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三年疫情,终于迎来全面复常的时刻。香港市民恢复离港外游,世界各地商人和旅客亦重临香江,各个海陆空出入境管制站重现睽违已久的热闹人潮,市面亦逐渐回复生气。正值香港社会迈入“由治及兴”的崭新阶段,入境事务处 (入境处)将一如过往,竭力配合香港特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同时继续应用创新科技,提升通关效率,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互联互通,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文|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 区嘉宏
招才引智 塑造优势
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必须”中提及“必须保持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全球唯一集合中国优势和环球优势于一身的城市。为了不断强化发展动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和保持香港的优势,新一届特区政府突破传统思维,以主动出击的策略“抢人才”。特区政府于去年12月28日率先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高才通),向外界展示香港罗致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的决心和诚意。相对于其他人才入境计划,全新推出的高才通的申请条件及要求简单直接。年薪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内累积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便合乎高才通的申请资格,而且不设人数限额。未符工作经验要求但最近五年内毕业的百强大学毕业生亦可申请高才通,年度配额为一万个,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获批高才通来港的人士,可获准在港逗留24个月,并可携同配偶及十八岁以下未婚子女来港工作和生活。同时,特区政府亦优化现行的输入人才计划,精简申请程序,为优才、专业人士和企业家提供更大的入境便利。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符合“人才清单”相关专业要求的合资格申请人可通过“综合计分制”取得30分额外分数,显著增加申请人获批机会。另一方面,在“一般就业政策”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下,如引入人才的职位属“人才清单”表列专业,雇主无须证明本地招聘困难,可直接提出申请,以缩短雇主招聘外来人才的时间。
事实证明,积极主动吸纳人才的策略十分奏效。截至今年6月底,即计划推出以来的半年内,入境处收到的申请已突破10万宗,是特区政府原先订下每年35,000名人才目标的三倍。其中,高才通计划的反应尤为踊跃,同期已收到约37,000宗申请,其中约26,000宗已获批准。成功获批的高薪申请人从事的行业范围广泛且多元化,包括资讯科技、金融服务业等。而成功获批的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主要毕业于中国内地、美国、英国、澳洲及加拿大,他们修读的学科亦非常广泛,有金融、会计、商业经济、资讯科技、国际贸易和语文等。新增的外来人才大大增强了香港的人才库,有助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进创新科技和文化艺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面对签证申请量大增的情况,入境处灵活调配人手及简化审核程序,以秉持一贯的专业高效精神审批各项签证申请。同时,我们致力推广电子服务,让申请人能享受更灵活的申请体验。由2021年12月起,入境处推出了电子化签证申请服务,并于去年年底将服务扩展至所有签证申请类别。申请人可以透过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或入境处网页完成整个递交申请、付款及领取电子签证的程序,无需前往入境处办理手续。在网上递交申请后,申请人亦可在网上补交文件及查询申请状况。申请获批后,申请人可透过申请结果通知书所载的网上缴费网页连结在网上缴费,然后自行下载或列印“电子签证”。此安排为申请人带来更便捷的签证服务,同时更有助入境处人员能加快审批签证申请。
入境处将继续真心爱才、倾心引才,全力审批和高效处理各项签证申请,并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广各项人才计划,配合国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著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联通湾区 便利通关
入境处秉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信念,著力实践二十大报告提及的“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运用创新科技手段不断完善陆路口岸的基建设施,入境处将继续提升通关效率,让往来港深两地的人流车流更加便利快捷,旅客过关更为畅顺舒适。今年4月底起,入境处调整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持有人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系统服务的合资格年龄至11岁或以上,让更多访港旅客可以自助办理出入境手续,进一步提升各口岸的旅客处理能力。
此外,入境处于2021年12月推出“非触式e-道”服务,利用容貌识别技术,让已登记的香港居民透过入境处“非触式e-道”流动应用程式产生加密二维码办理自助出入境手续。有关新措施广受市民欢迎,现时已有超过260万名香港居民登记使用。自今年7月21日起,“非触式e-道”服务范围更扩展至所有年满11岁或以上的非本地学生、外籍家庭佣工及输入劳工,经登记后,上述三类人士可以使用设置在各口岸的“非触式e-道”,自助办理出入境手续。现时,这些香港居民经传统柜位办理出入境手续所需的时间大约为15秒,在新措施推出后,过关的时间会大幅缩减至7秒,为上述42万名香港居民带来更便捷的出入境服务,并有效提升各个口岸的通关效率。
同时,入境处亦配合特区政府调整部分陆路口岸的功能,并且延长通关时间,以落实“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跨境货物运输布局。跨境货车将改用东部的莲塘/香园围口岸和西部的深圳湾口岸,其余的陆路口岸则集中于客运通关服务,以此来提升口岸的整体处理能力和效益,促进大湾区内城市人员和物资高效便捷流动。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是大湾区大型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粤港澳三地政府一直紧密联系合作,在政策上互相配合并积极创新,推动优化口岸设施,用好港珠澳大桥,将大桥的协同效益最大化。“港车北上”计划已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获批的香港私家车可以经大桥往来香港与广东省,让更多人可以亲身驾车感受这项国家级工程的磅礡气势,体验湾区城市“一小时生活圈”的大格局。
