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晓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及“足迹”系列图书繁体版昨日(19日)在香港书展首发,对于香港读者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当前,国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正当我们经常在想,香港应当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际,相关的五部重要书籍正好为社会各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国家意识,以至更好推进“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提供了重要学习读本。

这次出版发行的五部重要书籍的繁体版分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版)》以及四部记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地方工作经历的图书《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以及《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五部重要书籍的繁体版选择在香港书展开幕当日首发,地点和时间点均不是出于偶然,而是香港出版界的盛事和香港书展的重头戏。
其一,是帮助香港同胞加深对世情国情的认识、增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涉港决策部署的领悟把握。的确,“修例风波”前后的一段纷扰,让我们彻底认清了一部分香港同胞对国情认识不足的同时,对世情的了解也是有所欠缺,对国家执政党所做的好事和大业亦似乎所知不详,有必要一起认真好好读一读、上一课。诚如香港中联办主任郑雁雄出席新书首发时致辞所言,五部重要书籍生动展现了习近平主席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坚定理想信念、卓越战略远见、强烈使命担当、厚重人民情怀。
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更对“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作出了深入浅出论述。至于《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等四部书籍就是关于习近平主席在地方工作的经历、推动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事迹,都是深刻呈现了习近平主席从基层领导干部逐步成长为党总书记的奋斗历程。阅毕这五本重要书籍后,相信读者可体会到习近平主席在基层工作的实况,到其对待人民的情怀,以及推动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等工作的方法,从而能明白及了解到中国这些年来为何能有如此高速的发展速度,以及习近平主席背后的理想信念。回看今日之香港,整体社会状况虽然已经由当初的“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惟要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大力推动和发展,就必然需要大量具有治港能力、能够眼观全局、了解治国方针的爱国者,这五部重要书籍可以说是等同重要的“锁匙”。除了对广大香港市民带来启示外,未来治港人才在“由治及兴”的重要阶段中,尤其可以从几本重要书籍中拿到“锁匙”、取得重要指引。
发挥联通中外得天独厚优势
其二,帮助海外读者加深对中国之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经常说,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那么,在这一方面,香港又是如何作出香港贡献呢?郑雁雄主任在书展致辞时就希望大家做到几个“感悟”,一是要从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更加深刻领悟到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决定性意义;二是要从中感悟使命担当,共筑复兴伟业,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历史主动,全面准确贯彻中央涉港决策部署,积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把握香港机遇、作出香港贡献;三是要从中感悟中国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积极对外宣介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主张,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声音传播得更远、更深入人心,在世界上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传承著中华文化,但过去一段时间被英国的占领和管治下,却又吸纳了不少西方文化,令香港拥有中西文化荟萃的优势,让香港可以发挥联通中外的得天独厚优势,而香港书展正是体现此一优势的重要平台。这五部重要书籍的繁体版在香港出版发行并选择在香港书展首发,受到香港社会和媒体的高度重视,正好鼓励更多的香港出版机构通过不同方式加入向海外说好中国故事、说好中华优秀文化故事的大格局之中,从而进一步加深海外对中国之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的理解。
“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是习近平主席勉励广大青年人的说话。在香港书展的开幕日,青年学子的面孔让整个会场充满了朝气和希望。这五部重要书籍的繁体版选择在这一日在香港书展首发,除了上文提及的各点外,还体现对香港青年人的关爱、重视和期望,实在别具意义。只要人人都能“读好用好”这五本书,香港必然能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国家高质量发展,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阵地。
(本文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晓辉观潮”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