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学突破大理海菜储藏保鲜技术,未来可供港澳高端消费
紫荆杂志(记者肖扬)8月3日云南报道:日前,上海交通大学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校地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云南大理洱源海菜贮藏保鲜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主任岳进介绍,受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孔海南老师委托,她带领创新中心科研团队于2023年5月下旬开始洱源海菜营养品质评价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和洱源县高度重视海菜产业化工作,专门协调资金用于支持此项研究。研究人员对海菜进行了营养组分、微量元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等多维度分析,初步形成海菜营养品质评价:海菜膳食纤维以及总酚含量较高,鲜食可以作为日常膳食纤维以及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其干基蛋白含量在水生植物中相对较高,矿物质元素 Mg、Fe 含量丰富,乾燥后可以用于植物蛋白和矿物质元素补充剂。同时,研究人员通过对保鲜技术多组别对照处理、观察、检测和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协同及综合运用,成功将海菜贮藏保鲜稳定期限提升至12天。岳进团队的龙洋洋、成传香、雷宇洁、闵甜甜等人参与了此项研究,团队将进一步开展贮藏保鲜技术应用到保鲜包装产业化的研究。
孔海南教授表示,海菜营养品质研究和贮藏保鲜重要技术突破对于下一步海菜产业化工作意义重大。贮藏保鲜稳定期限的提升,将使海菜由现行冷链空运转向冷链陆运,有助于拓展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高端市场销售管道,融入全国主流消费市场。市场拓展和销量攀升将直接稳定和提高洱源当地鲜菜价格,科学的低成本产业装备化保鲜技术又能够降低运输和消费成本,形成良性发展回圈,进而助推洱源县扩大海菜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百姓就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量变和质变。
上海交通大学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学定点帮扶洱源县长期长效举措的关键环节。2023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率团赴洱源县推进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并见证洱源县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成立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创新中心融入上海交通大学“丰源甄选”平台,打造地方、校方与校友协同的立足洱源、面向大理、辐射云南集检测认证、包装创意、品牌管理、直播电商及公益反哺于一体的闭环商业模式。目前高原特色健康食品(洱源)创新中心和“丰源甄选”平台已围绕洱源县梅果产业精加工发酵梅酒专案开展前期品质评价、提升和包装及品牌赋能工作,进展良好。随著海菜贮藏保鲜技术和产业结合不断深入,洱源海菜也将成为“丰源甄选”平台的优选推荐。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8/3/zHlN87p7Gt3foJkVyMeO9YsZf1rc0pAhjag.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