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宝贵典籍版本是记录历史、见证文明的“金种子”,中国国家版本馆则是存放和保管“金种子”的“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一总三分”组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自去年7月30日开馆以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观体验,在行走中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感受民族文化根脉的脉动。本文聚焦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和杭州、西安分馆,关注其重点展览、常设展陈作为新看点给各地带来的新流量。
中央总馆文瀚阁
主题党日活动热门之选

去年7月23日,位于北京昌平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正式落成。今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他强调:“我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我非常关注、亲自批准的项目,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目前,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入藏版本量共计1600万余册(件),开馆展品达上万件/套,涵盖十大类版本类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同时吸纳具有历史文化传承价值的中华古籍、革命文献、宗教文献、雕版拓片、碑帖家谱、钱币邮票、影视剧数字版和外国精品版本等。
追随总书记的足迹,越来越多的团体来到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炎热的7月,随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国扎实展开、稳步推进,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以特色化展陈为党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的参观团体。
据了解,以中国历史发展与中华文明演进为主线,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形成了“1个主题展览+2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的格局。同时,设置国家书房和文瀚厅2个精品陈列,北区库房和洞库5个特色库展,打造融合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场馆功能形态于一体,政治性、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相统一的版本展示体系,著力发挥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浓厚的文化传承和版本保藏意识,版本对中华文明的传播绵延贡献甚伟。”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中国国家版本馆将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明、展现盛世气象、融合古今之美、泽被千秋万代的国家级文化殿堂,以版本的独特视角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讴歌民族精神。”
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掩映在山水园林中的文瀚阁典雅庄严,池畔古亭匾额点以“汇流澄鉴”四字,寓意“汇集知识之源,洞悉古今之理”。
作为前厅的文兴楼也被称为一号馆,“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等专题展览呈现了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版本工艺、邮票和货币的发展变迁,从不同侧面展现丰厚的中华文化遗产;文华堂内,来源于宋代石刻天文图的星空穹顶璀璨夺目,数个巨型红木书柜环立四周,柜中陈列著3万余册具有传世价值的经典著作。文华堂内的“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则立体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走出文华堂,标志性建筑文瀚阁迎面而来。文瀚阁是全馆的制高点,位于中轴北端,坐落在台基之上,依山面水,气势恢宏。 7月10日,在文瀚阁中的“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主题展览上,来自北京市社科院的党员干部在《共产党宣言》现存于世的唯一一页手稿前观摩良久,仔细聆听有关毛泽东同志修改《反对本本主义》的讲解;在“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中,不少参观党员还饶有兴趣地在各个版本的《新华字典》前讨论自己使用过的版本。
突出展藏结合,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还设立“渊溯津澜——《四库全书》文瀚合璧”古籍库展,同台展示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4阁部分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设置“汉藏蒙满文经版”特藏展,同台展示汉藏蒙满文《大藏经》雕版。一位党员激动地表示:“为我们拥有伟大的中华文明自豪,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刘成勇表示:“作为展示中国形象的新窗口,中国国家版本馆肩负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使命,将充分挖掘版本特色、发挥版本优势,搭建中外交流互鉴桥梁,为世界读懂中国、中国了解世界打开又一扇文化之窗。”
