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玲 | 集友银行业务总监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广大华侨华人和侨企踊跃参与,既是「一带一路」共建者,也是「一带一路」共享者。从诞生起就烙下「华侨基因」的集友银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与侨商侨企联系紧密的独特优势,持续推动华侨金融创新发展,全方位布局华侨金融服务,打造特色鲜明的华侨华人专属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凝聚侨心、汇聚侨力。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通过强化与沿线各国的合作,挖掘沿线区域的市场潜力,带动国内外市场「双循环」发展,进而可以极大地增进与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通过合作共赢,中国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内生动力、工业进程等都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深化了中国和沿线各国的合作关系。在此十年间,海外华侨和侨企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集友银行华侨金融为之应运而生。
华侨华人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力量
首先,我们身处的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的开放前沿和产业高地,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产业基础最扎实,通过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大平台,大湾区的发展红利、技术经验和产业需求将向中国经济腹地加速延伸,通过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可与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深度联接,更好地带动内地及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
其次,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中孕育了中国最大的华侨群体,广东与福建两省作为中国最大的侨乡,粤闽籍华侨华人广泛地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而华侨华人正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资倚重的力量。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广泛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其超过3,000万的侨商侨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资源,积极挖掘海外侨胞所蕴藏的能量,有利于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再者,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动过程中,华侨华人有著极为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华侨华人是推动建立政治互信的桥梁,也是畅通经贸合作的纽带。他们既能为中国经济建设带来资金、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国外,深度融入当地社会,了解所在国的营商环境和商业规则,拥有著极强的双向推动能力,能有效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华侨华人既是「一带一路」共建者,也是「一带一路」共享者,发挥好华侨华人的作用将会有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发展华侨金融是集友银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路径
集友银行以华侨金融为自身使命和责任担当。回溯集友银行与华侨金融的渊源,创行80年来一直是集友银行的责任和担当。集友银行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倡办,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有极高影响力。长期以来,集友银行践行嘉庚精神,坚持「以行养校」的创行初心,先后投入集美学校股息及红利超过28亿港元,长期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目前集友银行华侨华人资本占比近三分之一,可以说从诞生起集友银行就烙下了深刻的「华侨基因」。
随著「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惠侨措施,吸引越来越多华侨华人加入。集友银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侨为桥,助力侨企侨人的发展,凝聚侨心,汇聚侨力,为这个与祖国骨肉相联的海外群体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期望赋能华侨华人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而这也是集友银行当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弘扬集友银行嘉庚精神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
集友银行开展华侨金融的愿景与布局
集友银行新成立了「跨境业务与华侨金融部」,立足香港,联系内地和海外,开启华侨金融服务的新篇章,以专业化、广泛化、特色化、精细化服务的「专广特精」的更高要求,开启新的国际化布局,扎根香港并服务「一带一路」沿线的优势和特色,广泛团结海内外侨胞侨眷,持续推动华侨金融创新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华侨华人专属银行,致力成为华侨金融优选银行。
一是构建服务网络。经过多年发展,集友银行及母行厦门国际银行形成了「以内地为主体、以港澳为两翼」的战略布局。未来集友银行将积极依托战略布局优势,沿著「海上丝绸之路」,将金融服务从内地沿海省份、香港、澳门向东南亚辐射,为「一带一路」沿线的中资企业、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提供全方位、国际多元的金融服务。
二是创建服务标杆。2022年12月,母行厦门国际银行已参照国家、金融行业相关标准,结合多年服务实践经验,研究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境内业界首个华侨金融服务标准。该标准将全面打造华侨金融企事业客户、个人客户和同业客户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线上、线下、合作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对推动华侨金融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专业化发展和同业实践具有参考意义。集友银行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香港,联接中国内地和海外,进一步推动特色化华侨金融服务标准建设。
三是打造专属服务。根据当地客户具体侨情,从资本来源、企业规模和产业分布等多个方面对客户进行分群,根据华侨华人企业的特色需求作出快速响应,通过融合线上和线下,打通资产端和负债端,为华侨华人客户群量身定制华侨金融跨境一站式服务,内容涵盖跨境结算、跨境外币交易以及跨境融资、财务顾问服务等,切实满足华侨华人企业跨境金融的个性化需求。
四是三地协同联动。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借助集友银行及母行厦门国际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境内外布局以及多牌照优势,搭好金融服务「桥梁」,支持「一带一路」企业对外发展,通过三地机构联动开展跨境结算、跨境融资、基金债券以及商投联动等,延伸海外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三地机构资源最优组合服务侨企侨人。
五是建立生态联盟。紧密联动具有华侨华人背景的海内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及侨商协会等,通过经验交流、信息共享、业务合作等形式,逐步建立特色化的华侨金融生态联盟,共同开辟服务华侨金融客户的渠道,加大对侨资企业及侨胞眷属的金融支持。
