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下称元朗信义中学)致力发展“全球教室”计划,引领学生将目光由天水围推及祖国,继而放眼全世界,为寻常屋邨学生创造开阔视野的机会,将世界各地的知识、文化带到课堂,又将中华优秀文化由天水围推广到世界各地。
过去三年,全球疫情改变了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各地封关,飞机停飞,高铁停驶,学生不得不留在家里,无法像往常一样跟随学校“行万里路”去看世界,恰似一所餐馆本可让食客饱尝世界各地珍馐百味,忽然仅可提供少数本地菜式。当大学生失去了外出交流的机会,甚至接触来港的外国大学生也变得少之又少时,元朗信义中学尹浩然校长及其团队却突破疫情阻碍,贯彻学术交流理念,想方设法让同学与世界各地的学生保持联系。
“全球教室”计划涵盖多个不同的项目和活动,能够将天水围连结到世界各地,出人意料的是,元朗信义中学与21间来自内地、台湾、日本、韩国、澳洲、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大学和中学缔结姊妹学校,建立庞大的交流网络,向世界敞开交流大门。疫情前学生已经从网上交流,走到线下实地互访、考察。
即使在疫情期间,“全球教室”依然没有断线,而是通过视像工具,促进本地学生和世界保持交流,为他们争取每个扩阔视野的机会。为帮助同学们突破语言交流的障碍,“全球教室”团队运用电脑软件或工具即时传译,帮助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跨越文化及语境的界限,畅通无阻地交流。通过“全球教室”的平台,本地学生既可进一步深入了解祖国文化,同时认识外国的文化;而通过内地与外国学生的交流,也将中华文化的底蕴传扬到国外;将外国的优秀经验也分享到内地和本港。如此国际性的交流平台,俨如学界的世界峰会,为学生带来广阔的国际视野,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徜徉。
跨地域的学生交流并不止限于言语,更有机会参与课堂。有一次到访日本的高中,元朗信义的学生就有机会亲身体验他们的音乐课,而日本的高中生也曾到天水围参与活动。从天水围到日本,跨越地域的学习,将学生的眼光由书本带到整个地球,包罗万象,无奇不有。
“全球教室”已发展到3.0的阶段,从简单接触外国学生和文化,到现在学校希望学生抱持更深入的学习态度,“以港为基,心系家国,连结国际”,以对外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完成深入的专题研习项目。学校推行“环球学者学院”项目,邀请外国大学的学者通过视像工具为同学讲学和分享。世界各地的姊妹学校也应邀走入“课堂”,一个网络的平台,连结世界各地课室里的学生。尹校长和“全球教室”的团队表示,学生通过资讯科技,不单可以畅通无阻地交流,更可互相分享文件、照片,以进行更深入的研讨。他们提到与外国学生“云游”罗马斗兽场,天水围的学生足不出户,与实地参观的外国学生同步连线。即使因各种限制而无法亲历其境,但只要愿意张开眼睛和耳朵,每一个画面,每一条声线,仍然可让学生学遍全世界。
或许过去的疫情令人们转用资讯科技上课和交流是无奈之举,但“全球教室”则示范了如何善用资讯科技,事半功倍。有多少人能想到,一所位于寻常屋邨里的中学,竟蕴藏了整个世界?这大概就是真正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全球教室属于每个人。”尹校长说,他不希望只有天水围的学生有这样的机会,更不愿看见部分学生因经济条件而限制了视野。因此他们还邀请本地的其他中学一同参与,希望每个人都拥有开阔眼界的机会,足见其教育理想和视野远大。
“全球教室”能够帮助本地学生拓展国际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促进全球化教育。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学习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更拓宽了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促进学生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的交流和理解,为全球和平发展做出贡献,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广阔眼光的计划。
图片:Andy Cheng@Studio Plus摄影及学校提供
(原文刊于《知识》杂志2023年7/8月刊“生涯规划”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