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热浪来袭,高温潮湿气候更是细菌、真菌滋生的最佳环境。众所周知,夏季又湿又热是「香港脚」的高发季节!足癣发作时,患脚往往奇痒难耐,不少患者手多多而不断去抓双脚。然而,足癣是真菌所感染,真菌性的皮肤病传染性相当高。手癣的发生往往比足癣会迟好几年,通常是由足癣传染过去的,形成所谓「两脚一手症候群」。
手癣vs湿疹
中医称手癣为「鹅掌风」,是手部皮肤的手部真菌病。手癣主要临床症状:患部在手掌指间,皮肤水疱、糜烂、脱屑及增厚、皲裂,伴有不同程度瘙疮。临床经常被误诊为湿疹或汗疱疹。湿疹及汗疱疹大部份「对称」发生于双手。湿疹以红斑、丘疹、糜烂或渗出,久则皮肤肥厚、脱屑,境界不明为主要皮损表现。汗疱疹多发生于手足多汗患者,每年春夏季节性复发,以青年男女常见,于手掌、手指侧面,皮疹为深在性小水疱,而可自愈。「手癣」(鹅掌风)的临床特色是先发生于一只手,然后向另一只手传播,故称为两脚「一手」症候群。
手癣三型 反复难治
手癣与足癣一样,逄入春夏易发作,即使经过系统性抗菌治疗,亦有反复发作的倾向。若病情迁延不愈,部份患者可继发真菌性湿疹。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三型:
- 水疱型:以皮下水疱为主,散在或簇集成斑片,疱壁破裂,叠起白皮脱落,中心自愈,四周继续起新的水疱。多在指端的腹侧或手掌,不断蔓延,指端损害可侵及甲板,形成甲癣。
- 糜烂型:多为潮红的斑片,境界清楚,糜烂湿润,时流滋水,四周白皮翘起。多数发生在指间,引起指部肿胀,容易因搔抓而感染化脓。
- 鳞屑角化型:脱屑,皮肤肥厚粗糙,皲裂疼痛,冬季则裂口更深,疼痛更重。

中医治疗重祛除病因
鹅掌风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如明朝《外科正宗·鹅掌风》中云:「鹅掌风由阳明胃经火热血燥,外受寒凉所凝,致皮肤枯槁,又或时疮余毒未尽,亦能致此,初起红斑白点,久则皮肤枯厚破裂不已,二矾汤熏洗即愈。」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湿热,湿邪外侵,湿郁化热,湿热生虫或脾胃湿热,湿热内蕴,外溢肌肤所致;或相互接触,毒邪相染或虫毒沾染而生。湿热虫毒郁阻皮肤,久则脉络郁阻,血不荣肤,以致皮肤皲裂,形如鹅掌。根据手癣的病因病机,本病中医总的治法:清热除湿,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在治疗方法上应内外合治,标本兼顾,即使顽固,袪除病因,尚可痊愈。临床常见证型:
1.风湿热型
症状:多属水疱型及糜烂型,手掌或手指间皮肤水疱如晶,乾燥脱屑,边界明显,逐渐扩大;或指间皮肤水泡群集,瘙痒难忍,微感灼痛,浸泡成片,微热汗出,伴口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或白而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祛风止痒。
方药:消风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2.血虚风燥型
症状:多属鳞屑角化型,手掌皮肤乾燥脱屑,肥厚粗糙,皲裂疼痛,形似鹅掌,或水泡不明显而皮屑乾燥,冬季加重。舌淡红,舌苔少津,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养血润肤饮加减。
积极治疗原发病 预防手癣
由于手癣相对较少见,一般由足癣、股癣传染而来,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非常重要,可减轻复发机会。除日常必须清洁双手外,发病期间,尽量忍住不要去抓患处,抓损皮肤后可造成二次细菌减染,加重病情。另外,避免用热水或香皂或沐浴露洗澡;避免接触强刺激性化学物品和清洁剂,尽量保持双手乾净及乾爽。减少出入公众场所,日常饮食清淡,加上充足休息,保持良好情绪,都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抗恶菌。
温博士推荐预防及缓解食疗方
清热祛湿止痒五花茶

材料:金银花10克,杭菊花10克,鸡蛋花10克,木棉花6克,槐花10克,白蒺藜10克,白鲜皮10克,甘草3克。
方法:先用清水冲洗所有材料,放入适量冷水浸泡10分钟,大火煮开后,
小火煎煮15分钟倒出,再加热水翻煎10分钟,混合分2-3次饮用。
功效:清热、祛湿、解毒。适合风湿热型患者。
养血润肤茶
材料:赤芍5克,牡丹皮5克,防风3克,鸡血藤10克,北沙参10克,白蒺藜10克,白鲜皮10克,紫草根10克,甘草3克。
方法:先用清水冲洗所有材料,放入适量冷水浸泡10分钟,大火煮开后,
小火煎煮15分钟倒出,再加热水翻煎10分钟,混合分2-3次饮用。
功效:袪风止痒,养血润燥。适合血虚风燥型患者。
(*注意:有伤风感冒、体质虚寒、泄泻、孕妇及小儿不适宜。)
(*备注:以上治疗方法与食疗方纯粹个人经验,如患有皮肤病患者请尽快咨询您的医师诊治。)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11/opZWLU6afU1hSZaHcR795Vl7XFllbzndM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