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姓郑四十多岁的未婚男士,来诊所找我,说我治好了他朋友的顽疾,故介绍他来的。我问他是来看甚么病,他说「多汗症」,经中、西医治了五年,还是不好,最后西医动了手术,把身体下半部的汗腺切断了,所以身体下半截无汗出,但上身仍大汗淋漓,长期受困扰。听后,我只好长叹一声,深表同情。若他早找到我,可免受一刀之苦,且不须破费一笔大财,又不致与女朋友分手那么惨。

中西医不同处理
关于汗症,中医与西医的处理截然不同,中医讲辨证,西医讲辨病。中医对汗症治疗是用整体观去辨证施治的,西医只考虑局部处理,多汗就切断汗腺。先讲西医如何医治,再讲中医的疗法,好让大家比较,帮助有需要的人选择治疗方法。
数据显示,本港有百分之一至四人口患多汗症,部分有严重的手汗、脚汗。西医的外科专科认为,主要是交感神经过度活跃造成多汗症,但原因不明,过去治疗手汗症是在胸椎切除交感神经手术,但接受者约有一半出现代偿性,移至腋下、脚下其他部位排汗。最近西医又有新的突破,他们说无论在胸椎或腰椎施手术治疗,均可能会代偿性出汗,现只要花六至七万元,把三至四节腰椎的交感神经,用5mm的夹子截断交感神经讯号,大多数人便可止脚汗、手汗。若手术后汗液转至背、大腿流出,患者认为得不偿失,亦可再施手术把夹子取出,让汗水回复到脚底排汗。如改用注射肉毒杆菌素,则需八千至一万元,但需要每半年一次。
中医著重辨证施治
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汗液过度外泄是病理现象,对于自汗、盗汗,《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作了恰当的说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并著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
一、脱汗: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低声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状,故又称绝汗。
二、 战汗:战汗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出汗,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状。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
三、黄汗: 汗出色黄,染衣著色,常伴见口中黏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汗症其因,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论述,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
虽然,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所以郑先生用五年补气、固表、滋阴、降火,药服之不效,反而加重,却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我给郑先生用「血府逐瘀汤」,血府得以逐瘀,如江河及支流疏通,使汗有正常通道,自汗情况改变。现代医学把三、四脊椎的交感神经切断,或用5mm夹子截断交感神经的讯号,好比在上游筑堤霸关起闸门,水就不再往下而流,但其结果,水在其他地方泛滥,用夹子的手术换汤不换药,汗水在其他地方成患,又拆闸让水通过,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中医的辨证施治,不是见手汗治手汗,见脚汗治脚汗,而是从根本大法上把握好,扶助真元之阳气,达到正气足而邪自去之目的。

开方用药如行兵遣将
汗病自内生,凡得此病,其人必阴阳失调,其根本之环节在督脉,由于脊椎偏歪,闭塞脏腑经络,而使汗液不能正常排出,所以我采用正骨之法,从颈椎、胸椎、腰椎细心检查,逐一纠正,使阳气之道通畅,阴阳平衡,汗液始能由内出外正常排出。中医几千年来的理、法、方、药实践,不但印证了现代医学解释,而更深刻的说明交感神经过度活跃,自律神经失调是其因。
中医治「汗症」其理;是求本扶阳,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但医治了自汗,并使身体起到根本变化,正气得以内存。其法,求本之法;用正骨手法,纠正偏歪脊椎,使督脉经络畅通,用现代医学解释,使活跃之交感神经恢复正常。其方,中医治汗症方法很多,有「玉屏风」、「桂枝汤」、「归脾汤」等,但要辨证施药,不能照方执药,用药如行兵调将,甚么情况用甚么兵马,要胆大心细,性命尤关,不可粗心大意,此为良医。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7/4/P3ej4UTGNUjXsIZFiLAjnJDPVFWJd5tezI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