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绍基
日本无视周边邻国合理关切,一意孤行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该国首相岸田文雄今日(20日)更亲身走到福岛视察,为核污水排海作最后准备。虽然岸田文雄表示,仍未决定核污水最终排海日期,惟污水排海明显势在必行,堂堂一个亚洲经济大国,竟然为了减省处理成本而坚持以邻为壑,实在令人不齿。日本作出不负责任的决定已是非常过分,更卑劣的是,该国外交官员竟然还反过来批评尽责确保香港食品安全的特区政府,这种不懂自省,还要诿过于人的态度,才是日本政府最可怕的地方。
冈田健一的“语言伪术”
特区政府上月宣布,一旦日方开始排放核污水,香港便会开始对日本10个都/县的水产采取入口管制措施。日本驻港总领事冈田健一早前接受香港电视台访问,摆出一副泱泱大度的模样,声称即使本港再收紧日本水产入口限制,该国亦不会“以牙还牙”云云。他又说,现时有150个国家或地区无限制日本相关产品进口,更有28至29个国家或地区正废除禁令,认为一旦港府加大禁制,会损害香港国际声誉。
冈田健一的说法,极具迷惑性,但说穿了就是转移视线,令人误会犯错的是港府。然而大家必须弄清楚,由始至终做错事、一意孤行将核污水排海的是日本,而特区政府是被动的一方,所有措施均旨在保障香港食品安全,纵然日方不同意也好,在情在理亦没有“以牙还牙”的理由。将原本应有的态度,演绎为自己的“大方”,这种“语言伪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加大禁制力度是科学决定
再者,特区政府加大限制日本水产进口,来身就是一个基于科学的决定。一直以来,包括冈田健一在内的日本政客,反复声称核污水排海前,会先过滤大部分带辐射性元素物质,而核污水处理后,放射性物质“氚”的浓度只是世卫饮用水标准的七分一。然而早有学者“踢爆”上述说法,香港核学会主席陆炳林博士就对是否真的可以彻底过滤除“氚”以外的其他带辐射性元素物质抱有疑问;他解释,福岛核污水中除核电站废水常见的放射性元素“氚”和“碳14”之外,还有许多所谓的“超铀”放射性物质,例如“钚”、“锶”、“铯”,这些物质生物半衰期高达18年,影响较大。
另外,城大海洋污染海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食物及环境卫生咨询委员会主席梁美仪教授早前亦批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表的报告显示,福岛核污水内含有“氚”以外的其他带辐射性元素物质,包括“碘-129”和“碳-14”,亦即相关处理系统不能移除“氚”以外的所有污染物,担心若排出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便会失衡,更可能引起某些生物“亚致死”(sublethal effect)的不良反应。
日本不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两位专家学者的说法,彻底戳破日本政客的谎言。事实证明,特区政府加大禁制日本特定地区水产的做法,合乎科学理论和原则,笔者希望日本不要再惺惺作态,或尝试将事件提升到阴谋论层面。既然科学界都认同,没有方法可以确保,一旦日本核污水排海,受影响地区的海产不会受到不良影响,那么加大禁制日本水产品进口香港的力度,明显就是港府的必要之举。特区政府的措施,从来不是以针对日本为目标,而是单纯确保香港食品安全和市民福祉,日方若继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最终必定为世人所唾弃。
(作者系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会董,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