据了解,自落成以来,中国国家版本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加大对海外中华版本资源回归和外国精品版本建设投入,著力推进留存海外珍贵中华历史影像和重要文献的收藏研究;贴近海外受众需求,举办高层次的国际版本文化活动,打造文瀚论坛、中国国家版本馆特色版本巡展等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活动品牌,推广富有文化底蕴、蕴含民族智慧、体现时代风貌的特色版本,彰显中华文明独特魅力;通过国际书展、“中国文化年”等途径,加强与世界知名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交流合作,建立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助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刘成勇还表示,欢迎世界各国从事和热爱版本研究的专家学者,特别是汉学家和青年文化使者,前来中国国家版本馆实地交流,共同开展版本前沿问题、中外版本比较等研究,中国国家版本馆会竭诚为海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便利与服务。
杭州分馆文润阁
江南韵味辨识度极高

北朝写本《大般涅槃经》、宋刻本《前汉书》,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清代民间文书——嫁娶礼单,茅盾、钱学森等近代历史文化名人的手稿信札……一边是火热的天气,一边是火热的展览。随著杭州国家版本馆“文献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览”展的提升,这里又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自去年7月底开馆以来,该馆已累计接待预约观众超过53万人次。
随山就势、疏密有致
走进杭州国家版本馆,建筑中的龙泉青瓷屏扇借用宋人绘画中的画屏意念,营造出大气灵动的现代宋韵……毗邻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的杭州国家版本馆,又名“文润阁”。它随山就势、疏密有致,南园北馆、馆园一体的江南韵味和园景互融、多重院落的宋韵之美,无不彰显中华传统文化气息和诗画浙江的辨识度。
据介绍,杭州国家版本馆以版本收藏保护、保藏研究为主要任务,是中华版本传世工程“一总三分”保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异地灾备库、江南特色版本库及华东地区版本资源聚集中心。
记者了解到,展厅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杭州国家版本馆,目前拥有各类版本达250万册(件),其中,包括北朝写本《大般涅槃经》、隋代写本《华严经》、五代刻本《雷峰塔经》、宋刻本《万卷菁华后集》等古籍版本。此外,馆中还藏有茅盾、巴金、钱学森等近现代名人手稿660余件,以及1142册涵盖78种语言的《共产党宣言》等一批珍贵版本。按照“服务展览、捐赠优先、突出系列”原则,该馆加快推进藏品,今年已累计完成50万册(件)藏品的整理、编目、登记和数字化工作。
杭州国家版本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版本的鉴定论证、专业咨询工作,为版本收藏、研究和整理提供学术支撑,该馆专门成立了由14名资深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同时,围绕挖掘版本内涵、研究版本现象、弘扬版本文化,搭建具有原创性的版本研究和交流学术平台。
此外,为推动研究成果转化,该馆组织实施嘉业堂和官书局珍稀雕版“旧版新印”项目,建成珍稀雕版保护与研究中心和刷印工坊,开展《永乐大典》《共产党宣言》等课题研究,已完成铭刻与写本、刻本与印刷等文润(普及)讲座课题36个。
“数字版本+沉浸多媒体空间”
“数字版本+沉浸多媒体空间”的展陈形式,是杭州国家版本馆的重要亮点。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内,观者可以充分领略数字化技术带来的非一般的沉浸式科技体验。
步入数字展厅,顶天立地的LED屏幕可呈现裸眼3D效果。屏幕上播放著版本馆内数字化的各项内容,其中既有《共产党宣言》这样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有越王州句剑这样的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文物,还有龙井茶这样的浙江著名地理标志产品……不仅屏幕上有效果,地面上也有互动。 “数字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版本类型复杂、安保等级要求高、馆际交流协同不畅、群众文化需求多元等痛点难点,在全国探路先行。”杭州国家版本馆有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该馆还围绕“智慧运行、管理、服务”三大体系和“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三大要求,著力打造“藏品一件事”“安防一件事”“展览一件事”“服务一件事”四大应用场景,目前已成功设计开发了31个系统223个模块,构建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调联动、服务优质高效的智慧版本馆,并初见成效。
惠民服务下沉到基层
“文润阅读室”是杭州国家版本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千万工程”的一项具体举措。自2022年开馆以来,杭州国家版本馆已打造推出“文润讲坛”“文润讲座”“文润阅读角”“文润阅读室”“文润志愿服务联盟”“文润时代宣讲团”等系列品牌,举办“文润讲坛”4期,超70万人次观看直播。由版本人讲版本故事的“文润讲座”,已累计组织130多场,直接参与者7000多人次。
此外,杭州国家版本馆在做好版本收藏保护、保藏研究主业的同时,先后策划推出“版印江南——中国版画版刻版本大展”“文献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览展”“盛世浙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展”“千古风流——浙江历史文化名人展”等系列展览,举办了“名花竞放新时代——何水法作品展”“咫尺江南——林海钟作品展”“营造宋韵——杭州国家版本馆建设文献展”等特展,深受市民和游客欢迎。
今年6月至今,杭州国家版本馆已在余杭区黄湖镇王位山村和临平塘栖丁山河村先后设立“文润阅读室”,将惠民服务直接下沉到基层。村民不仅可以藉阅书籍,还可以交流分享当地的古迹文脉、流传典故。
