思想,重点突破食品安全全链条过程控制、食品安全智能控制、新兴食品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积极构建食品安全主动防控体系。除了传统的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毒理学、营养素等的检测工作,数字化食品的安全更需要相关标准法规体系来完善。同时,食品检测产业还应该更多关注未来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以及新污染物检测及毒理学评价技术,包括高通量检测、未知物非靶向筛查、多元新风险因子快速识别、区块链等新型检测技术与智慧监管技术等,如此才能在食品安全主动保障和风险防控能力中发挥更大作用。
大幅提升市场监管技术支撑能力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带领团队致力于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技术和标准研究已近40年,您目前在该领域有什么最新突破吗?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检科院”)在服务市场监管和提升监管技术能力方面,有哪些新成果?
庞国芳:我们团队从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已近40年,从低分辨质谱到高分辨质谱,从单残留检测到千余种化合物高通量筛查。特别是近五年,我们团队针对食品化学性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及新污染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及动态性,研究了5类高分辨质谱裂解规律,创建了千余种农药化合物数字标准数据库;研发了高分辨质谱-互联网-数据科学/地理信息三元融合技术,创建农药残留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了农药残留检测电子化、农药残留报告生成智能化和农药残留风险溯源可视化,促进了农药残留等风险物质的发现能力,为“健康中国”智库提供科学数据资源。
更可喜的是,近几年,中国检科院在食品、化妆品、农产品、工业与消费品、新材料、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研究和风险评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包括:
第一,建成了植物检疫学科体系及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体系、转基因产品查验技术体系,重点突破了有害生物与转基因产品高通量、高精准、快速检测监测技术和大宗产品检疫处理技术,研发了系列装备和药剂,制修订了成体系技术标准,大幅提升植物有害生物防控有效性。成果主要完成团队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国检科院首席科学家朱水芳团队。
第二,率先提出“食品属性表征与品质分子识别”概念,改变了加工农产品和食品鉴伪、品种鉴定、产地鉴别标准缺乏、指标混乱的局面等,确立了农食产品真伪鉴别领域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快速、准确的鉴定溯源,可有效用于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确证、食品农产品中污染源的追溯。开展的食品过敏原检测方法储备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成果主要完成团队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陈颖团队。
第三,在国际上率先系统阐明了食品中有害物的质谱软电离裂解规律,开创了食品中未知有害物的质谱侦查及检测技术;将食品组学引入风险筛查领域,开发了过度加工食品的全息判别技术;研发了MOF、分子印迹、免疫亲和等新材料并与敞开式质谱离子源融合,研制出分离-电离一体化质谱离子源,开发了食品实时直接检测技术。成果主要完成团队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张峰团队。
第四,搭建了动物疫病有证标准样品研制平台,创制的假病毒制备载体,其包装容量、表达效率和纯度均领先国际同类技术,解决了高风险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缺乏生物安全质控品的技术难题;研发了非洲猪瘟、施马伦贝格病等动物疫病的现场初筛和实验室精准检测系列技术方法和试剂盒,构建了动物疫病风险分析模型及信息化风险分析系统。成果主要完成团队是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林祥梅团队。
第五,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外来传染病监测生物样本资源库,并在标准验证、标样研制、无创样本病原基因检测和输入病例病原分子溯源等多领域实现创新应用;在重大突发疫情应对中,第一时间研制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诊断方法并获国家联防联控科技组推荐,形成技术标准应用,储备了境外新发突发病原体检测方法;研制“BIO-Capturer-5病毒气溶胶采集富集仪及病毒检测试剂”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集成研制了“生物有害因子全自动采集与极速生物监测一体化系统”(APDS)实现在线核酸检测,并部署应用于大兴国际机场、大型集会等需要生化安全监测的场所。成果主要完成团队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胡孔新团队。
近年来,中国检科院始终坚持以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及创新应用,直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在食品安全、工业消费品安全、生物安全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和技术开发,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中国检科院作为市场监管总局的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将积极发挥好在食品安全领域科研优势,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5/lPUtuKcYhzafg9Dkwna2r41q0pM4UnTBnma.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安全关乎国人生命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30余年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农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作出了开拓性工作。他是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第一位院士,曾3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也是第一位荣获国际AOAC(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最高科学荣誉奖——哈维.威利奖的中国科学家。围绕如何提升食品科学检测水平、更好保障国民“舌尖上的安全”等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庞国芳。
文| 本刊记者 冯琳
中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趋稳向好
记者:食品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您能否从专业角度阐释一下食品安全的特点和重要性?