此外,入境处及相关政策局、部门与深圳有关工作单位正积极协商,全力推展皇岗及沙头角口岸的重建工作,并透过在新口岸实施“一地两检”安排和正研究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边检查验模式,大幅提升新口岸的客流和处理能力。在新的查验模式下,出入境双方的自助通道和柜枱将在两地口岸边界线上并排建立,旅客只需排一次队、检查一次证件便可经过出入境双方的检查区域完成两地的出入境手续,大大节省旅客过关时间。入境处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从硬件及软件方面优化现有的出入境系统,以配合新的查验模式,为市民和旅客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出入境检查服务。
坚守使命 维护国安
作为一支执法与服务并重的纪律部队,入境处将不遗余力把守国家南大门,拒绝不受欢迎的人物入境,坚决担起全面落实香港国安法的责任。
入境处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部署上,经“前、中、后”三道门重重组成。“前”者,指防止不法分子进入香港这个国家南大门和国际枢纽。我们在便利人员往来的同时,亦不遗余力实施严格的出入境及签证管制,坚决拒绝不受欢迎人物进入香港或留港,并会阻截涉嫌干犯罪行人员离开香港。“中”者,指致力打击干犯出入境罪行的第二重防线工作。
入境处与内地执法机关一直紧密合作,加强情报分析及强化执法工作,全力侦查及防止一切与出入境有关罪行、防范恐怖活动、打击跨境偷渡、追捕偷运人蛇犯罪集团等。“后”者,指把不受欢迎而滞留在港的非香港居民,有效、有序、有理遣送回国或原居地,果断把他们递解离境。
正如行政长官的多次公开提醒,近期香港社会秩序虽然回复平稳,但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维护国家安全是入境处的光荣使命,任重而道远。入境处必定会保持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时刻警惕各种暗流涌动,不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从根本上确保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国家的坚定支持和“一国两制”的坚实保障下,香港的未来将大有可为,风光无限。入境处会继续竭尽所能,配合国家、特区的发展和市民的期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贯彻入境处的理想使命,为确保国家安全和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文中图片均由香港入境处提供,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8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27/XwP15xkfyfBMKZwkSbHyx285igAoPX5oh9z.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经历三年疫情,终于迎来全面复常的时刻。香港市民恢复离港外游,世界各地商人和旅客亦重临香江,各个海陆空出入境管制站重现睽违已久的热闹人潮,市面亦逐渐回复生气。正值香港社会迈入“由治及兴”的崭新阶段,入境事务处 (入境处)将一如过往,竭力配合香港特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同时继续应用创新科技,提升通关效率,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互联互通,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文|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处长 区嘉宏
招才引智 塑造优势
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必须”中提及“必须保持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全球唯一集合中国优势和环球优势于一身的城市。为了不断强化发展动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和保持香港的优势,新一届特区政府突破传统思维,以主动出击的策略“抢人才”。特区政府于去年12月28日率先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高才通),向外界展示香港罗致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的决心和诚意。相对于其他人才入境计划,全新推出的高才通的申请条件及要求简单直接。年薪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内累积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便合乎高才通的申请资格,而且不设人数限额。未符工作经验要求但最近五年内毕业的百强大学毕业生亦可申请高才通,年度配额为一万个,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获批高才通来港的人士,可获准在港逗留24个月,并可携同配偶及十八岁以下未婚子女来港工作和生活。同时,特区政府亦优化现行的输入人才计划,精简申请程序,为优才、专业人士和企业家提供更大的入境便利。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符合“人才清单”相关专业要求的合资格申请人可通过“综合计分制”取得30分额外分数,显著增加申请人获批机会。另一方面,在“一般就业政策”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下,如引入人才的职位属“人才清单”表列专业,雇主无须证明本地招聘困难,可直接提出申请,以缩短雇主招聘外来人才的时间。