“未来,我们将设立更多的‘文润阅读室’,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向基层一线延伸。”杭州国家版本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安分馆文济阁
“藏”于秦岭的文明标识

“很骄傲,在巍巍秦岭山脉下,背靠圭峰山,陕西建成如此瞩目的文化工程。这是历史与时代的选择,是人民的期待,展现出如绵延的山脉一样巍峨浩瀚的中华文脉的磅礴气势。”近日,一位预约参观了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文济阁)(简称“西安国家版本馆”)的观众这样感叹。
作为陕西文化新地标,西安国家版本馆秉承“阁藏秦岭 文济华夏”的使命,以昂扬的姿态、丰富的典藏、厚重的积淀谱写著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以“藏之名山 传之后世”的伟绩,肩负起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永续的历史责任。
西安国家版本馆作为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的分馆之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团队设计,依山而建,高台筑阁,次第错落,形成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的建筑序列,体现出“山水相融、天人合一、汉唐气象、中国精神”的理念,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汉唐风格。
记者看到,在西安国家版本馆室外,多处起伏的浮雕艺术墙格外引人注目,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主题:《山河颂》表现了秦岭、黄河等中华地理标识;《圣地光辉》展现了延安宝塔和照金精神等中国革命标识;《文明之光》呈现了黄帝陵、兵马俑等中华文明标识。
拾阶而上来到文济厅,左天禄、右麒麟的雕塑守护著一面近1800平方米的恢宏书墙,书墙背后即是一个个设计规范、设备先进、科学规划的藏书库。现在和未来,国家文化版本的保藏与研究是该馆的重要职能。
“置身于这宏大的保藏展示空间,仰望中华五千年浩瀚文明典籍,唯有感慨与自豪。”一位参观者说。作为序厅的文济厅为展藏一体区,书墙分4层展示有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及《续修四库全书》《四部备要》等中国典籍,汗牛充栋,令人叹为观止。
“文济厅是西安国家版本馆最大的单体建筑,东西宽90米,高20米,迎面书墙集中陈列5万余册历代精品图书版本。”西安国家版本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西安国家版本馆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8.315万平方米,包括读者服务中心、借阅中心、交流中心、保藏中心等18栋单体建筑,馆室设计以竹简、卷轴和屏风等为元素,营造清幽拙朴、书香漫溢的文化氛围。
目前,西安国家版本馆初步建立了古籍善本、红色版本、丝路版本等特色专题库,将收集保藏“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图书版本、电影资料版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本、古籍版本,以及“长安画派”“文学陕军”“陕西戏曲”等地方特色版本等,聚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华版本资源集聚中心、西部区域中心和地方特色版本中心。据统计,西安国家版本馆已征集收藏各类版本243万余册(件),到本世纪中叶保藏量将达到2000万册(件)。
“我们馆在发挥‘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展版本文化及研究成果的传播和运用。按照‘以藏为主、藏展结合’的总体思路,设有‘赓续文脉 踔厉前行——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和‘楮墨遗珍 万里同风——丝绸之路版本展’两个专题展。”西安国家版本馆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中华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以中华文化的经典版本为依托,集中展出彰显民族根脉、延安精神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版本约1743种,力图讲好中华经典版本故事。 “丝绸之路版本展”以文献版本为基础,以陕西典藏为依托,展出有关丝绸之路版本约600种,展示了古往今来丝绸之路上文明互鉴、交流互动的灿烂文化。
以版本系文化、系事、系人,讲好版本背后的故事,充分发挥版本馆的文明标识和文化名片作用。西安国家版本馆展览以陕西存藏的文献古籍以及其他版本资源为展品,设计以绘画、图文、多媒体、雕塑和场景复原等为主,以图书装置和新媒体展示为辅,凸显了展览主题和版本特色。
“西安国家版本馆自开馆以来,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纷纷预约参观。截至今年7月,已接待集体参观946余场次,累计观众21622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家也对版本馆这一新机构有了感性加理性的新认识。作为陕西重要的标志性文化场馆,版本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展馆讲解员表示,有些前来参观的单位想将收藏多年的书籍送到版本馆,给它们找一个更稳妥的家,也有参观者希望在这里看到更多稀世古籍善本。
西安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白光亮表示,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西安国家版本馆高质量发展,努力把西安国家版本馆建设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新阵地和展现新时代版本文化的新高地,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文化报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8/1/sbg1D2chKdnyKraCfMwVQPkwjDWfaiOT23R.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