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与去年“七一”视察香港重要讲话中,均特别关注青年发展。两次重要讲话都显示,青年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和香港的前途和未来。本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将青年工作视为重中之重,行政长官于任内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亦以此作为施政纲要。在青年发展方面,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民青局)在去年年底推出首个版本的《青年发展蓝图》(《蓝图》)正正呼应了习主席的嘱咐,彰显政府对青年发展工作的坚定承诺。《蓝图》在首阶段提出超过160项支持青年发展的具体行动及措施,总结和勾划未来青年工作的方向,为青年提供更多不同类型和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就业机会等,提升青年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文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 麦美娟
《蓝图》工作渐见成效 兼容青年不同需要
自《蓝图》公布以来,各政策局和部门均积极落实其中的具体行动和措施,当中涵盖强化青年国民身份认同、加强青年生涯规划、协助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回应青年住屋需要、培养青年正向思维、推广运动和文化艺术、强化青年精神健康支援、加强青年参与公共事务等多方面,全方位支援青年发展。在160多项措施中,我们已完成其中约30项,其余绝大部分亦正按进度推展,预计将可如期完成有关目标。民青局会继续推动各政策局和部门配合《蓝图》的落实和执行工作,并持续就《蓝图》的落实情况和成效指标作监察及评估。
青年宿舍计划
为协助青年发展,民青局一直积极推进落实多项措施。其中,针对青年住屋需要的“青年宿舍计划”更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透过“青年宿舍计划”,我们全数资助非政府机构兴建青年宿舍,以回应在职青年对拥有自己居住空间的渴望。现时在计划下的香港青年协会和保良局分别位于大埔和元朗的青年宿舍已相继落成启用,共提供约 1,700个宿位。刚于上月,我亦出席了香港青少年发展联会位于旺角青年宿舍的建造工程启动礼,项目落成后将提供约90个宿位。我十分期待各个青年宿舍早日落成,令更多青年人受惠。
另外,民青局在2023年1月初推出了“将酒店和旅馆转作青年宿舍用途的资助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租用合适酒店和旅馆并将房间转作青年宿舍用途,期望以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增加青年宿舍的供应。当中有不少酒店或旅馆以履行社会责任,响应政府呼吁政、商、民合作支持青年发展为出发点,计划提供整栋或部分房间参与计划。至今,民青局已透过资助计划批出三个项目,分别由香港青年联会营运位于铜锣湾的项目、香港菁英会营运位于荃湾的项目、以及刘叶淑婉纪念慈善基金有限公司营运位于深水埗的项目,合共提供约480个宿位。早前,我亦到访青年宿舍与宿生倾谈,乐见不少青年能透过参与宿舍活动及社区服务等契机,扩阔知识领域、拓展社交圈子,并运用个人所长回馈社区。
“青年节@HK”
除了积极回应青年人的住屋需要外,我们也希望促进他们的多元化发展,故“青年节”亦是《蓝图》的重点项目之一。2023年“青年节@HK”(“青年节”)启动礼刚于7月26日举行,主题是“正向思维”,以“正向新世代.未来更‘青’彩”为口号,为一系列精彩及多元化的青年活动揭开序幕。我们期望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凝聚广大青年,协助他们提升正向思维、发展潜能和增进知识。
民青局和青年发展委员会(青发会)青年节行动小组会伙拍不同政府部门、团体和私人机构等,利用他们的专业、行业优势及网络,举办“伙伴活动”,携手推动青年发展工作。目前共有超过100项“伙伴活动”罗列在“青年节”网站内,其中包括传统和流行文化、传统及新兴运动、音乐、街头表演、国民教育、生涯规划和全人发展等。举办地点除覆盖港九新界外,部分活动更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举行,希望做到包罗万有、各适其适,以迎合不同类型青年人的需要。
民青局和青年节行动小组会视乎首届“青年节”不同类型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并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优化未来“青年节”的项目,满足青年发展的多元化需要。
重启境外交流实习