事实证明,积极主动吸纳人才的策略十分奏效。截至今年6月底,即计划推出以来的半年内,入境处收到的申请已突破10万宗,是特区政府原先订下每年35,000名人才目标的三倍。其中,高才通计划的反应尤为踊跃,同期已收到约37,000宗申请,其中约26,000宗已获批准。成功获批的高薪申请人从事的行业范围广泛且多元化,包括资讯科技、金融服务业等。而成功获批的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生主要毕业于中国内地、美国、英国、澳洲及加拿大,他们修读的学科亦非常广泛,有金融、会计、商业经济、资讯科技、国际贸易和语文等。新增的外来人才大大增强了香港的人才库,有助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进创新科技和文化艺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面对签证申请量大增的情况,入境处灵活调配人手及简化审核程序,以秉持一贯的专业高效精神审批各项签证申请。同时,我们致力推广电子服务,让申请人能享受更灵活的申请体验。由2021年12月起,入境处推出了电子化签证申请服务,并于去年年底将服务扩展至所有签证申请类别。申请人可以透过入境处流动应用程式或入境处网页完成整个递交申请、付款及领取电子签证的程序,无需前往入境处办理手续。在网上递交申请后,申请人亦可在网上补交文件及查询申请状况。申请获批后,申请人可透过申请结果通知书所载的网上缴费网页连结在网上缴费,然后自行下载或列印“电子签证”。此安排为申请人带来更便捷的签证服务,同时更有助入境处人员能加快审批签证申请。
入境处将继续真心爱才、倾心引才,全力审批和高效处理各项签证申请,并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广各项人才计划,配合国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著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联通湾区 便利通关
入境处秉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信念,著力实践二十大报告提及的“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运用创新科技手段不断完善陆路口岸的基建设施,入境处将继续提升通关效率,让往来港深两地的人流车流更加便利快捷,旅客过关更为畅顺舒适。今年4月底起,入境处调整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持有人使用自助出入境检查系统服务的合资格年龄至11岁或以上,让更多访港旅客可以自助办理出入境手续,进一步提升各口岸的旅客处理能力。
此外,入境处于2021年12月推出“非触式e-道”服务,利用容貌识别技术,让已登记的香港居民透过入境处“非触式e-道”流动应用程式产生加密二维码办理自助出入境手续。有关新措施广受市民欢迎,现时已有超过260万名香港居民登记使用。自今年7月21日起,“非触式e-道”服务范围更扩展至所有年满11岁或以上的非本地学生、外籍家庭佣工及输入劳工,经登记后,上述三类人士可以使用设置在各口岸的“非触式e-道”,自助办理出入境手续。现时,这些香港居民经传统柜位办理出入境手续所需的时间大约为15秒,在新措施推出后,过关的时间会大幅缩减至7秒,为上述42万名香港居民带来更便捷的出入境服务,并有效提升各个口岸的通关效率。
同时,入境处亦配合特区政府调整部分陆路口岸的功能,并且延长通关时间,以落实“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跨境货物运输布局。跨境货车将改用东部的莲塘/香园围口岸和西部的深圳湾口岸,其余的陆路口岸则集中于客运通关服务,以此来提升口岸的整体处理能力和效益,促进大湾区内城市人员和物资高效便捷流动。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是大湾区大型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粤港澳三地政府一直紧密联系合作,在政策上互相配合并积极创新,推动优化口岸设施,用好港珠澳大桥,将大桥的协同效益最大化。“港车北上”计划已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获批的香港私家车可以经大桥往来香港与广东省,让更多人可以亲身驾车感受这项国家级工程的磅礡气势,体验湾区城市“一小时生活圈”的大格局。
此外,入境处及相关政策局、部门与深圳有关工作单位正积极协商,全力推展皇岗及沙头角口岸的重建工作,并透过在新口岸实施“一地两检”安排和正研究的“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边检查验模式,大幅提升新口岸的客流和处理能力。在新的查验模式下,出入境双方的自助通道和柜枱将在两地口岸边界线上并排建立,旅客只需排一次队、检查一次证件便可经过出入境双方的检查区域完成两地的出入境手续,大大节省旅客过关时间。入境处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从硬件及软件方面优化现有的出入境系统,以配合新的查验模式,为市民和旅客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出入境检查服务。
坚守使命 维护国安
作为一支执法与服务并重的纪律部队,入境处将不遗余力把守国家南大门,拒绝不受欢迎的人物入境,坚决担起全面落实香港国安法的责任。
入境处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部署上,经“前、中、后”三道门重重组成。“前”者,指防止不法分子进入香港这个国家南大门和国际枢纽。我们在便利人员往来的同时,亦不遗余力实施严格的出入境及签证管制,坚决拒绝不受欢迎人物进入香港或留港,并会阻截涉嫌干犯罪行人员离开香港。“中”者,指致力打击干犯出入境罪行的第二重防线工作。
入境处与内地执法机关一直紧密合作,加强情报分析及强化执法工作,全力侦查及防止一切与出入境有关罪行、防范恐怖活动、打击跨境偷渡、追捕偷运人蛇犯罪集团等。“后”者,指把不受欢迎而滞留在港的非香港居民,有效、有序、有理遣送回国或原居地,果断把他们递解离境。
正如行政长官的多次公开提醒,近期香港社会秩序虽然回复平稳,但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维护国家安全是入境处的光荣使命,任重而道远。入境处必定会保持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时刻警惕各种暗流涌动,不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从根本上确保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国家的坚定支持和“一国两制”的坚实保障下,香港的未来将大有可为,风光无限。入境处会继续竭尽所能,配合国家、特区的发展和市民的期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贯彻入境处的理想使命,为确保国家安全和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文中图片均由香港入境处提供,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8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27/XwP15xkfyfBMKZwkSbHyx285igAoPX5oh9z.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