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强调:“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我非常关注、亲自批准的项目。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按照党中央“一总三分”布局,承担了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的建设和管理任务。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中,陈列《永乐大典》等精品图书5万余册,收藏各类版本243万余册(件),并秉持“以藏为主,藏展结合”的思路,策划数个专题展览。其外观也以“山水相融、天人合一、汉唐气象、中国精神”为设计主导思想,形成山环水绕、山水相融的园林景观。
文| 西安 白光亮
恢弘设计
彰显历史文化魅力
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西安国家版本馆),又称文济阁,坐落在陕西境内秦岭北麓圭峰山下。圭峰山海拔1,528米,因其外形就像汉字“圭”,故得此名,并有“天上一轮月,圭峰十二圆”的美誉。西安分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大师领衔设计,以“山水相融、天人合一、汉唐气象、中国精神”为设计主导思想。从圭峰山制高点向北引出项目的轴线,单体建筑自北向南依地势逐层抬高,形成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之势,与层层山峦唱和相应。文济阁居中,重楼庑殿,两侧辅阁,重楼攒尖,出檐深远、飘逸舒展的建筑外观写意汉唐雄风。整体造型方正典雅,气势恢弘,彰显了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突出了秦岭中华祖脉的独特魅力。
西安分馆以“云横秦岭”为意向,采用皇家山水园林的群落空间布局,以高台筑阁作为主体建筑形象,两侧依地形变化逐台错落,设置各个功能区,在中轴线北部地势平坦处,利用秦岭太平峪经流水源,建文济池,打造“园在山中,景在园中”的美好环境,形成山环水绕、山水相融的园林景观,实现了园中露阁、阁隐园中的特色空间。远望文济阁,与圭峰山连成一线,近看文济池,与错落有致的高台建筑相融辉映。
西安分馆精心设计了室外文化墙,采用浅浮雕来呈现文化主题。《山河颂》表现秦岭黄河的壮美;《圣地光辉》表现延安精神与照金精神;《文明之光》把黄帝陵、何尊、兵马俑、张骞出使西域、唐代大明宫等文化符号充分呈现,成为亮丽的风景线。在室内装修方面,西安分馆充分运用竹简、卷轴和屏风为主要素材并提炼为现代造型表现,塑造宏大、拙朴和富有文化感的空间。读者服务中心的木板烙画,这项发轫于先秦时期的非遗技法,以古色古香的手法表现了《盛世长安》与《丝路之光》,让人充分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文济阁接待前厅的漆画《黄河颂》,文济阁嘉宾接待厅主背景墙的大幅油画《秦岭霞蔚》,充分展示中华母亲河黄河的恢弘气势和大秦岭绿水青山、云蒸霞蔚之美。
藏展结合
凸显时代特色
文济厅是西安分馆最大的单体藏书空间,高20米,东西宽90米,其中打造了一面1,800平米的书墙,陈列精品图书5万余册,有《永乐大典》200余册,仿真卷轴8,000余卷,《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部备要》《四部丛刊》以及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近万册,线装《中华再造善本》、敦煌遗书、金石画册等书籍以及历代著名藏书楼和著名图书馆馆藏方志、地方志类图书以及民国文献资料等2.5万余册。同时精心设计了天禄、麒麟两尊铜铸瑞兽,置于书墙两侧,守护著典籍版本。
西安分馆坚持“以藏为主,藏展结合”的思路,在建设的过程中还策划了两个专题展览。《赓续文脉 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展厅面积约为2,108平方米,展线长728延米,展出中华经典版本约1,743种(以代表性出版物为主),分为“中华文明 民族根脉”“延安精神 红色血脉”“民族复兴 伟大梦想”三大部分,讲述了以西部为主的中华经典版本故事。《楮墨遗珍 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展厅面积约为772平方米,展线210延米,展出有关丝绸之路版本约600种,分为“凿空西域 丝路贯通(两汉)”“通衢延绵 殊方共享(魏晋南北朝)”“融汇通达 盛世高峰(隋唐)”“中西交汇 文脉绵长(宋元明清)”“谱写新篇 筑梦大同(新时代)”五部分,展现了古往今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互鉴的故事。两个主题展览表现形式多样,呈现手段新颖,主要以绘画、图文展板、图表、多媒体、雕塑、油画和场景复原等为辅展展品,调集陕西现藏的文献古籍以及其它版本资源,利用复制品、影印件、照片等展品,丰富了展览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图书装置和新媒体方式呈现创意,并增加了互动式沉浸式体验,进一步凸显了展览主题、版本特性和时代特色。
聚焦主业
推进版本征集保藏工作
西安分馆经过一年半的建设施工,于2022年7月30日开馆。一年来,西安分馆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主责主业,凝聚各方力量,稳步推进版本征集保藏工作。目前,收藏各类版本243万余册(件)。
在普查征集方面,组织开展版本调研活动,摸清版本家底,尤其是古籍存藏现状。创新征集工作机制,做好重点版本、珍贵版本征集,推进陕西古代珍贵碑刻拓本征集工作;持续加强红色文化版本专题库、丝绸之路版本专题库建设。同时,与国内外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民间收藏机构等合作,建立版本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建立版本工作大格局。
在典藏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编目登录制度,推进编目系统平台建设,结合版本分类定级与保藏条件,规范保护标准和工作流程,推进实物版本和数字版本科学保藏。筹建古籍版本研究保护中心,启动典籍版本修复实验室,实施濒危版本抢救修复保护工程,把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宝贵典籍版本收集好、保护好。
在研究交流方面,组建西安分馆研究咨询智库,成立专家委员会,联合开展版本学科、版本保藏、版本展示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建立重大研究课题储备、申报、攻关、委托等机制,推出一批研究成果。积极打造“文济论坛”交流平台,形成浓厚学术氛围。
在文化传承方面,广泛开展版本文化普及推广,组建宣讲团,开展版本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逐步建立展览选题库,推出具有陕西特点、西部地区特色的专题版本展览。积极策划海外展览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矩阵,推广“文济阁”品牌,通过制作播出专题节目,讲好版本故事。
在数字化方面,实施典籍版本数字化工程,打造版本信息化共享数据中心,建设数字资源管理体系,建立版本数字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搭建数字版本资源开发应用场景的智慧服务系统,使西安分馆成为新型数字化综合性场馆。
(作者系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党委书记、馆长,文中图片均由西安国家版本馆提供,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9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