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肯定同学们在来信中深刻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身为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香港同胞素有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勉励大家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习主席的回信,进一步表达了对香港青少年成长成才之路的战略思考和方向引领。
习主席的回信不仅是写给培侨中学学生的,更是写给香港广大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和香港社会各界的。习主席的回信饱含对香港一以贯之的深切关爱、真切引领、殷切期望。其中对于香港青少年的拳拳嘱托、孜孜教诲和深深期待,尤其令人动容。香港青少年乃至香港社会各界,实应认真学习、深刻体会习主席回信的精髓,以爱国爱港的实际行动来回馈国家的厚爱,不辜负习主席关心、牵挂和重托!
习主席在回信中谆谆教导大家要知与行结合,知世情与知国情结合,家国情怀与过硬本领结合,成长成才与贡献家国结合,这既是对香港青少年的祝福勉励,对“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爱国传统代代相传的期望,更是为香港青少年成长成才指明了一条正确道路,必将引领和激励香港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本领磨炼与国家复兴大业和香港建设发展结合起来,知行合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香港的未来,他们的成长成才需要全社会重视。在习主席回信精神指引下,我们坚信,特区政府一定会进一步推动和加强爱国主义和国民教育,并提供有利于香港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和具正向思维的新一代。在此笔者建议,特区政府可利用好政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金,搭建一个百万同胞看祖国的平台,大力宣传中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别是对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英雄以及中央支援香港抗击新冠疫情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这里的宣传不只是用文字,而是综合运用文字、照片、视频、影视、戏曲等多元形式进行全媒体、全方位宣传。比如可以制作一些相关的视频短片,这些短片要在香港的各个角落,如地铁、车站、码头、机场、社区以及各个大厦 ,进行大量的反复播放,让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看到视频之后,生发出对国家强烈的好奇心,进而自发地去百度、Google搜索,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求,引导青年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强化他们的家国情怀、国家观念和国民身份认同,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并将爱国爱港精神化作行动,薪火相传。
我们坚信,香港各界也一定会遵循习近平主席的引领,更加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帮助他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帮助他们把准人生航向,激发不竭动力,锤炼过硬本领;为他们铺路搭桥,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引导他们把握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培养更多堪当时代重任的“一国两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会长、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基金会主席)
https://minio.bau.com.hk/zjsp/NtLeYLLJo95hQqPzTzIsUyZzNTfvWxlh.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7月24日,习近平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肯定同学们在来信中深刻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身为香港年轻一代的使命与担当,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广大香港同胞素有爱国爱港光荣传统,这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勉励大家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习主席的回信,进一步表达了对香港青少年成长成才之路的战略思考和方向引领。
习主席的回信不仅是写给培侨中学学生的,更是写给香港广大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和香港社会各界的。习主席的回信饱含对香港一以贯之的深切关爱、真切引领、殷切期望。其中对于香港青少年的拳拳嘱托、孜孜教诲和深深期待,尤其令人动容。香港青少年乃至香港社会各界,实应认真学习、深刻体会习主席回信的精髓,以爱国爱港的实际行动来回馈国家的厚爱,不辜负习主席关心、牵挂和重托!
习主席在回信中谆谆教导大家要知与行结合,知世情与知国情结合,家国情怀与过硬本领结合,成长成才与贡献家国结合,这既是对香港青少年的祝福勉励,对“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爱国传统代代相传的期望,更是为香港青少年成长成才指明了一条正确道路,必将引领和激励香港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本领磨炼与国家复兴大业和香港建设发展结合起来,知行合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香港的未来,他们的成长成才需要全社会重视。在习主席回信精神指引下,我们坚信,特区政府一定会进一步推动和加强爱国主义和国民教育,并提供有利于香港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和具正向思维的新一代。在此笔者建议,特区政府可利用好政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金,搭建一个百万同胞看祖国的平台,大力宣传中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别是对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英雄以及中央支援香港抗击新冠疫情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这里的宣传不只是用文字,而是综合运用文字、照片、视频、影视、戏曲等多元形式进行全媒体、全方位宣传。比如可以制作一些相关的视频短片,这些短片要在香港的各个角落,如地铁、车站、码头、机场、社区以及各个大厦 ,进行大量的反复播放,让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看到视频之后,生发出对国家强烈的好奇心,进而自发地去百度、Google搜索,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求,引导青年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强化他们的家国情怀、国家观念和国民身份认同,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并将爱国爱港精神化作行动,薪火相传。
我们坚信,香港各界也一定会遵循习近平主席的引领,更加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帮助他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厚植家国情怀;帮助他们把准人生航向,激发不竭动力,锤炼过硬本领;为他们铺路搭桥,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引导他们把握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培养更多堪当时代重任的“一国两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大湾区金融科技促进总会会长、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基金会主席)
https://minio.bau.com.hk/zjsp/NtLeYLLJo95hQqPzTzIsUyZzNTfvWxl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