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十月公布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早前,本港三大基层社团: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九龙社团联会及新界社团联会的首长及代表齐聚政府总部,与李家超会面,就今年的《施政报告》提出多项建议。

早前,香港岛各界联合会理事长苏长荣联同会长薛博然、常务副理事长庄紫祥,副理事长罗锦辉、金铃、陈凯荣以及九龙社团联会、新界社团联会的代表,在特首办与李家超、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特首政策组组长黄元山等进行会谈。
政府过去一年施政“千帆竞发”
苏长荣指出,特首李家超上任后第一份《施政报告》的实施成果有目共睹,社会各界和市民大众赞许不绝。特首短短一年的施政可谓“千帆竞发”,在各个领域都贯彻了有效、正确的政策措施,并付诸切实的行动。不管是制度的完善、改革,还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民生的改善,全面兼顾,齐头并进,为香港的“由治及兴”带来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

苏长荣表示,三区联会受益至深的,是特首就展开全港关爱队的建立和完善地区治理,给大家未来的工作铺设了更明确的方向。他期望新一份《施政报告》能总结过去一年的经验,更能抓住香港发展的重点,务实求真,扩大成果。
他续指,港岛联作为本港基层龙头社团之一,领军地区团体力量,过去一年不遗余力配合特首施政,深耕基层,全力支持政府地区治理的同时,配合施政纲领的思想,积极推动属下各个地区社团持续深入社区,了解和融汇社情民意,例如通过辖下地区和青年等不同界别团体,分别就地区行政和基层治理进行意见收集及展开调查研究,包括透过大量问卷及专访广泛收集意见,务求能够如实向行政长官和政府各部门反映基层大众接下来的所想、所需。
就完善地区治理提出具体建议
对于今年的《施政报告》,港岛联在完善地区治理方面提出多项具体建议,包括:强化民政事务专员对地区管治的领导权和决策权及其问责、确立地区团体地位,发挥其配合施政伙伴关系的作用、增加关爱队资源和支援、促进跨部门合作,协助关爱队服务、建立网络和资源库分享实践成果等。
出席的港岛联代表亦分别就房屋及社福工作、青年及教育工作、妇女支援工作、环境及交通工作等方面,包括:完善房屋改革政策、协助青年“上车梦”、支持青年创业、提供资源支援、全面加强香港青年节走进地区,与地区基层团体携手合作、打通两地人才上升通道、促进妇女就业、加强对新来港人士融入香港生活的支持力度,消除融合障碍、完善海滨长廊及休憩空间建设等,提出了众多具体建议。
港岛联对今年施政报告的建议重点
一、房屋及社福工作
•加快并积极考虑旧公屋重建,增加单位数目
•加快重建50年以上私人旧楼
•适当照顾青年对购入居屋的可负担能力,并增加供应数量,给青年希望
•在各区成立身体检查中心,配置国际最新最有效率设施,每年为特定群体或有需要市民进行身体检查
二、青年及教育工作
•落实中史必修专科专教,强化国家民族认同感
•完善正确国安教育
•提高全港十八区的“地区青年活动委员会”收集青年意见的职能,成为基层青年向政府表达声音的平台
三、妇女支援工作
•增拨资源,在社区为女性提供就业及进修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就业配对支援
•雇员再培训局等机构,为长期脱离职场的妇女开办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
四、环境及交通工作
•让基层团体更多参与海滨长廊发展咨询,增设当区市民需要的文娱设施,例如宠物公园及社区园圃等设施
•考虑水上交通发展,如:由赤柱至香港仔、中环等地方,疏导路面挤塞
施政报告公众咨询展开
今年的《施政报告》已由七月底起展开公众咨询,特首李家超和管治团队将举办逾30场咨询会,听取立法会议员、不同界别代表、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会走进社区,多元吸纳意见。

李家超8月1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透露,过去两星期已主持了超过十场现场及视像会面。他邀请大众发表意见,强调会细心聆听。
可以透过以下途径提交意见:
•《施政报告》网站:www.policyaddress.gov.hk
•《施政报告》公众咨询Facebook专页:www.facebook.com/PolicyAddress2023
•电邮:policyaddress@cepu.gov.hk
•电话:2432 1899
•传真:2537 9083
市民心声

黄先生(东区居民):盼政府为旧楼进行紧急修葺
西湾河丽湾大厦早前发生“冧石屎”伤人事件,我刚好住在附近的旧楼。我的单位一直受楼上渗水影响,但渗水办在调查期间指,湿度已经有改善,中止了调查,但事实却是渗水一直持续。我十分担心楼上㓥房会令楼宇单位外的外墙受影响,窗外已经有石屎摇摇欲坠,但法团仍未展开大维修。
事实上,港岛旧楼不少自住业主都有一定年纪,他们一方面担心楼宇安全,另一方面又无能力组织大维修。我希望今年《施政报告》可以加强对不遵从验楼令的大厦执法,同时加强对业主的支援,甚至是为业主进行紧急修葺,避免意外一再发生。

罗女士(柴湾居民):冀政府在屋企附近山坡灭蚊灭蚁
我早年购入一直租住的租置单位自住,并用了数十万元积蓄,委托一间装修公司为日渐残旧的家居装修。岂料装修师傅装修烂尾,收齐装修费后就“已读不回”,不肯善后,令我的单位在装修后半年爆过三次咸水渠,地板和墙壁都浸水破烂。所以我希望新一份《施政报告》可以加强在装修有纠纷时对小市民的保障,不会让市民孤立无助,无法例无部门帮到手。
另外,我住的峰华邨对开山坡有很多白蚁。不少住户都受白蚁影响,蛀烂不少家居。我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多点在大厦的附近山坡灭蚊灭蚁,让大家住得更舒适。

陈女士(湾仔居民):希望可以在内地使用医疗券
早前我因为肠道阻塞问题要到律敦治医院求诊及留医,当晚在急症室苦等了七小时。我明白现时公立医院人手流失大,希望《施政报告》推出挽留医护人手的措施。
事实上,每当我到公立医院,看到很多长者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覆诊和取药,心里很伤感。我知道政府提倡公私营医疗合作,希望快些在更多专科推行。
另外,只要能够缩短诊症轮候时间,我不反对引入更多内地医护来港,也希望医疗券可以在广州及深圳等地方使用。如果香港求诊或手术轮候时间太长的话,其实转到内地做手术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来源:《港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