为加强青年人的竞争力、拓阔他们的世界视野,我们在积极推动青年人参与本地青年活动的同时,亦为他们提供更多境外交流实习的机会,以增进他们对国家及世界发展的认识。在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人员正常往来后,民青局已全面重启各项内地和国际交流实习计划,为青年人提供更深、更广的交流和实习机会。在2023至2024年度,这些计划合共提供约34,000个内地交流名额和超过4,400个内地实习名额,以及约2,300个海外交流名额。我在7月中旬曾到北京探望一些在当地实习的香港青年,很高兴见到他们很快融入并且非常享受实习生活。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我亦感受到这些交流和实习活动的确对他们有很大启发,不少同学在参与城市更新、创科研究等实习工作后,对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均有另一番见解。
我们亦会继续积极推行“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香港大学生义工实习计划”和“企业内地与海外暑期实习计划”等各项境外交流和实习计划,让更多香港青年扩阔视野和装备自己。
青年创业
为进一步支援青年创业,民青局推出了两项资助计划,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创业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体验计划”),为有意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的青年提供支援。
“创业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推行青年创业项目,为有意在本地和其他大湾区城市创业的青年提供创业支援及孵化服务,以及资本资助。我们已批出约1.3亿港元予16个机构,成功招募了217队青年创业团队,业务涵盖面广,包括研发创科项目、资讯科技、品牌设计等。在获资助的项目中,部分青年创业团队已陆续落户广州、东莞、深圳、惠州等大湾区内地城市,可见这些地区对创业青年来说十分具吸引力。
鼓励青年参与公共事务
除了协助青年的个人发展,政府亦希望加强与青年人的联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加强与政府的互动互信并回馈社会。《蓝图》涵盖了行政长官在二○二二《施政报告》公布的“青年参与倡议计划”,以吸纳更多青年人参与公共事务,当中包括进一步扩大“青年委员自荐计划”(“自荐计划”),目标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将参与计划的咨询委员会数目由现时60多个翻两倍至不少于180个,发挥作为人才“孵化器”的作用。民青局于5月底展开第六期“自荐计划”,将参与计划的委员会的数目由第五期的15个增加至20个,并开放更多青年人较有兴趣及关注的政策范畴的委员会,涵盖国家“十四五”规划有关香港作为“八大中心”当中多个定位的委员会供青年人自荐参与,让他们进一步认识香港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定位,为香港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我们亦希望推动更多青年参与地区建设工作,故计划下的另一项措施便是由民政事务总署(民政总署)开放于全港18区设立的“地区青年社区建设委员会”和“地区青年发展及公民教育委员会”的部分名额,让青年人自荐参与成为委员。民政总署于今年1月推出自荐计划,吸引近1,100份申请,共有约330名青年人透过自荐成为两个委员会的委员。有关委员会已于4月成立,委员会由20至30名委员组成,整体平均年龄为35岁以下,而当中超过三分之一为透过自荐计划获甄选成为委员的16-35岁青年。
青少年制服团体
除了推动技能发展外,政府亦着重培养青年的正向思维,协助他们面对未来挑战,故青少年制服团体一直是政府在推动青年发展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民青局为12个由民间成立的青少年制服团体提供恒常资助,以支持这些团体为青少年提供非正规教育和训练活动,向青少年推广正面的价值观并加强训练他们的领导才能、达致全人发展。
此外,民青局已透过多项措施加强青少年制服团体的国民教育工作,其中包括与香港警察学院及民众安全服务队于2022年8月首次为青少年制服团体导师合办中式队列及步操及升旗训练班,我们亦计划于2023年合办共4轮的“青少年制服团体中式队列导师研习班”,以加强学员对中式队列及步操的认识,进一步体现国民身份认同及彰显民族情怀。首两轮研习班已完结,共培训了约100名导师,至今,所有青少年制服团体均具备受过正式训练的导师教授中式队列及步操。第三轮研习班已于8月展开,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制服团体对中式队列的认识。
加强各方交流联系 助力青年追寻梦想
虽然政府现时推行的青年政策已有不少成效,但青年工作细水长流,难以一蹴而就。因此,我们会继续和社会各界一同努力,推动青年发展工作,落实《蓝图》内的中长期青年工作规划,当中包括以下数项工作重点。
一站式青年资讯手机应用程式
《蓝图》中提及政府将设立一个以青年人为本的手机应用程式(青年手机应用程式),发放关于各项青年发展项目的多元化资讯,提供一站式平台让青年人因应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探索不同的机会和活动,并凝聚青年社群。
