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百年古迹些利街清真寺 中环闹市中的异国风
位于中环闹市中的些利街清真寺,去年年初获特区政府升格成法定古迹的一级历史建筑,是首度有清真寺列为法定古迹。些利街清真寺不但整栋建筑物以薄荷绿及粉红色建成,外型十分少女心外,当中的历史意义亦十分重要。
与本港开埠历史息息相关
沿著些利街的扶手电梯往半山方向前进至摩罗庙街,你会看到一栋整体以薄荷绿色为主色调,采用传统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些利街清真寺(Jamia Mosque,又名回教清真礼拜总堂),建于1849年,至今已有174年历史。
些利街清真寺屹立城中超过一世纪,可说是本地穆斯林社羣的奠基之地。这座十九世纪就已存在的清真寺事实上跟香港的开埠历史息息相关。
香港开埠后,各种机遇随之而来,吸引不少穆斯林来港发展,有来港从商的印度商人、随英军而来的穆斯林军人,也有不少南亚海员。这些穆斯林来港安顿后,渐渐形成了穆斯林社区——即今摩罗上街、摩罗下街一带。随著穆斯林社区羣愈来愈大,他们后来便申请土地兴建清真寺,些利街清真寺正是全港第一座清真寺,亦是本地穆斯林社群的奠基之地。初建时只是一间小石屋,后来因应穆斯林信众日益增加,加上日久失修的问题,产生重建清真寺的需要。一九一五年,在印度商人兼慈善家H.M.H Essack Elias全额资助下,些利街清真寺重建成现时第二代清真寺。这段历史清楚地标记在清真寺前右方的石刻上,屹立至今。
导赏团了解在港少数族裔的生活文化
些利街清真寺于2022年3月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其中信众住所亦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成为了本港首座获特区政府肯定为法定古迹的少数族裔宗教建筑,意义重大。寺内处处可看到独特的细节,包括宣礼塔盖有圆拱顶、阿拉伯风”洋葱形“拱窗、多叶形尖拱门、八边形圆拱顶、装饰线条、螺旋形楼梯、拱顶及呼拜塔、库法体书法图案等,正门两旁更建有粉红色石柱,配上黑金色镂空花纹,精致又特别。
据悉,清真寺的外墙颜色曾经改过几次,以前曾是白色或粉红色等颜色。至近廿五年,它的颜色才固定是目前的绿色。而选用这种绿色的背后,亦没有什么特定原因。清真寺现时由信众义务管理,每个星期日均会举办导赏团,市民在打卡之余,亦有机会可以了解更多在港少数族裔的生活文化。有与趣的市民不妨报名参与,但要紧记,参观时要尊重不同信仰及遵守寺方的规则,不要打扰在寺内居住的信众及神职人员。
来源:《港纸》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22/q2hDknhGFBCim2X7lBF143mkQRaqTBtyA24.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