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盘与咖喱有关的食物,都会让人垂涎欲滴,几乎没有人能拒绝一盘纯正的咖喱炒饭。
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显示,咖喱中的姜黄素能够防止并逆转心脏肥大,从而恢复心脏功能。据英国《每日邮报》称,黄色咖喱对男性性欲最有帮助,因其中含有肉苁蓉。咖喱中含有辣味成分的香辛料,会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提高消化和吸收能力,可令人瘦身,所以是女人的挚爱,这种辣味还能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达到发汗退烧的效果。令人更为欣喜的是,咖喱还可以阻止癌细胞增殖,对预防癌症、特别是白血病效果明显。

「香料总汇」
「咖喱」一词源于印度的塔米尔语————Curry或Cari,中国人翻译为「咖喱」,意指将多种香料一起烹调的过程。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极浓的羊肉为主,单一种香料并未能僻去膻味,故以多种干香料粉末组合而成的浓汁来烹调,没想到效果很好。「masala」亦为印度版咖喱的普遍叫法。
「香料总汇」是人们对咖喱的「尊称」,香料之间多种彼此冲突而又相互和谐的口味的感觉,是咖喱的特色。咖喱被印度人称为「生命香料」、「印度黄金」,在日本被誉为「酱汁之王」;藏语中,咖喱饭被称为「香寨」,一般是在每年藏历初一的晚上吃。
各国咖喱特色
咖喱的鼻祖:印度咖喱。印度咖喱会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黄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调配而成,由于用料重,加上少以椰浆来减轻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强烈兼浓郁。
鲜并香的泰国咖喱。泰国咖喱当中加入了椰酱来减低辣味和增强香味,而额外所加入的香茅、鱼露、月桂叶等香料,使泰国咖喱独具一格。红咖喱是泰国人爱用的咖喱,由于加入了红咖喱酱,颜色带红,味道也较辣。泰式青咖喱大虾,由于用了芫茜和青柠皮等材料,所以咖喱呈青绿色,也是泰国驰名的咖喱,同样鲜美。

平和清的马来西亚咖喱。用椰浆减低辛辣和提升香味,味道比较平和,且用月桂叶、罗望子、香芋等多种香料,辣中带清润之绵和,充满南洋风味。
温和清香的新加坡咖喱。与马来西亚咖喱十分雷同,味道淡而香。此外,椰汁和辣味就更少,味道大众化。
浓香的斯里兰卡咖哩。斯里兰卡咖喱与印度咖喱同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斯里兰卡出产的香料质量较佳,做出来的咖喱就似乎更胜一筹。斯里兰卡咖喱肥牛粒煲,运用到的香料很丰富,难怪香浓非常,但辣味就较印度咖喱淡。
顺便说一下,在日本吃咖喱比较特殊:现将把咖喱放在冰柜里放上一晚上,第二天吃饭的时候再吃,且咖喱是在煮好了菜才放进,这样的咖喱味道才是到达了极致,且表象也较比其他地区的咖喱更为绚丽,粘稠感和混沌感减少了很多。
咖喱的「灵魂伴侣」
咖喱饭后要吃奶酪 :咖喱的甜味并没有加糖完全是由洋葱而来,而洋葱的甜味属于寡糖,不易被胃肠吸收而产生气体(蕃薯也是寡糖,所以吃蕃薯容易「排气」),在咖喱饭后吃奶酪,能帮助消气,可缓和咖喱的辛辣感。
咖喱饭后须配冷饮料 :咖喱中的香辛料促进血液循环,因此身体会有微热感,水饮料是享用香辛料理的同时最棒的搭配,也可缓让舌头的辛辣感。

食咖喱 得健康
不少人每天补充维他命,但是新近科学界却表示:许多人爱吃的咖喱,天然美味,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阿兹海默症与癌症。许多食神则总结了咖喱的三大好处:促进食欲、促成发汗、排毒。
传统和现代医学认为咖喱具备优质的医疗效果:
- 在印度和中国的传统医学临床治疗上,最主要的是利用咖喱中姜黄素的作用:外敷用来治疗脓肿创伤;内服通常针对肚子胀气、黄疸、胃痛等症状。
- 咖喱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失智症(阿兹海默症)、还有癌症等棘手疾病上,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姜黄素可减少变性蛋白在我们脑中神经间的沉积,避免神经细胞受损所造成的记忆力丧失和混乱。」
- 咖喱可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降低脂肪酸、减少血栓,国内外也已普遍支持这样的论点。
阻碍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现在医学界也针对「咖喱可否减少癌症」作了许多研究,其中咖喱可预防癌症的研究较多,而咖喱会致癌的研究相对少很多。专业人士陈惠文分析:癌症是不正常细胞过度增生,姜黄素本身就可以抑制不正常细胞过度增生;姜黄素可减少癌症转移的机会;在癌症标靶疗法上,姜黄素会抑制癌细胞特别的一些酵素,这些酵素会造成细胞的增生和转移。
最宜搭配哪些食材?
建议搭配抗氧化的食材更好,如花椰菜、胡萝卜、洋葱、蕃茄等,既美味又健康。如果以主食类来说,加点牛肉,含铁量高,抗氧化功能较好;如果担心胆固醇问题,可选择鸡肉和海鲜。
不适合吃咖喱的人
毕竟咖喱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除了不可频繁吃,还有一些人是根本不适合吃的。咖喱通常加了辣椒、胡椒,对于肠胃炎、胃溃疡的人会造成刺激;会促进子宫收缩,妇女怀孕期间要节制;会刺激胆囊收缩,胆结石患者不适合吃;咖喱还会抑制血小板凝结,罹患血液凝结疾病的人最好避免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