民青局已于今年4月进行问卷调查,并举办了多场聚焦小组,访问来自全港18区的青年,以更全面地听取青年人对青年手机应用程式的意见,确保其设计及功能符合青年的需要。民青局正积极进行相关筹备工作,青年手机应用程式的首个版本预计于2024年第一季推出。民青局将透过不同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让青年充分地知悉青年手机应用程式的特点及功能,并提供不同诱因吸引更多青年下载和使用青年手机应用程式。民青局亦会持续进行功能和内容上的检视及优化,适时推出更新版本或新功能,令手机应用程式更切合青年的需要。
青年仪表板
除了加强青年对青年发展项目及政府政策的认识外,我们亦希望能更有效掌握青年人的脉搏。因此,政府将在今年年内推出“青年仪表板”,定期就青年人关注的议题搜集资料及数据,供相关政策局及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参考,公众亦可到政府网页阅览有关数据。
为创业青年提供支援
此外,有见过往的各项青年创业支援计划成效甚佳,政府会继续为有意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协助,鼓励香港青年创业团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创新创业基地(双创基地)考察,并支持青年创业团队按业务需要,落户相关的双创基地。其中,政府将会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邀请粤港两地具代表性的相关机构,包括创新创业基地、大学、非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专业团体、创投基金等加入联盟,携手建立一站式资讯、宣传及交流平台,以支持在大湾区创业的香港青年。
青年网络
同时,我们了解到不少曾参与交流活动的青年均希望在活动结束后与其他参加者保持联系,民青局将打造全新的青年网络,作为一个凝聚青年人的长期平台。我们会在今年暑假后,召集刚完成各项青年交流实习计划和其他活动的青年人加入并启动青年网络,以体现青年工作必须要长期、持续的理念。
要培育青年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和具正向思维的新一代,需要政府持之以恒的决心。民青局会继续积极跟进《蓝图》内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会和青年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保持沟通,好让我们能持续检视及丰富当中的内容,确保《蓝图》能够切实回应青年人的发展需要。
(标题有编改,文中图片均由民青局提供,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9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8/31/877f5VxcgvZB5EHdBxuQGBmE5Wpjps3a92V.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与去年“七一”视察香港重要讲话中,均特别关注青年发展。两次重要讲话都显示,青年发展关系到国家、民族和香港的前途和未来。本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将青年工作视为重中之重,行政长官于任内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亦以此作为施政纲要。在青年发展方面,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民青局)在去年年底推出首个版本的《青年发展蓝图》(《蓝图》)正正呼应了习主席的嘱咐,彰显政府对青年发展工作的坚定承诺。《蓝图》在首阶段提出超过160项支持青年发展的具体行动及措施,总结和勾划未来青年工作的方向,为青年提供更多不同类型和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就业机会等,提升青年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文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 麦美娟
《蓝图》工作渐见成效 兼容青年不同需要
自《蓝图》公布以来,各政策局和部门均积极落实其中的具体行动和措施,当中涵盖强化青年国民身份认同、加强青年生涯规划、协助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回应青年住屋需要、培养青年正向思维、推广运动和文化艺术、强化青年精神健康支援、加强青年参与公共事务等多方面,全方位支援青年发展。在160多项措施中,我们已完成其中约30项,其余绝大部分亦正按进度推展,预计将可如期完成有关目标。民青局会继续推动各政策局和部门配合《蓝图》的落实和执行工作,并持续就《蓝图》的落实情况和成效指标作监察及评估。
青年宿舍计划
为协助青年发展,民青局一直积极推进落实多项措施。其中,针对青年住屋需要的“青年宿舍计划”更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透过“青年宿舍计划”,我们全数资助非政府机构兴建青年宿舍,以回应在职青年对拥有自己居住空间的渴望。现时在计划下的香港青年协会和保良局分别位于大埔和元朗的青年宿舍已相继落成启用,共提供约 1,700个宿位。刚于上月,我亦出席了香港青少年发展联会位于旺角青年宿舍的建造工程启动礼,项目落成后将提供约90个宿位。我十分期待各个青年宿舍早日落成,令更多青年人受惠。
