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香港分行是国开行唯一的境外分行,也是香港市场上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自2009年成立以来,国开行香港分行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独特功能与优势,积极支持香港本地经济社会建设,服务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未来在参与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编制、为创科产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帮助公营机构控制公用事业等方面将大有可为。
文| 香港 李曦光

发挥政府信用
为重点区域注入金融、央企动力
实施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发展计划,是香港破解土地资源瓶颈,打造“南金融、北创科”产业布局,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而无论是完善基础设施,为居民创造新的优质宜居生活空间,还是打造创科等产业发展基地,都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在此方面,国开行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银行,秉承“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宗旨,具有显著的业务优势。多年来,国开行始终坚持凝聚共识、合力共建、合作共赢的开发性金融方法,有效整合资源和优势力量,以城市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主动将国开行的融资融智融制优势与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企业的市场主体优势有机结合,推进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规则建设,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创新融资模式,以开发性金融实践破解发展瓶颈,实现了对基础设施大规模、系统性支持,形成了“芜湖模式”、苏州工业园等一批成功案例。长期以来,国开行联合央企、国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规划建设领域保持密切合作,在国内外成功运作了大量“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和园区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成效显著。开发性金融可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组织协调和项目策划优势,整合央企优势资源,为北部都会区和交椅洲人工岛建设编制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融资规划,为上述两个重点区域建设尽快破题奠定基础,同时提升整体运作和建设效率。
在实践中,开发性金融建立了以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体系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在信用建设过程中把政府信用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信用和融资优势结合起来,经过管理、使用、分配及转化,集中于企业信用的培育和完善,使之发挥最大效益。当前特区政府的公营机构信用评级较高,融资成本比较低,具备适当扩大负债、加快项目进度的潜力。通过政府孵化,可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为重点区域发展注入金融动力。在符合基本法的前提下,香港可进一步完善财政和金融资源在公共、民生领域的合理配比、配置关系,善用各类资源增强香港发展动能。与此同时,建议借鉴开发性金融“规划先行”理念,在前述研究制定北部都会区、交椅洲人工岛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政府财力,适度提升公营机构负债率,有序加快土地及房屋供给,同时避免香港市民形成财富缩水的预期。
发挥香港禀赋优势
推动创科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22日,特区政府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明确了创科发展的四大方向和八大重点策略,描绘了香港实现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为未来创科发展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和系统的战略规划。科技创新是启动香港经济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香港已经拥有超过800家金融科技公司及超过3,700家初创企业,超过10家“独角兽”企业在香港建立总部,涵盖先进制造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生物医药、物流科技等领域,具备了实现创科产业新跨越的良好条件。
开发性金融能够为创科产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并在企业的研发生产、自主创新、全球布局等各个阶段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其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国开行聚焦基础前沿研究,以重点领域前瞻性、战略性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著力点,加大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工作力度,累计发放1,867亿元人民币,支持项目279个,涵盖集成电路、机械装备及工业自动化、基础材料、新能源技术应用、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与此同时,国开行还与科技部加强银政合作,签署《开发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重大科技任务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托科技创新成果资源,积极推动产业化运用。国开行与华为、比亚迪等创科领域的民族品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子公司华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首期、二期)的唯一管理人,通过股权投资保持了对集成电路的全产业链布局和高强度投资,而且国开行还通过发挥投贷联动优势,密切基金同信贷资金的联动,更好推动创科产业发展。借此建议,国开行会同中资银行引领央企、国企、民企客户著重围绕北部都会区产业发展规划,尽快在该区域落地实施一批创科类项目,为初步锚定园区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发挥“有为政府”作用
更好支持保障改善民生
供水、供电等行业是关系著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更关系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从世界范围看,政府控制水、电、煤气等供应具有普遍性。近期香港电价大幅上涨,对普通市民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而水价保持稳定,得益于东江供水占比75%,充分体现了政府掌握公用事业领域的重要意义。20世纪中叶,港英政府曾有意收购中电,控制涉及能源安全、社会稳定的重点行业。建议特区政府谋划公营机构对公用事业领域进行控制,适当的情况下,也可充分利用中资力量。国开行与在港央企、国企有密切合作关系,拥有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可在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纾解香港市民对民生领域的焦虑。
(作者系国家开发银行香港分行行长,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7月号)