庞国芳:食品安全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政治等多因素、多环节。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下,食品安全的主要特征不同,一定时期内的潜在风险可能演变成未来阶段的突出问题,所以食品安全需要在掌握其历史特征的前提下开展社会治理。总的来说,食品安全具有“动态性和层次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现实性与潜在性、系统性与区域性”等主要特征,同时具有历史性特征和社会治理的特点。
强化食品安全治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食品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保障食品供给与安全,提升民生品质;有利于维护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记者:您30余年来工作在检测技术研究第一线,从多年实践过程中您如何评价我国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现状?
庞国芳: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在立法和监管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不懈努力。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趋于完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强化,检验检测能力逐步提升,监管大数据平台初步形成,监管成效进一步彰显,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信息化新时代。
强化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测评估、监管应急等四个方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研发快速检测和非定向筛查技术及产品,提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和装备国产化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全国统一的追溯预警体系和全链条的过程控制体系及国家食品安全大数据云平台,进一步完善监管应急技术体系——这些作为“十三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研究重点,已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取得了系列科技成果。
截至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统一市场监管格局已初步形成,提振了公众消费信心。在2022年全球食品安全综合指数排名的113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位居第25位,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趋稳向好。
食品安全亟待从全局战略高度协调治理
记者: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治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哪些差距?如何补齐这些短板?
庞国芳:各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博弈,积累了丰富而有益的经验,其中不乏相通之处,有些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例如:采用现代管理思想的顶层设计;一体化、高效率的监管体制与机制;科学、协调、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于食品链概念的风险源头及过程防控;积极有效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等等。
由于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食品产业基础、风险分析和监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管理体系和经济环境等密切相关,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亟待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行全面协调治理,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监管体制、优化产销环境、强化科技支撑,以及食品全程全息风险感知及防控体系的构建,需要科技界、企业界、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等多方力量共同治理,来建立一个完整、立体、多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讲,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构建自给为主、多元补充、国际共治的食物供给和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基于健康风险全程管控的环境与食品基准/标准体系;构建基于“同一健康”(One Health)原则的耐药菌防控机制,规范养殖业抗生素使用;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推动国家监测网络由“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级;加大食品安全与营养研发科技投入,筑牢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技支撑体系。
食品安全正处于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关键期
记者:当前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面临著哪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未来我国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方向是什么?怎样更好保障国民“舌尖上的安全”?
庞国芳: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来自种植和养殖业滥用药物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化学性污染,疫情疫病传播和突发性致病菌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特征;营养安全和生物恐怖主义可能构成食品安全的长远威胁。
未来10年至20年是我国加快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时期,也是食品安全由被动防御向主动保障转变的关键时刻。随著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大食物观的落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食品安全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也随之出现,从而对我国现行风险预警和监管体系、监管机构和监管能力提出新需求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提高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构建食品安全主动防控体系,从而更好保障国民“舌尖上的安全”。
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强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加大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力度,已列入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围绕解决食品营养和安全瓶颈问题,提升国民食品营养和健康保障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十四五”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
食品安全是发展食品和营养健康产业的前提,新业态亟需探索安全监管新路径。有关规划指出,未来食品产业向著高品质、高营养、高技术含量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发展,其核心内容包括植物基食品、替代蛋白、食品感知、精准营养、智能制造、食品安全等。加工制造、营养健康、食品生物工程、智能装备、质量安全、包装物流等正成为食品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这使得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面临著来自顶层设计、监管机制体制、法律法规与标准、全程全息主动防控及社会共治等方面新挑战,亟需完善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无缝监管、智慧监管和动态监管。
面对这些新形势新挑战,我认为应将顶层设计融合现代管理思想,重点突破食品安全全链条过程控制、食品安全智能控制、新兴食品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积极构建食品安全主动防控体系。除了传统的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毒理学、营养素等的检测工作,数字化食品的安全更需要相关标准法规体系来完善。同时,食品检测产业还应该更多关注未来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以及新污染物检测及毒理学评价技术,包括高通量检测、未知物非靶向筛查、多元新风险因子快速识别、区块链等新型检测技术与智慧监管技术等,如此才能在食品安全主动保障和风险防控能力中发挥更大作用。
大幅提升市场监管技术支撑能力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带领团队致力于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技术和标准研究已近40年,您目前在该领域有什么最新突破吗?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检科院”)在服务市场监管和提升监管技术能力方面,有哪些新成果?