另外,民青局在2023年1月初推出了“将酒店和旅馆转作青年宿舍用途的资助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租用合适酒店和旅馆并将房间转作青年宿舍用途,期望以不同的方式进一步增加青年宿舍的供应。当中有不少酒店或旅馆以履行社会责任,响应政府呼吁政、商、民合作支持青年发展为出发点,计划提供整栋或部分房间参与计划。至今,民青局已透过资助计划批出三个项目,分别由香港青年联会营运位于铜锣湾的项目、香港菁英会营运位于荃湾的项目、以及刘叶淑婉纪念慈善基金有限公司营运位于深水埗的项目,合共提供约480个宿位。早前,我亦到访青年宿舍与宿生倾谈,乐见不少青年能透过参与宿舍活动及社区服务等契机,扩阔知识领域、拓展社交圈子,并运用个人所长回馈社区。
“青年节@HK”
除了积极回应青年人的住屋需要外,我们也希望促进他们的多元化发展,故“青年节”亦是《蓝图》的重点项目之一。2023年“青年节@HK”(“青年节”)启动礼刚于7月26日举行,主题是“正向思维”,以“正向新世代.未来更‘青’彩”为口号,为一系列精彩及多元化的青年活动揭开序幕。我们期望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凝聚广大青年,协助他们提升正向思维、发展潜能和增进知识。
民青局和青年发展委员会(青发会)青年节行动小组会伙拍不同政府部门、团体和私人机构等,利用他们的专业、行业优势及网络,举办“伙伴活动”,携手推动青年发展工作。目前共有超过100项“伙伴活动”罗列在“青年节”网站内,其中包括传统和流行文化、传统及新兴运动、音乐、街头表演、国民教育、生涯规划和全人发展等。举办地点除覆盖港九新界外,部分活动更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举行,希望做到包罗万有、各适其适,以迎合不同类型青年人的需要。
民青局和青年节行动小组会视乎首届“青年节”不同类型活动的受欢迎程度,并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优化未来“青年节”的项目,满足青年发展的多元化需要。
重启境外交流实习
为加强青年人的竞争力、拓阔他们的世界视野,我们在积极推动青年人参与本地青年活动的同时,亦为他们提供更多境外交流实习的机会,以增进他们对国家及世界发展的认识。在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人员正常往来后,民青局已全面重启各项内地和国际交流实习计划,为青年人提供更深、更广的交流和实习机会。在2023至2024年度,这些计划合共提供约34,000个内地交流名额和超过4,400个内地实习名额,以及约2,300个海外交流名额。我在7月中旬曾到北京探望一些在当地实习的香港青年,很高兴见到他们很快融入并且非常享受实习生活。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我亦感受到这些交流和实习活动的确对他们有很大启发,不少同学在参与城市更新、创科研究等实习工作后,对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均有另一番见解。
我们亦会继续积极推行“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香港大学生义工实习计划”和“企业内地与海外暑期实习计划”等各项境外交流和实习计划,让更多香港青年扩阔视野和装备自己。
青年创业
为进一步支援青年创业,民青局推出了两项资助计划,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创业计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体验计划”),为有意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的青年提供支援。
“创业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推行青年创业项目,为有意在本地和其他大湾区城市创业的青年提供创业支援及孵化服务,以及资本资助。我们已批出约1.3亿港元予16个机构,成功招募了217队青年创业团队,业务涵盖面广,包括研发创科项目、资讯科技、品牌设计等。在获资助的项目中,部分青年创业团队已陆续落户广州、东莞、深圳、惠州等大湾区内地城市,可见这些地区对创业青年来说十分具吸引力。
鼓励青年参与公共事务
除了协助青年的个人发展,政府亦希望加强与青年人的联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加强与政府的互动互信并回馈社会。《蓝图》涵盖了行政长官在二○二二《施政报告》公布的“青年参与倡议计划”,以吸纳更多青年人参与公共事务,当中包括进一步扩大“青年委员自荐计划”(“自荐计划”),目标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将参与计划的咨询委员会数目由现时60多个翻两倍至不少于180个,发挥作为人才“孵化器”的作用。民青局于5月底展开第六期“自荐计划”,将参与计划的委员会的数目由第五期的15个增加至20个,并开放更多青年人较有兴趣及关注的政策范畴的委员会,涵盖国家“十四五”规划有关香港作为“八大中心”当中多个定位的委员会供青年人自荐参与,让他们进一步认识香港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定位,为香港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我们亦希望推动更多青年参与地区建设工作,故计划下的另一项措施便是由民政事务总署(民政总署)开放于全港18区设立的“地区青年社区建设委员会”和“地区青年发展及公民教育委员会”的部分名额,让青年人自荐参与成为委员。民政总署于今年1月推出自荐计划,吸引近1,100份申请,共有约330名青年人透过自荐成为两个委员会的委员。有关委员会已于4月成立,委员会由20至30名委员组成,整体平均年龄为35岁以下,而当中超过三分之一为透过自荐计划获甄选成为委员的16-35岁青年。