厦门国际银行和集友银行以全方位的跨境金融助力华侨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侨企侨人。这不仅是赋能华侨华人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集友银行弘扬嘉庚精神,秉承初心,致力于成长为华侨金融优选银行的必由之路。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3年9-10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18/hQgJWMs6dNbZIJz7rcprCcnpyDXKx5TwIav.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王冰玲 | 集友银行业务总监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广大华侨华人和侨企踊跃参与,既是「一带一路」共建者,也是「一带一路」共享者。从诞生起就烙下「华侨基因」的集友银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与侨商侨企联系紧密的独特优势,持续推动华侨金融创新发展,全方位布局华侨金融服务,打造特色鲜明的华侨华人专属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凝聚侨心、汇聚侨力。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通过强化与沿线各国的合作,挖掘沿线区域的市场潜力,带动国内外市场「双循环」发展,进而可以极大地增进与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通过合作共赢,中国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内生动力、工业进程等都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深化了中国和沿线各国的合作关系。在此十年间,海外华侨和侨企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集友银行华侨金融为之应运而生。
华侨华人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力量
首先,我们身处的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的开放前沿和产业高地,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产业基础最扎实,通过立足于「一带一路」的大平台,大湾区的发展红利、技术经验和产业需求将向中国经济腹地加速延伸,通过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可与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深度联接,更好地带动内地及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
其次,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中孕育了中国最大的华侨群体,广东与福建两省作为中国最大的侨乡,粤闽籍华侨华人广泛地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而华侨华人正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资倚重的力量。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广泛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其超过3,000万的侨商侨企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资源,积极挖掘海外侨胞所蕴藏的能量,有利于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再者,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动过程中,华侨华人有著极为重要和特殊的作用,华侨华人是推动建立政治互信的桥梁,也是畅通经贸合作的纽带。他们既能为中国经济建设带来资金、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国外,深度融入当地社会,了解所在国的营商环境和商业规则,拥有著极强的双向推动能力,能有效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华侨华人既是「一带一路」共建者,也是「一带一路」共享者,发挥好华侨华人的作用将会有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发展华侨金融是集友银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路径
集友银行以华侨金融为自身使命和责任担当。回溯集友银行与华侨金融的渊源,创行80年来一直是集友银行的责任和担当。集友银行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倡办,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有极高影响力。长期以来,集友银行践行嘉庚精神,坚持「以行养校」的创行初心,先后投入集美学校股息及红利超过28亿港元,长期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目前集友银行华侨华人资本占比近三分之一,可以说从诞生起集友银行就烙下了深刻的「华侨基因」。
随著「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惠侨措施,吸引越来越多华侨华人加入。集友银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侨为桥,助力侨企侨人的发展,凝聚侨心,汇聚侨力,为这个与祖国骨肉相联的海外群体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期望赋能华侨华人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而这也是集友银行当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弘扬集友银行嘉庚精神的最有效的路径之一。
集友银行开展华侨金融的愿景与布局
集友银行新成立了「跨境业务与华侨金融部」,立足香港,联系内地和海外,开启华侨金融服务的新篇章,以专业化、广泛化、特色化、精细化服务的「专广特精」的更高要求,开启新的国际化布局,扎根香港并服务「一带一路」沿线的优势和特色,广泛团结海内外侨胞侨眷,持续推动华侨金融创新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华侨华人专属银行,致力成为华侨金融优选银行。
一是构建服务网络。经过多年发展,集友银行及母行厦门国际银行形成了「以内地为主体、以港澳为两翼」的战略布局。未来集友银行将积极依托战略布局优势,沿著「海上丝绸之路」,将金融服务从内地沿海省份、香港、澳门向东南亚辐射,为「一带一路」沿线的中资企业、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提供全方位、国际多元的金融服务。
二是创建服务标杆。2022年12月,母行厦门国际银行已参照国家、金融行业相关标准,结合多年服务实践经验,研究制定并发布了中国境内业界首个华侨金融服务标准。该标准将全面打造华侨金融企事业客户、个人客户和同业客户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线上、线下、合作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对推动华侨金融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专业化发展和同业实践具有参考意义。集友银行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香港,联接中国内地和海外,进一步推动特色化华侨金融服务标准建设。
三是打造专属服务。根据当地客户具体侨情,从资本来源、企业规模和产业分布等多个方面对客户进行分群,根据华侨华人企业的特色需求作出快速响应,通过融合线上和线下,打通资产端和负债端,为华侨华人客户群量身定制华侨金融跨境一站式服务,内容涵盖跨境结算、跨境外币交易以及跨境融资、财务顾问服务等,切实满足华侨华人企业跨境金融的个性化需求。
四是三地协同联动。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借助集友银行及母行厦门国际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境内外布局以及多牌照优势,搭好金融服务「桥梁」,支持「一带一路」企业对外发展,通过三地机构联动开展跨境结算、跨境融资、基金债券以及商投联动等,延伸海外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三地机构资源最优组合服务侨企侨人。
五是建立生态联盟。紧密联动具有华侨华人背景的海内外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及侨商协会等,通过经验交流、信息共享、业务合作等形式,逐步建立特色化的华侨金融生态联盟,共同开辟服务华侨金融客户的渠道,加大对侨资企业及侨胞眷属的金融支持。
厦门国际银行和集友银行以全方位的跨境金融助力华侨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侨企侨人。这不仅是赋能华侨华人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集友银行弘扬嘉庚精神,秉承初心,致力于成长为华侨金融优选银行的必由之路。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3年9-10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10/18/hQgJWMs6dNbZIJz7rcprCcnpyDXKx5TwIav.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