庞国芳:我们团队从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已近40年,从低分辨质谱到高分辨质谱,从单残留检测到千余种化合物高通量筛查。特别是近五年,我们团队针对食品化学性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及新污染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及动态性,研究了5类高分辨质谱裂解规律,创建了千余种农药化合物数字标准数据库;研发了高分辨质谱-互联网-数据科学/地理信息三元融合技术,创建农药残留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了农药残留检测电子化、农药残留报告生成智能化和农药残留风险溯源可视化,促进了农药残留等风险物质的发现能力,为“健康中国”智库提供科学数据资源。
更可喜的是,近几年,中国检科院在食品、化妆品、农产品、工业与消费品、新材料、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研究和风险评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包括:
第一,建成了植物检疫学科体系及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体系、转基因产品查验技术体系,重点突破了有害生物与转基因产品高通量、高精准、快速检测监测技术和大宗产品检疫处理技术,研发了系列装备和药剂,制修订了成体系技术标准,大幅提升植物有害生物防控有效性。成果主要完成团队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国检科院首席科学家朱水芳团队。
第二,率先提出“食品属性表征与品质分子识别”概念,改变了加工农产品和食品鉴伪、品种鉴定、产地鉴别标准缺乏、指标混乱的局面等,确立了农食产品真伪鉴别领域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快速、准确的鉴定溯源,可有效用于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确证、食品农产品中污染源的追溯。开展的食品过敏原检测方法储备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成果主要完成团队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陈颖团队。
第三,在国际上率先系统阐明了食品中有害物的质谱软电离裂解规律,开创了食品中未知有害物的质谱侦查及检测技术;将食品组学引入风险筛查领域,开发了过度加工食品的全息判别技术;研发了MOF、分子印迹、免疫亲和等新材料并与敞开式质谱离子源融合,研制出分离-电离一体化质谱离子源,开发了食品实时直接检测技术。成果主要完成团队是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张峰团队。
第四,搭建了动物疫病有证标准样品研制平台,创制的假病毒制备载体,其包装容量、表达效率和纯度均领先国际同类技术,解决了高风险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缺乏生物安全质控品的技术难题;研发了非洲猪瘟、施马伦贝格病等动物疫病的现场初筛和实验室精准检测系列技术方法和试剂盒,构建了动物疫病风险分析模型及信息化风险分析系统。成果主要完成团队是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林祥梅团队。
第五,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外来传染病监测生物样本资源库,并在标准验证、标样研制、无创样本病原基因检测和输入病例病原分子溯源等多领域实现创新应用;在重大突发疫情应对中,第一时间研制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诊断方法并获国家联防联控科技组推荐,形成技术标准应用,储备了境外新发突发病原体检测方法;研制“BIO-Capturer-5病毒气溶胶采集富集仪及病毒检测试剂”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集成研制了“生物有害因子全自动采集与极速生物监测一体化系统”(APDS)实现在线核酸检测,并部署应用于大兴国际机场、大型集会等需要生化安全监测的场所。成果主要完成团队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检科院首席专家胡孔新团队。
近年来,中国检科院始终坚持以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及创新应用,直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在食品安全、工业消费品安全、生物安全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和技术开发,大幅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中国检科院作为市场监管总局的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将积极发挥好在食品安全领域科研优势,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9/5/lPUtuKcYhzafg9Dkwna2r41q0pM4UnTBnm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