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由香港好联盟获鸿文慈善基金赞助、妇女事务委员会支持的人口政策与香港未来发展论坛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该论坛邀请了特区政府官员、国内专家、本地学者出席,共同研讨、探讨香港人口政策问题,从而引起社会关注及特区政府正视此议题。

是次论坛还邀请了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林怡,香港好联盟荣誉顾问范徐丽泰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以及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徐小林担任主礼嘉宾。
香港好联盟主席陈婉娴致欢迎辞表示,今次举办人口政策与香港未来发展论坛,目的是希望透过聚集两地专家共同研讨、探讨香港社会因政府缺乏人口政策的规划,人口结构出现失衡,适婚青年不愿生育,人口老化缺乏劳动力等问题,期望通过研讨提出改善建议,推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香港社会发展。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林怡作视频致辞时表示,此次论坛,香港好联盟立足基层实践,聚焦本地人口结构、适龄青年生育和人口老龄化等民生问题研讨交流,为特区政府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对策建议,维护香港来之不易的良政善治新局面,很有意义。
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代表特区政府致辞时指出,社会上对于香港出生率低多有讨论,认为与女性个人选择、生活模式、目前经济情况多种因素有关,不能简单将此问题定义为“妇女问题”,否则会给妇女戴上“无形枷锁”。她认为生育率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去做,形容“不是单靠女人就可以做到”。
在论坛主题演讲环节中,全国政协第十三、十四届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以“国家人口问题与妇女发展”为题,讲述了国家人口政策发展形势,中国女性发展状况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及未来应如何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构建家庭友好社会环境。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以“从引进人才及人力资源规划看特区政府人口政策的实施”为题,讲解特区政府针对人口的有关政策。他提及香港老龄化全国领先,现时每五个市民中有是一人在65岁以上,对社会福利造成压力大,亦影响劳动市场,故输入外劳有现实意义。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叶兆辉以“香港人口政策的现况和前瞻”为题作主题演讲,讲述了香港从上世纪60年代至展望2046年的人口结构变化,认为社会各界必须集思广益,共同做好人口政策的相关工作,避免出现老年龄化社会衍生出的各种问题。

其后,在分享嘉宾环节中,嘉宾们也深入交流了香港的人口政策问题。
立法会议员梁毓伟分享了他在立法会动议的“制定全面人口政策”议案,希望特区政府以高层次统筹和跨部门协作方式制订全面人口政策,包括在婚姻、生育、养育、教育和住屋等多方面为青年人打造适合组织家庭的社会环境,同时为香港在老龄化社会下的产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安老措施等作筹划,从而确保香港人口结构的可持续性。
妇女事务委员会委员、周大福教育集团总裁及执行副主席郑余雅颖也表示,人口政策是一个大课题,短期香港特区政府须吸引外来专才,及释放本地劳工市场洗濳在劳动力,以维持香港竞争力。不过,长远来说,香港必须要做人才培育工作,从教育方面入手,透过技能及思维训练,为香港未来培养足够人的人才。
香港好联盟顾问陈丽云表示,现时香港人平均夀命不断延长,不少到达退休年龄的长者仍是十分健康及有活力,故建议香港社会应推行长者友善政策,让有能力的65-80岁人士延后退休年龄或增加兼职工作,不单能让他们生活充实又有意义,也可解决本地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口为香港带来社福负担等政策问题。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高级研究干事暨医务社工关彤表示,香港大学研究团队一直都关注香港市民的生育健康。她提倡在中学及大学期间可增加生育健康之教育,令年轻人可以知道不同选择的利弊,从而及早规划人生。
最后,香港好联盟副主席叶顺兴作是次论坛作总结发言时,向特区政府提出以下4点建议:一,应设立专班研究人口政策;二,制定引进及挽留人才及机制;三,推行鼓励生育的措施;四,完善养老制度,应对老龄化社会。她表示,期望特区政府可以吸纳意见,制定好长远的人口政策,让香港有足够人才配合发展需要,使香港未来能有更璀璨辉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