青少年制服团体
除了推动技能发展外,政府亦着重培养青年的正向思维,协助他们面对未来挑战,故青少年制服团体一直是政府在推动青年发展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民青局为12个由民间成立的青少年制服团体提供恒常资助,以支持这些团体为青少年提供非正规教育和训练活动,向青少年推广正面的价值观并加强训练他们的领导才能、达致全人发展。
此外,民青局已透过多项措施加强青少年制服团体的国民教育工作,其中包括与香港警察学院及民众安全服务队于2022年8月首次为青少年制服团体导师合办中式队列及步操及升旗训练班,我们亦计划于2023年合办共4轮的“青少年制服团体中式队列导师研习班”,以加强学员对中式队列及步操的认识,进一步体现国民身份认同及彰显民族情怀。首两轮研习班已完结,共培训了约100名导师,至今,所有青少年制服团体均具备受过正式训练的导师教授中式队列及步操。第三轮研习班已于8月展开,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制服团体对中式队列的认识。
加强各方交流联系 助力青年追寻梦想
虽然政府现时推行的青年政策已有不少成效,但青年工作细水长流,难以一蹴而就。因此,我们会继续和社会各界一同努力,推动青年发展工作,落实《蓝图》内的中长期青年工作规划,当中包括以下数项工作重点。
一站式青年资讯手机应用程式
《蓝图》中提及政府将设立一个以青年人为本的手机应用程式(青年手机应用程式),发放关于各项青年发展项目的多元化资讯,提供一站式平台让青年人因应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探索不同的机会和活动,并凝聚青年社群。
民青局已于今年4月进行问卷调查,并举办了多场聚焦小组,访问来自全港18区的青年,以更全面地听取青年人对青年手机应用程式的意见,确保其设计及功能符合青年的需要。民青局正积极进行相关筹备工作,青年手机应用程式的首个版本预计于2024年第一季推出。民青局将透过不同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让青年充分地知悉青年手机应用程式的特点及功能,并提供不同诱因吸引更多青年下载和使用青年手机应用程式。民青局亦会持续进行功能和内容上的检视及优化,适时推出更新版本或新功能,令手机应用程式更切合青年的需要。
青年仪表板
除了加强青年对青年发展项目及政府政策的认识外,我们亦希望能更有效掌握青年人的脉搏。因此,政府将在今年年内推出“青年仪表板”,定期就青年人关注的议题搜集资料及数据,供相关政策局及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参考,公众亦可到政府网页阅览有关数据。
为创业青年提供支援
此外,有见过往的各项青年创业支援计划成效甚佳,政府会继续为有意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协助,鼓励香港青年创业团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创新创业基地(双创基地)考察,并支持青年创业团队按业务需要,落户相关的双创基地。其中,政府将会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邀请粤港两地具代表性的相关机构,包括创新创业基地、大学、非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专业团体、创投基金等加入联盟,携手建立一站式资讯、宣传及交流平台,以支持在大湾区创业的香港青年。
青年网络
同时,我们了解到不少曾参与交流活动的青年均希望在活动结束后与其他参加者保持联系,民青局将打造全新的青年网络,作为一个凝聚青年人的长期平台。我们会在今年暑假后,召集刚完成各项青年交流实习计划和其他活动的青年人加入并启动青年网络,以体现青年工作必须要长期、持续的理念。
要培育青年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和具正向思维的新一代,需要政府持之以恒的决心。民青局会继续积极跟进《蓝图》内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会和青年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保持沟通,好让我们能持续检视及丰富当中的内容,确保《蓝图》能够切实回应青年人的发展需要。
(标题有编改,文中图片均由民青局提供,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9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8/31/877f5VxcgvZB5EHdBxuQGBmE5Wpjps3a92V.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