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宏观经济发展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对国家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判断、精准指挥的结果。下半年,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中国经济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没有悬念。
文|北京 杨宜勇
科学判断,精准指挥。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有效应对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积累了成功经验。因此,我们要继续优化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著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进程。目前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言而总之,上半年开局良好,下半年预期更好。
砥砺前行,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宏观经济发展数据: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人民币,下同),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其中一季度GDP增长4.5%,二季度GDP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这是放开后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消费相继反弹的结果。实践证明,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著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出口有新的亮点。按照人民币计价,上半年的出口是继续增长的,同比增长3.7%。其中,主要是疫情基本结束后的3月和4月出口强势反弹,实现了持续的两位数增长,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8.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2.7%,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
二是金融数据回升明显。上半年,金融支持基建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截至6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8%,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资金支付使用比例已超过70%。与此同时,居民贷款合理增长、成本稳中有降,助力消费稳步恢复。上半年,个人短期消费贷款新增3,009亿元,同比多增4,019亿元。6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居民大宗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线上消费增长较快,服务消费继续回暖。上半年,金融强化对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总而言之,从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没有变。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在不断积累,这也是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好时机。
三是产业结构良性互动。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同比增长3.7%,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82亿元,增长4.3%,工业生产稳步恢复,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0.68%。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4%。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服务业增长较快,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其中,航空运输、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由此可见,中国市场销售增势较好,升级类商品销售加快。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7,532亿元,同比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056亿元,增长8.4%。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0.23%。
四是民生经济高度保障。一方面,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16-24岁、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1.3%、4.1%;25-59岁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4%、4.4%、3.9%、3.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与上月持平。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705万人,同比增长3.2%。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全国居民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加快2.0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7元,同比名义增长5.4%,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同比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7.2%。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6.8%、7.0%、4.7%、6.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393元,同比名义增长5.4%。
全面发力,下半年经济增长值得期待
事实胜于雄辩,真金不怕火炼。上半年,随著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著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要保持政令畅通,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系统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并加强各项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同时,应进一步做好重要商品保供稳价等方面工作。2023年7月6日下午,国务院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要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要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增强工作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科学性。
二要多方共同努力,综合施策扩大需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不断壮大消费热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准入范围,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2023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要求,要把党的领导贯穿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加强雄安新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改革意识强、能力水平高、敢闯敢干、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河北省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雄安新区要履行属地责任,有关地方要积极予以支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主动指导服务,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创造性地贯彻落实,阶段性进行总结评估,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7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于2023年7月20日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三要突出制度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同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下大气力做好引进外资工作。2023年7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会议表示,要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言而总之,只要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中国经济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没有悬念!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8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31/LORXGCUqRdxsmIdHylu9ECNp8SujihML8tx.jpe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宏观经济发展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对国家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判断、精准指挥的结果。下半年,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中国经济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没有悬念。
文|北京 杨宜勇
科学判断,精准指挥。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有效应对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积累了成功经验。因此,我们要继续优化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著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进程。目前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言而总之,上半年开局良好,下半年预期更好。
砥砺前行,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宏观经济发展数据: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人民币,下同),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其中一季度GDP增长4.5%,二季度GDP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这是放开后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消费相继反弹的结果。实践证明,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著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出口有新的亮点。按照人民币计价,上半年的出口是继续增长的,同比增长3.7%。其中,主要是疫情基本结束后的3月和4月出口强势反弹,实现了持续的两位数增长,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8.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2.7%,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
二是金融数据回升明显。上半年,金融支持基建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截至6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8%,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资金支付使用比例已超过70%。与此同时,居民贷款合理增长、成本稳中有降,助力消费稳步恢复。上半年,个人短期消费贷款新增3,009亿元,同比多增4,019亿元。6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居民大宗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线上消费增长较快,服务消费继续回暖。上半年,金融强化对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总而言之,从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没有变。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在不断积累,这也是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好时机。
三是产业结构良性互动。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同比增长3.7%,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82亿元,增长4.3%,工业生产稳步恢复,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0.68%。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4%。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服务业增长较快,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其中,航空运输、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由此可见,中国市场销售增势较好,升级类商品销售加快。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7,532亿元,同比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056亿元,增长8.4%。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0.23%。
四是民生经济高度保障。一方面,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16-24岁、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1.3%、4.1%;25-59岁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4%、4.4%、3.9%、3.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与上月持平。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705万人,同比增长3.2%。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全国居民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加快2.0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7元,同比名义增长5.4%,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同比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7.2%。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6.8%、7.0%、4.7%、6.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393元,同比名义增长5.4%。
全面发力,下半年经济增长值得期待
事实胜于雄辩,真金不怕火炼。上半年,随著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著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要保持政令畅通,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加快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系统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并加强各项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同时,应进一步做好重要商品保供稳价等方面工作。2023年7月6日下午,国务院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要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要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增强工作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科学性。
二要多方共同努力,综合施策扩大需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不断壮大消费热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准入范围,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2023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要求,要把党的领导贯穿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加强雄安新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改革意识强、能力水平高、敢闯敢干、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河北省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雄安新区要履行属地责任,有关地方要积极予以支持,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主动指导服务,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创造性地贯彻落实,阶段性进行总结评估,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7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于2023年7月20日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三要突出制度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同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下大气力做好引进外资工作。2023年7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会议表示,要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言而总之,只要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中国经济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没有悬念!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8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31/LORXGCUqRdxsmIdHylu9ECNp8SujihML8tx.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